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還是下云,最大挑戰是什么?| 對話章文嵩、畢玄、王小瑞

近半年來,公有云領域頻頻發生阿里云、滴滴等平臺崩潰事件,與此同時,馬斯克的“X 下云省錢”言論引起了廣泛關注,一時間,“上云”和“下云”成為熱議話題。在最近舉辦的 AutoMQ 云原生創新論壇上,AutoMQ 聯合創始人兼 CEO 王小瑞作為圓桌主持人,與 AutoMQ 聯合創始人兼 CSO 章文嵩、貝聯珠貫創始人兼 CEO 林昊(畢玄)兩位技術大咖,圍繞上云與下云的趨勢之爭,以及面臨的挑戰展開思想碰撞。本文根據現場對話總結整理,完整錄屏可以在視頻號“AutoMQ”或者B站“AutoMQ官方賬號”觀看。

Q1:云廠商的營收一路飆升,但同時又聽到各種下云的案例,比如推特下云節省了 60% 的成本,未來趨勢是什么?

章文嵩:我覺得上云肯定是大勢所趨。因為云是給客戶創造價值的,就云計算的本質來說是資源的聚合與復用,通過超賣的方式實現成本的降低,從而幫助客戶實現成本節省,同時也為云廠商創造盈利機會。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原本 A 用戶和 B 用戶分別在白天和晚上使用機器,每個時段都需要花費一個單位的成本。然而,云廠商的出現讓 A 和 B 都不再需要購買機器,而是通過租賃的方式,付給云廠商較低的費用如 0.6,使得云廠商的收入 1.2 超過了 1 個單位的成本,實現了盈利,客戶也省錢了。通過錯峰使用,A 用戶和 B 用戶仍然可能沒有消耗掉全部的計算資源,云廠商有機會還能將未使用的資源賣給其他用戶,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復用。另外還有研發資源的復用,隨著系統規模的增大,邊際成本降低,云計算成為一個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解決方案。比如美國的一份報告說明,在所有的 IT 支出里面,2022 年美國云計算的滲透率將近 10%,而 Gartner 預測到 2026 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 20%。在中國,盡管 SaaS 行業發展尚未成熟,但 IaaS 和 PaaS 模式已經在云廠商中得到廣泛應用。以阿里云為例,過去兩年一直保持盈利,阿里云所有云資源的收入加在一塊,大概是一年 1000 億左右,阿里云市場份額占比 30%-40%,整個中國云市場的規模約為 3000 億。通過工信部公布的中國整體 IT 行業的收入 10 萬億,可以得知中國云市場滲透率大概 3% 。當然中國未來 SaaS 空間會很大,所以美國如果四五年后達到 20% 的云滲透率,那中國有可能到 10% 以上的滲透率,未來 50% 甚至 70% 以上的滲透率,所以我覺得上云是大勢所趨。

畢玄:創業后,我接觸到了更真實的情況。以前代表阿里云拜訪客戶時,客戶因我可能促使他們購買更多阿里云產品而避免說實話。現在作為中立方,客戶更愿意分享真實想法。從整體趨勢上來看,我堅信云計算有巨大增長空間。盡管中國云市場增速下降,甚至阿里云是比前兩年有下滑,但這有很多綜合原因,總體上我覺得云肯定還會繼續增長。許多公司衡量云成本的方法很簡單,即比較線下機器支出和搬到云上的費用。但考慮到人工成本,難以簡單對比。大公司即使遷移到云上,人工成本仍然存在,因基礎設施管理人員短期內難裁員。我之前跟某互聯網頭部公司的人聊到底是要往云上搬,還是繼續保持自建的話題,核心還是要搬到云上,充分發揮云的彈性,而不是靜態使用。純靜態用對大公司來講成本難以平衡。彈性使用云,尤其是按量計費,就像現在中國按量計費比包年包月其實單價貴很多。在折扣談判中,按量付費和包年包月分開談,通常包年包月方案能獲得更低的折扣,因為按量收入不確定性較大。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的按量錯峰效應不夠明顯,云廠商對此不太熱衷。盡管按量計費可能增加成本,但之前通過推演,我們發現在折扣談判后,每天使用 8 小時左右能夠實現成本打平。一些大公司進行了假設推演,從線下切換到按量計費和完全彈性系統,能顯著節省成本。然而,由于技術改造較多,很多公司不愿采用這種方式,但我認為這是技術的趨勢,很多公司一定會越來越彈性。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云計算的靈活性比成本更為重要,因此它們更自然地采用云服務。從成本角度來看,隨著技術的演進,整體用云的成本將逐漸降低,比自建更具優勢。同時,云計算的應用不斷增加也是因為壁壘的存在。在 AI 時代,大多數企業首選使用云而不是自建,因為自建的門檻較高,而云服務為業務快速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持

