1.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包括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PDS,智能大夏布線系統IBS和工業布線系統IDS
2.GB 50311-201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 50312-201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3.結構化布線系統分為6個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干線子系統(垂直,樓層之間);設備間子系統(接入,電纜);管理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
4.每棟樓至少有1間設備間(總入口)
5.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到信息插座的整個區域。
又稱為服務區子系統,是由跳線與信息插座所連接的設備組成。
信息插座的安裝分為嵌入式(新建筑物)和表面安裝(老建筑物)兩種方式
信息插座距離地面30cm-50cm,每個信息插座需要9m*m的空間
6.水平干線子系統:各個樓層接線間的配線架到工作區信息插座之間所安裝的線纜
水平布線的布線通道的兩種:暗管預埋,墻面引線方式;地下管槽,地面引線方式
7.管理間子系統:樓層間的接線間內
又稱為電信間或者配線間,是專門安裝樓層機柜,配線架,交換機的樓層管理間
管理間門寬帶大于0.9米
8.垂直干線子系統:是建筑物的主干線纜,實現各樓層間子系統之間的互連
9.設備間子系統:建筑物的設備間是網絡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
設備間通常選擇在建筑物的中間樓層,要有防雷擊,防過壓過流的保護設備,通常還要配備不間斷電源。
建筑物的網絡中心
10.建筑群子系統:也叫園區子系統
大樓之間的布線方法:地下管道敷設方式;直埋法;架空明線
11.用于連接各層配線室,并連接主配線室的子系統為垂直子系統
12.干線子系統的作用是實現各樓層設備間子系統之間的互連
設備間連接各個建筑物的通信系統
水平連接干線子系統和用戶工作區
進線間實現中央主配線架
13.核心層采用冗余組件設計
接入層解決相鄰用戶之間的互訪需要,為這些訪問提供足夠的帶寬。負責用戶管理功能,包括地址認證,用戶認證,計費管理。
14.靜態路由分為浮點路由和等價路由
15.負載分擔通過冗余的形式來提高網絡的性能,是對備用路徑方式的擴充。利用兩個或者多個網絡接口和路徑來同時傳遞流量。
16.核心層實現數據分組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個區域的高速轉發
17.匯聚層提供接入層之間的互訪,通常進行資源的訪問控制
18.物理層的設備放在匯聚層
19.網絡規劃中,冗余設計可以提高鏈路可靠性,增強負載能力,提高數據安全性
20.網絡冗余的設計避免網絡組件單點失效造成應用失效
21.負載分擔是通過并行鏈路提供流量分擔來提高性能
22.網絡中存在備用鏈路時,可以考慮加入負載分擔設計
23.園區網:限定區域內,連接人與物的局域網網絡
24.在園區有線網絡已經部署完成需要獨立增加無線網絡部署,或者無線網絡規模較大時,建議部署獨立WAC旁掛方式。
25.園區網一般遵循層次化和模塊化設計原則
26.出口區:NAT,OSPF,靜態路由,PPPoE
核心層:堆疊,OSPF,靜態路由,ACL
匯聚層:DHCP,堆疊,鏈路聚合,生成樹,OSPF,靜態路由
接入層:VLAN,生成樹,鏈路聚合,AAA
27.園區網絡項目生命周期:規劃與設計;部署與實施;網絡運維;網絡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