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與Blender的結合是當前AI與3D建模領域的熱門技術,它通過協議化的方式讓Claude等AI模型直接控制Blender,實現自動化3D建模。
1. 功能與原理
? 核心能力: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如“創建低多邊形龍守護寶藏的場景”),Claude會生成Blender可執行的Python代碼,自動完成建模、材質調整、燈光設置等操作。
? 技術架構:
? Blender插件:負責接收Claude的指令并調用Blender API執行(如addon.py
處理創建/修改對象)。
? MCP協議:作為通信橋梁,通過JSON-RPC 2.0格式傳輸指令,支持雙向交互(如場景狀態反饋)。
? 動態優化:AI會實時檢查建模結果,根據用戶反饋調整(例如修改材質或布局)。
2. 安裝與配置
- 環境準備:
? 安裝Blender(3.0+版本)和Claude桌面端。
? Python 3.10+環境,Mac需額外安裝uv
工具。 - 插件部署:
? 從GitHub下載Blender-MCP插件,將addon.py
安裝到Blender的插件目錄。
? 在Claude配置文件中添加MCP服務地址(默認端口9876)。 - 啟動服務:在Blender中啟用插件并啟動MCP服務器,Claude桌面端會顯示9個工具按鈕用于交互。
3. 應用場景示例
? 游戲場景:生成《我的世界》風格的方塊地形、建筑及角色(需配合MCprep插件)。
? 影視級渲染:通過指令如“創建海灘場景,使用Poly Haven的HDRIs和植被模型”,自動下載資源并布置場景。
? 工業設計:快速原型生成(如“設計一輛紅色金屬質感的汽車”)。
4. 注意事項
? 兼容性:目前僅支持Claude桌面端、Cursor,需Anthropic賬號。
? 精度問題:復雜結構(如曲面建模)可能需要手動修正。
? 擴展性:類似方案已復用于QGIS、Cursor等工具,未來可能支持更多專業軟件。
5. 資源推薦
? 教程:手把手配置教程。
? 3D資源庫:Poly Haven(免費HDRIs/模型)。
效果不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