章文嵩老師補充 : 云廠商的核心追求指標是超賣率,因為超賣率是能夠真正提高整個業務的經營效率。如果客戶愿意購買包年包月,但又因為在一年 365 天中,很多時間客戶并不需要使用這些資源,實際上增加了云廠商的利潤。關鍵在于客戶要有彈性,根據需求變化使用云,以節省成本,而不是根據峰值去保留資源。在上云方面,我這邊是有個規模公式的,當基礎設施規模較小時,在云上購買資源非常便宜;但隨著基礎設施規模的增大,成本上升的速率略有增加。自建的成本雖然一開始較高,但隨著規模的增大,其斜率逐漸降低。兩種模式的斜率不同,必然存在一個交叉點。在這個交叉點左側,規模較小的情況下,使用云的成本較低,而自建的成本較高。然而,當規模超過一定閾值時,由于自建的起點較高但斜率較低,自建可能更加劃算。云廠商針對交叉點右側提供讓利打折的機會,因為對于云廠商來說,已經投入的人力和各方面成本會隨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而降低,使得邊際成本更低。回到 Twitter 事例,Twitter 原來有三個數據中心,波特蘭、Sacramento 和亞特蘭大,應該做了類似的三活。馬斯克挑戰團隊在僅六天內把三個數據中心縮減為兩個節點,結果在平安夜他與工程師們直接關閉了位于 Sacramento 的一個數據中心,通過貨車把服務器拉到波特蘭數據中心。現在應該是雙活架構,波特蘭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就富裕出來,把云上的資源優化并遷移了一部分到波特蘭數據中心中,這一舉措實現了約 10 億美元的巨額成本節約,但他更多的成本節約主要來自人力資源方面。將員工數量從 8000 人裁減至 2000 人,美國工程師平均年薪 30 萬美元,裁員的工資節約了近 18 億美元,所以在總體運營成本上取得了顯著的 60% 節約。然而,有些文章直接寫 Twitter 下云節省 60% 了云資源成本,媒體的這個表達不正確,也容易誤導觀眾。

Q2:云計算巨頭都曾發生過大規模故障,公有云不穩定?

**章文嵩:**作為曾在阿里云工作多年的前員工,我找相關同學了解到,故障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個全局鑒權服務存在軟件缺陷,導致正常鑒權請求被拒絕,而且沒有很好的故障恢復預案。雖然有時候故障不可避免,但云廠商確實還有很多改進空間。首先,像全局依賴的中心系統應該是多區域多活的。當一個區域發生故障時,不應該影響其他區域的服務,流量應該迅速轉移到其他可用的區域。這種架構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單點故障帶來的影響。另外,即便是軟件缺陷,我們也需要有充分的預案。在多個區域同時因為軟件缺陷而宕機時,我們應該能夠快速將其重啟并拉起,以縮短止損時間。另外,提前演練這些預案是至關重要的,當觸發潛在的軟件缺陷時,有了相應的預案,一旦出現問題,重啟就能夠快速恢復服務。而不是在事發現場去查找問題,浪費寶貴的時間。另外,我認為云廠商也會因為這些不可靠的故障而承擔一定代價的。通常,云廠商們都會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賠付,一般是不可用時長大概是 100 倍賠付規則,他們也會不斷改進,避免再次陷入相同的故障。我相信隨著云技術的不斷改進,云系統會變得越來越可靠。云廠商的技術能力和系統可靠性在各方面都遠遠高于自建系統。一般情況下,自建系統可能規模較小,故障發生時都不太引人注意,但云廠商由于有大量客戶在上面使用,故障的影響就更加顯著。然而,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客戶在不斷使用云服務,云系統會得到更多的錘煉,變得越來越可靠。而且一定會比自建的系統可靠性高非常多倍,這是毋庸置疑的。

