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半畝花海。世界那么大,我想“魔法”上網看看,可以嗎?隨著網絡的發展與普及,暢游網絡世界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它給我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聞,豐富了知識,但同時也隱藏著,鮮為人知的風險,其中“魔法上網”是人們比較容易忽視的一種違法行為。
目錄
一、VPN 是什么
二、VPN 原理
三、VPN 類型
四、VPN 使用場景
五、“魔法上網”是什么
六、“魔法上網”的風險和危害有哪些?
1. 風險??
2. 危害
一、VPN 是什么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的真實定義是虛擬專用網絡,指在共用網絡上建立專用網絡的技術。整個 VPN 網絡中結點之間的沒有點到點的物理鏈路的連接,用戶的數據是通過?ISP?在公共網絡中建立的邏輯隧道,即點到點的虛擬專線進行傳輸的。通過相應的加密和認證技術來保證用戶內部數據的安全傳輸,從而真正實現網絡數據的專有性。
后來技術不斷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 VPN 底層協議 L2TP/IPsec、SSL、PPTP、SSTP等等,在實際應用中,VPN 主要用在遠程連接公司網絡或者充當安全代理,訪問“墻外”的世界。
二、VPN 原理
- 認證方法。在認證技術作用下,驗證用戶的真實身份,加強對訪問權限的控制,確保只有經授權后,才能訪問 VPN。
- 數據加解密。對 3DES 及 AES 等加密算法具有支持作用,支持128、192、256bit 等密鑰長度。對經過公共互聯網傳播的數據進行加密或者解密。
- 密鑰管理。對服務器或者客戶端的加密密鑰,利用VPN技術生成并更新,具有局域分發密鑰功能。
- 多協議支持。對一些在公共互聯網上進行使用的協議具有支持作用,如 IP、IPX 等。
三、VPN 類型
根據使用的協議和實現方式,VPN 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包括以下幾種常見的:
1. 客戶端對站點VPN(遠程訪問):用于連接遠程用戶與企業內部網絡之間的安全通信。遠程用戶可以通過公共網絡訪問私有網絡資源,同時數據傳輸通過加密和隧道技術保證安全性。
2. 網站對網站 VPN:也被稱為站點對站點 VPN,用于連接不同地點的局域網(LAN)或企業網絡。它使得多個辦事處或分公司的網絡能夠相互連接,實現數據的安全共享。
3. 個人 VPN:是指在公共網絡上為個人用戶提供安全和匿名上網服務的 VPN。個人 VPN 通常通過加密技術保護用戶的網上活動,并隱藏用戶的真實 IP 地址,提供更高的隱私保護。
四、VPN 使用場景
1. 公共 Wi-Fi 網絡
在使用公共 Wi-Fi 網絡時,很容易受到黑客的竊聽和數據篡改。通過連接 VPN,用戶可以在公共Wi-Fi 網絡上建立加密的連接,保護個人隱私和敏感數據。
2. 繞過地理限制
有些網站和在線服務根據用戶的地理位置進行限制,通過 VPN,用戶可以選擇連接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服務器,獲取相應地區的訪問權限,繞過地理限制。
3. 加密通信
對于需要保護隱私和敏感信息的行業,如金融、醫療等,VPN 可以提供加密通信的安全通道,防止數據泄露和非法訪問。
4. 匿名上網
使用 VPN 可以隱藏用戶的真實 IP 地址和瀏覽記錄,實現匿名上網。這對于保護個人隱私和抵抗網絡追蹤非常重要。
五、“魔法上網”是什么
?“墻”指的是我國的“國家公共網絡監控系統”--GFW(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俗稱“中國國家防火墻”。“墻”的存在對于廣大網友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有一些網站我們“上不去”。
而“魔法上網”,通常指的是通過虛擬專用網絡(VPN)等技術手段規避國家網絡監管、繞過國家的互聯網審查和封鎖,訪問被封鎖的網站、應用或內容,即突破 IP 封鎖、內容過濾、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非法訪問境外網站的行為,其性質相當于私自“出境”。其實,無論你“魔法上網”目的是什么,即使翻過之后什么也不做,其行為本身就已違反國法軍規。
六、“魔法上網”的風險和危害有哪些?
1. 風險??
(1)設備缺陷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網絡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黑客惡意攻擊更為猛烈。如果使用 VPN 連接的設備受到威脅,就有可能會被用來危害已連接的網絡。
(2)技術局限
VPN 網絡技術研發時間并不長,技術層面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實際應用中,不能將其優越性與作用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3)安全漏洞
安全漏洞是在硬件、軟件、協議的具體實現或系統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從而攻擊者能夠在未授權情況下訪問或破壞系統。
(4)惡意攻擊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網絡攻擊力度越來越強,攻擊方式也越來越多,如蠕蟲病毒、炸彈病毒等。攻擊者針對 VPN 技術弱點與漏洞進行惡意攻擊,如若攻擊成功,或直接使用員工 VPN 密碼遠程接入網絡,就會將用戶的財產與信息置于危險境地,甚至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 危害
(1)陷入“政治圈套”
個別官兵“魔法上網”瀏覽境外信息,受反動言論、腐朽思想、錯誤思潮滲透蠱惑,淪為敵對勢力的“代言人”、錯誤觀點的“二傳手”、謠言帖文的“搬運工”,嚴重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受到黨紀軍紀嚴肅處理。比如,很多人第一次“魔法上網”時,看到很多的“客觀”“揭秘”這樣字眼的文章,感覺大受“震撼”,但其實是被這些精心炮制的反宣言論所蒙蔽,長期瀏覽這些內容思想很容易受到侵蝕。
(2)誤入“勾聯陷阱”
“魔法上網”軟件大多是西方敵對勢力投資研發的,通常搭配極其誘人的外表和博人眼球的宣傳,吸引需求者安裝使用。這些軟件會收集用戶信息,通過大數據精準分析,鎖定官兵身份,成為拉攏策反重點目標。
(3)墮入“違法深淵”
在“魔法上網”上網中,有的官兵沉迷色情暴力視頻,進而三觀扭曲、行為放縱,導致激情犯罪;有的官兵被引誘參與網絡賭博、非法借貸、投敵賣密,最終走向不歸路。
“魔法上網”看到的不止有美好的世界
看到的可能有監管執法者
違規用網必然被發現
可能還有別有用心者
思想麻痹就會掉陷阱
甚至更有情報竊密者
言行不慎容易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