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所謂的端到端本體學習,指的是從輸入到目標本體這個完整過程。在很多其他文章中,是把本體學習這個任務肢解了來做的,同樣也是肢解了之后評估。
文章號稱的貢獻,不但對通用本體學習提供所謂的baseline,而且還給出了驗證度量。其中,evaluation metric是一個一直沒有統一的東西,但這個文章比較新,在可做的前提下,采納他的度量是可以的。
文章提新的度量指標是Literal F1,Fuzzy F1,Continuous F1,Graph F1和Motif distance等。但從解釋部分可以看到,仍然是需要一個類似金標準(gloden?standard)的本體來比對,文章中叫做“ground truth ontology”。
表中有所謂的基線方法,這些都是不面向特定領域的方法,另外,比較也得在具體的數據集上比較,如果我也想和這些方法比,肯定是要對數據集去做一套效果數據出來,并不好弄。
本體的評價有眾多指標和方法,總有適合的,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