畢玄:對于故障問題,我認為云廠商相對來說故障次數要比自建系統更少。但云廠商通常因為集中化的特性,一次故障的影響面較大。相比之下,自建系統的故障可能并不為人所知,實際上累積的故障次數比云廠商會更多。總體而言,我認為用云是更好的選擇。這實際上是一個自有團隊的問題。許多公司還會選擇使用云廠商 PaaS 的服務,因為很難找到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在中國,從事基礎設施技術的工程師數量相對較少,人才儲備有限。這類人才通常待遇較高,我接觸到的很多中小型客戶群體,他們希望由專業公司提供服務,而不是自己搭建,因為自己搭建的話,一方面做不好,另一方面人才難以留住,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此,我認為在這些方面,云廠商的壁壘會越來越高。至于穩定性這個話題,沒人敢說永遠不會發生故障的。實際上,所有云廠商都曾出過嚴重的故障,沒有一家例外,只是影響的程度取決于客戶規模的大小。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阿里云發生故障時,有人回應說另一家云更好,也有人回應說另一家云可能存在更多問題,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總的來說,我相信云廠商的人才密度會更好,因此我也認為使用云服務總體上會更安全、更穩定

Q3:如何做云上的成本治理,最優路徑是什么?

**畢玄:**從我接觸的一些客戶來看,許多企業在遷移到云平臺后往往對云成本一無所知,尤其是大型集團公司。相較于繁瑣的 IDC 流程,云的便利性導致一些公司對于機器的創建者和用途一無所知。因此,首次遷移到云上時,許多公司可能簡單地將資源放上去,但缺乏對資源創建和用途的了解。這可能導致付費后公司在月底賬單出來時才發現一些資源的存在,無法追溯。盡管這些費用必須支付給云廠商,但實時監控賬單變化對成本管理至關重要。另外,我們認為在云上有很多復雜的用法,而許多公司目前還無法很好地應對。例如,資源包是一種優化成本的方式,實際上,在采購資源包的情況下,可能比原來的折扣更便宜。資源包的本質是為你提前準備好一些資源,當然,這需要一些算法,但技術含量并不是很高。有些公司購買存儲資源包,就像購買手機流量一樣,預先準備了一定量的資源,而這個資源在購買后必須在下個月內使用,否則不能退款。但如果公司確信能夠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那么這筆錢肯定比折扣更便宜。我們知道對于很多公司來說,更省錢的方式是大量啟用彈性化的機制,就像許多公司采用無服務器架構(Serverless)的方式一樣。當然,這涉及許多新技術的投入,在一些公司中推動這一點可能并不那么容易。雖然這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但要將其推廣并真正應用到實踐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相比之下,之前提到的改變采購策略、調整策略等相對來說更為簡單,只需要進行一些調整即可。此外,公司還需要了解成本結構。在過去,成本分析可能并不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事項,但我們最近與一些金融、汽車等行業的客戶進行合作時發現,他們非常關心集團公司的資金花在哪些部門,這些部門的業務情況,比如與業務 ROI 是否對齊。我們提到 IBM 之前收購的一家公司,主要做是做成本分析和分攤,以及與業務掛鉤。例如,如果一個業務的目標是每日活躍用戶(DAU),它將查看 DAU 的增長情況以及當月的 IT 支出變化情況,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管理層將進行問責。因此,這種產品在國外非常受歡迎。在中國,企業逐漸關注業務狀態,對 ROI 等因素越發在意。對于 IT 結構,我將其分為業務系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三類。業務系統的優化方案往往與業務方的具體情況緊密相關,涉及較大的實施代價。而大數據和 AI 在降成本方面展現出通用方案的可能性,這也是我們公司(貝聯珠貫)主要專注的領域。在大數據方面,我們公司產品能幫客戶降低 30%-40% 成本,AI 方面雖然目前降成本效果有限,但通用方案已實現 10% 的成本降低。總體而言,大部分公司目前最大的 IT 投入是業務系統,而大數據和 AI 投入較大的主要是頭部公司。盡管大數據和 AI 很熱門,但在 IT 支出上占據更高比例還需要時間。因此,我認為業務系統優化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章文嵩:**我有一個想法,除了明確成本,更重要的是將其與公司業務深度結合。以淘寶為例,作為一個買賣交易平臺,其核心是交易。我們是否能算出每一筆交易的 IT 支出?比如通過計算一個月內的所有 IT 支出以及完成的訂單數量,我們可以得知每一筆交易的成本。對于滴滴這樣的出行平臺,同樣適用。它是一個撮合交易的平臺,供需匹配也是其中的一環。我們可以計算每一筆交易的平均成本是多少錢。對于視頻網站,觀眾每分鐘觀看視頻,我們花費了多少錢呢?這實際上是可以提煉出來的,將其與業務深度結合,老板們更容易理解。比如,淘寶的客單價是多少?假設是 200 多塊錢。而我們只花了幾分錢的 IT 成本。其中的成本結構是什么樣的?是誰支付的?過去與現在相比,哪些地方可以不斷優化,持續降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例如從單活變為雙活,這是增加的新投資,所有這些都需要清晰闡述。實際上,將成本結構與業務深度結合,不僅有助于運營優化,而且對于公司的客戶溝通也非常有幫助。我在淘寶和滴滴的經驗告訴我,通過將賬單與核心業務本質結合,管理者能夠清晰地理解 IT 成本和業務的關系。這確實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Q4:如何確保系統的最終成本與業務保持一致?

章文嵩: 彈性是最關鍵的,系統能不能有隨著業務需求進行彈性的能力?因為任何一家公司的業務需求都不是全天候平穩的,會有早晚高峰,甚至午休時的購物高峰。因此,如果我們按照需求曲線的最高點來分配資源,顯然是不劃算的,因為我們會為閑置的資源花費大量的資金。最理想的情況是,根據需求曲線的波動,我們的花費能夠完全匹配需求曲線下的面積。實際上,這需要彈性,而彈性的能力并非易事,需要有一些共性的組件。如果每家公司都自己做彈性,涉及研發的方方面面,需要大量投入。然而,不同的企業,比如 A 企業和 B 企業,在彈性方面需要的一些公共組件是相似的。如果有一家企業已經實現了這些組件,那么 A 企業和 B 企業可以復用,這提高了效率。同時,做這些組件復用的企業也能夠獲利,因為它可以服務多家客戶。每家公司實際上只需在某些模塊上進行彈性改造,而不必對所有東西都進行改造。比如,像我們 AutoMQ 云原生的 Kafka,它在第一天就天然具備彈性,能夠隨著業務規模或云數倉自動伸縮,這樣的組件是非常好的云原生創業機會。在云上部署時,為了獲得彈性,我們要盡可能地復用一些標準組件,這對研發方面的投入是最低的,效率是最高的。當然,像之前提到的 Spot 實例,由于它們的特點是云廠商的庫存資源,價格較低,但這樣的 Spot 實例是隨時可能被回收的。因此,如果應用程序能夠適應,可能采用無狀態的 Serverless 架構是一個解決方案,即使被回收了也沒關系,其他地方可以接管過來。這實際上對應用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一些情況下,利用 Spot 實例這樣的資源是可行的。

**畢玄:**以前我在阿里帶中間件團隊的時候,我們一直在找降低成本的方向。給管理層匯報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因為要說服管理層進行技術投入是非常重要的。從 2017 年左右,成本就成為我們的核心議題。就像正明(章文嵩)剛剛提到的,高層看待成本的指標就是——阿里的 1000 筆交易成本,也就是每完成 1000 筆交易,今年花了多少錢,明年花多少錢,后年花多少錢,他們只會問你這個問題。至于成本背后的含義,你可以有很多種理由,比如解釋成本高的原因是我前面有一群人,交易效率不行,他們要更多的精細化運營等等,所以導致我要投更多機器。老板不會關心這些東西,他只關心你到底怎么給我降下去,方案是什么?所以過去我們在這方面每年都受到很大的挑戰,這種偏業務型的指標確實挺好。此外,現在實施成本控制的方案,我認為在云上,彈性一定是永遠的第一方案。因為你要回答高層的另一個問題,成本到底做到什么叫合理?如果你解釋不清楚這個問題,那這個成本就永遠都可以降,對老板來講你覺得投 10 億合理,老板說 10 億太多,投 1 億,這個是要有邏輯的,你需要向老板證明,如果我們每天的業務請求量是這樣的,我所需的成本就是這個請求量覆蓋的面積,這筆錢是必須花的。以前我們做中間件,這就是成本優化能做到的極致。這個極致從現在的技術表現上來看就是 Serverless,只不過 Serverless 現在要做到偏在線型的應用,全部 Serverless 化還是有相當大距離的。我們在阿里曾經推演過,如果我們只為面積付費,我們單筆交易成本應該能降到現在的 1/10。所以按照這個你推演了一個極致,老板每年就對你都不滿意了,因為老板按照我們的邏輯推演后認為,成本應該降到現在的 1/10 才是合理的。我們明白技術上存在各種問題,所以現在 Serverless 肯定是大趨勢。然而,觀察當前的 Serverless,主要由云廠商和中立廠商提供,為大家設計了通用的 Serverless 方案。在這個 Serverless 的背后,可能是采用了按量付費的機器,很多創業公司和國外的成本優化公司采用類似的邏輯,先將應用投放到 Spot Instance 上運行,然后不夠了再切換到按量付費,最后才考慮包年包月。這三層邏輯關系在國外為什么能夠實現折扣券的存在呢?我們認為是因為國外許多應用的整體 IT 水平相對更高,業務的無狀態能力更強,更容易進行遷移。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許多公司背后都是通過大量使用這種邏輯來實現的,實際上,他們屏蔽了這一切,不需要你知道 Spot、按量、包年包月的背后邏輯,他們將這些邏輯完全封閉,賣給你時你覺得價格更便宜,但實際上他們仍然具有競爭優勢。在這三層邏輯基礎上,我們覺得是還可以加另外一個邏輯的,另外一個邏輯就是我們以前在阿里做的混部。在很多公司推行這個方案時,我們采用了類似國外公司的彈性策略,先 Spot,再按量,再包年包月。我們的邏輯是先混部,再 Spot,再按量,最后是包年包月。這是因為混部相當于價格是 0,而 Spot 實例是需要支付費用的。另外,Spot 實例的回收可能會導致問題,因為云廠商可能會多次回收實例。我們曾有客戶經歷被回收了 10 次,而其任務需要連續兩個小時完成,無法中斷。并非所有任務都支持斷點功能,因此它如果兩個小時之內被收回掉了,再購買一個 Spot Instance,在重來了 10 次以后它那個價格比按量和包年包月還高,所以這個時候你要處理很多亂七八糟的問題,包括跟云廠商,甚至有商務談判等等,這種都不一定是技術問題。所以我們認為,實際上在技術層面,如果你按照這個方案推進,選擇一個第三方或者具有研發投入能力的公司,我們覺得也可以自己投資。我們與一家大型公司合作,按照這個邏輯進行四層彈性方案,就像我剛剛說的混部 -Spot- 按量 - 包年包月,他們實施了這個方案,一年應該省下近 3000 萬,按照這個方案推進,當然這可能需要一些業務投入。

Q5:對既有自建機房又使用云資源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小紅書、快手)的建議?自建機房需要哪些組織能力和團隊建設能力?

**章文嵩:**自建的基礎設施服務需要相應的研發投入。之前提到的自建和云服務的成本的交叉點,云廠商可以通過讓利來提高吸引力。比如以一個擁有 5 萬臺服務器的互聯網服務為例,考慮到硬件、托管和網絡帶寬資源等成本,每臺機器年均花費約 2 萬元,總計約 10 億元。然而,自建還需要額外投入構建分布式系統、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等,以及維護一個六七百人的研發團隊,人員成本高達 5 億。對比阿里云的規模,其年收入約 1000 億元,阿里云應該是 2 萬人,人員的成本估計要花掉 200 多億,機器成本約占據 6、700 億元,毛利約 300 億元。如果扣除市場營銷、人工成本費用,這個業務還是賺錢的,賺的不多,200 多億人員成本對應一年六七百億基礎設施支出,阿里云是很有規模優勢的,還有產品服務豐富度的優勢。對于規模較大的互聯網企業,比如 5 萬臺、10 萬臺機器,云廠商應對于這種體量的互聯網用戶,應該用這樣的策略,了解他的成本結構,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 Offer。比如云廠商知道企業自建的成本結果是 15 億,給企業 12 億元的價格。這樣對云廠商來說,規模采購會有一些成本的節約。此外,對于人員成本,如果云廠商能夠保持較低的增長,尤其是在已有研發基地的情況下,也可以在整體利潤中獲得優勢。所以,自建的成本很高且對社會無益,因為云廠商已經做得比自建要好。除非你的體量能達到百萬臺的機器規模,那就自建。

**畢玄:**正如正明(章文嵩)所指出的,自建成本是許多公司在構建基礎設施時面臨的重大挑戰。小紅書等公司目前仍主要依賴云服務,這僅是考慮中的一種方案。相比之下,快手采用了大量自建,而云廠商若能真正影響中國頭部互聯網公司,其增長將是顯著的,因為頭部公司基本上都未完全遷移到云上。即便是頭部互聯網公司,如快手、美團、滴滴,雖然主要是自建基礎設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云服務。然而,這幾家公司已經是中國頂級的互聯網公司了,但自建團隊仍然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體系化的團隊,而不僅僅是雇傭一兩個人,還有 IDC 選址、服務器、網絡、芯片等多方面的人才需求等問題。自建機房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招不到人,即便明確知道需要招聘哪些人才,但實際面臨的招聘難度非常大。以操作系統為例,擁有這方面經驗的人才相對稀缺,而且他們多分布在大型科技公司中。招聘這些人不僅難度大,而且在大型科技公司中跳槽也相對困難。這些公司規模龐大,面臨的問題多,因此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總體而言,這些公司雖然有足夠的財力和意愿進行自建,但實際的執行過程非常痛苦。這凸顯了人才密度是一個關鍵問題,不僅在中國,在國外也是一個有限的資源。

結束語

圓桌對話環節在意猶未盡中畫上圓滿的句號,三位大咖對話涵蓋了上云趨勢、系統可靠性、成本治理以及下云挑戰等關鍵議題。為業界提供了深刻的見解和實踐經驗。由章文嵩與王小瑞老師創立的 AutoMQ 公司的 AutoMQ Kafka RC 版本發布了全新特性,包括多云兼容性適配,Spot 實例強制回收容災、裸設備 WAL 等。也帶來了新版本的全新指標,新版本除了有十倍的成本優勢外,支持 4 分鐘內完成從 0 到 1GiB/s 的極致彈性,同時在追趕讀的場景下有讀寫隔離的天然優勢。AutoMQ 即將發布完整的基準測試白皮書,將會揭秘更多的技術指標。歡迎大家體驗!

END

關于我們

AutoMQ 是一家專業的消息隊列和流存儲軟件服務供應商。AutoMQ 開源的 AutoMQ Kafka 和 AutoMQ RocketMQ 基于云對 Apache Kafka、Apache RocketMQ 消息引擎進行重新設計與實現,在充分利用云上的競價實例、對象存儲等服務的基礎上,兌現了云設施的規模化紅利,帶來了下一代更穩定、高效的消息引擎。此外,AutoMQ 推出的 RocketMQ Copilot 專家系統也重新定義了 RocketMQ 消息運維的新范式,賦能消息運維人員更好的管理消息集群。

🌟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AutoMQ/automq-for-kafka

💻 官網:https://www.automq.com

👀 B站:AutoMQ官方賬號

🔍 視頻號:AutoMQ

👉掃二維碼加入我們的社區群

關注我們,一起學習更多云原生干貨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712083.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712083.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712083.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大數據可視化python01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設置中文改寫字體 plt.rcParams[font.sans-serif] [SimHei]# 讀取數據 data pd.read_csv(C:/Users/wzf/Desktop/讀取數據進行數據可視化練習/實訓作業練習/瓜果類單位面積產量.csv ,encoding utf-8)#輸出 print(data)…

springcloud alibaba組件簡介

一、Nacos 服務注冊中心/統一配置中心 1、介紹 Nacos是一個配置中心,也是一個服務注冊與發現中心。 1.1、配置中心的好處: (1)配置數據脫敏 (2)防止出錯,方便管理 (3&#xff…

一本通 1403:素數對

在判斷素數對的兩個數是否都為素數時可以只判斷數的一半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su(int a,int b){ for(int i2;i<sqrt(a);i){ if(a%i0){ return 0; } } for(int i2;i<sqrt(b);i){ if(…

AI大預言模型——ChatGPT在地學、GIS、氣象、農業、生態、環境等應用

原文鏈接&#xff1a;AI大預言模型——ChatGPT在地學、GIS、氣象、農業、生態、環境等應用 一開啟大模型 1 開啟大模型 1)大模型的發展歷程與最新功能 2)大模型的強大功能與應用場景 3)國內外經典大模型&#xff08;ChatGPT、LLaMA、Gemini、DALLE、Midjourney、Stable Di…

Java底層自學大綱_中間件原理篇

中間件原理專題_自學大綱所屬類別學習主題建議課時&#xff08;h&#xff09; A Web服務器Tomcat8原理分析001 Tomcat8底層架構模式2.5 A Web服務器Tomcat8原理分析002 Tomcat8底層源碼深度分析2.5 A Web服務器Tomcat8原理分析003 站在微服務架構角度優化Tomcat82.5 B 分布…

SpringMVC基礎概述

目錄 MVC核心組件RequestMapping注解域對象共享數據視圖RESTful請求與響應HttpMessageConverter請求響應 攔截器配置異常處理基于配置的異常處理基于注解的異常處理 配置類與注解配置MVC執行流程 Spring MVC是Spring Framework提供的Web組件&#xff0c;全稱是Spring Web MVC&a…

ConcurrentHashMap的演進:從Java 8之前到Java 17的實現原理深度剖析

目錄 一、引言二、Java 8之前的ConcurrentHashMap1、內部結構與初始化2、Segment類3、并發控制4、擴容與重哈希5、總結 三、Java 8中的ConcurrentHashMap1、數據結構2、并發控制2.1. CAS操作2.2. synchronized同步塊 3、哈希計算與定位4、擴容與重哈希5、總結 四、Java 17中的C…

廣汽埃安工廠:蔚來汽車的造車工廠有哪些?

具體來說&#xff0c;理想汽車目前在常州僅有一家汽車制造工廠。 一期項目于2017年12月竣工&#xff0c;2019年12月投產&#xff0c;年產能10萬輛/年。 同時&#xff0c;正在規劃二期工程。 產能將增至20萬輛/年。 此外&#xff0c;理想還計劃接管現代汽車在北京順義的第一家工…

抖音小店怎么開店注冊?別在全網找教程了,2024年最新開店教程來了

大家好&#xff0c;我是電商糖果 想開一家抖音小店&#xff0c;不會開&#xff0c;也不懂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在網上扒拉了一堆教程&#xff0c;不知道應該聽哪個&#xff1f; 害怕店鋪開錯了&#xff0c;后續還要關店。 有這些擔心的朋友&#xff0c;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a…

工業現場網絡性能評估方案

最近要去一個工廠排查網絡和電腦卡頓的問題,為此&#xff0c;我準備了以下的方案&#xff0c;在現場以抓包和網絡監控的方式來排查。 1.評估流程 為了評估Linux系統的網絡負荷&#xff0c;并使用tcpdump來捕獲數據包進行分析&#xff0c;您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xff1a; …

自動化搭建---環境搭建與配置

1. 確定所需環境 與項目團隊和開發人員詳細溝通&#xff0c;了解項目的具體環境需求。這可能包括操作系統版本、數據庫類型&#xff08;如MySQL、PostgreSQL等&#xff09;、Web服務器&#xff08;如Apache、Nginx等&#xff09;以及其他依賴軟件。 2. 安裝操作系統 根據項目…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概述

目錄 一、數據倉庫概述 &#xff08;一&#xff09;從傳統數據庫到數據倉庫 &#xff08;二&#xff09;數據倉庫的4個特征 &#xff08;三&#xff09;數據倉庫系統 &#xff08;四&#xff09;數據倉庫系統體系結構 &#xff08;五&#xff09;數據倉庫數據的粒度與組織…

論文閱讀_代碼生成模型_CodeGeeX

英文名稱: CodeGeeX: A Pre-Trained Model for Code Generation with Multilingual Evaluations on HumanEval-X 中文名稱: CodeGeeX&#xff1a;一種用于代碼生成的預訓練模型&#xff0c;并在HumanEval-X上進行多語言評估 鏈接: https://arxiv.org/abs/2303.17568 代碼: http…

無處不在的智慧:嵌入式系統引領智能生活

無處不在的智慧&#xff1a;嵌入式系統引領智能生活 嵌入式系統作為智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xff0c;正逐漸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xff0c;引領著智能生活的發展。以下將從多個方面對嵌入式系統在智能生活中的引領作用進行詳細論述。 智能家居中的嵌入式系統應用 嵌…

訓練1 : 老頭

以前用blender做的特效 總結 頭發很費時間, 需要參考和練習眼窩周邊結構還有些待準確把握從光與影中揣摩輪廓形狀 從少量面掌握大體, 從多數面雕刻細節

terminal下環境不統一導致的程序報錯(powersell改cmd)

1.報錯現象 在terminal下利用命令行執行代碼顯示運行環境缺包&#xff1a; 但將命令中的參數寫入參數文件&#xff0c;運行train.py時&#xff0c;程序可以正常運行&#xff1a; 直接運行train.py:程序可用&#xff1a; 2.原因分析 參考文章 控制臺環境和項目環境不一致問…

【Mysql】InnoDB 中 B+ 樹索引的注意事項

一、根頁面萬年不動 在之前的文章里&#xff0c;為了方便理解&#xff0c;都是先畫存儲用戶記錄的葉子節點&#xff0c;然后再畫出存儲目錄項記錄的內節點。 但實際上 B 樹的行成過程是這樣的&#xff1a; 每當為某個表創建一個 B 樹索引&#xff0c;都會為這個索引創建一個根…

C++高級面試題:請解釋 C++ 中的標準模板庫(STL)及其常見組件

請解釋 C 中的標準模板庫&#xff08;STL&#xff09;及其常見組件 C 標準模板庫&#xff08;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xff0c;STL&#xff09;是 C 標準庫的一部分&#xff0c;提供了豐富的通用數據結構和算法實現&#xff0c;以及許多與數據處理相關的工具。STL 中的組…

循環隊列的實現

文章目錄 循環隊列的概念循環隊列的實現循環隊列的判空和判滿鏈表or數組 循環隊列的概念 設計你的循環隊列實現。 循環隊列是一種線性數據結構&#xff0c;其操作表現基于 FIFO&#xff08;先進先出&#xff09;原則并且隊尾被連接在隊首之后以形成一個循環。它也被稱為“環形緩…

快速下載Huggingface的大語言模型

提示&#xff1a;文章寫完后&#xff0c;目錄可以自動生成&#xff0c;如何生成可參考右邊的幫助文檔 文章目錄 前言一、Huggingface是什么&#xff1f;二、基于官方huggingface-cli下載&#xff08;基礎&#xff0c;斷線風險&#xff09;1.安裝hf下載環境2.配置環境變量3.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