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分,寫在項目經理6周年的總結
落葉知秋,情誼如酒,風漸涼時有喜無憂;
歲月流走,驀然回首,一聲問候醇綿依舊;
有情相守,不離左右,含笑送出這份問候。
-----------------正文起----------------------------------
2008年某個晚上,“出來了,成功了!”兩個小伙子在CFREE上用C語言打印出了2+3的結果,興奮地喊出來。
2009年某個下午,
“老師,我想做架構師!”
“架構師是技術路線,需要學習很多,我相信你會比老師走得更遠。”
2010年某個下午,
“老師,我想做項目經理,我的性格.....”
“項目經理是管理路線,你先學習.........等待機會轉崗項目經理。”
2014年某個下午,
技術總監:“曾,公司缺個項目經理,你可以嗎?”
“好,我試試!”正式成為了項目經理。
初為項目經理,拿雞毛當令箭,真信了“弼馬溫是大官”。
在背鍋中全面鍛煉自己,逐漸思想解放了,Project Manager 翻譯為 項目管理員更加合適,管理員不是領導,有責無權,游離于真正的領導與同事等干系人之間。PMP是舶來品,美國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項目管理的落地要中國特色化,做中國特色項目經理,才能走上人生巔峰。
初為項目經理,又是技術出身的我,開會時為我獨尊,對著開發同事發號施令,有不同意見來一句“我是項目經理,聽我的!”,團隊士氣開沒了,還怪團隊成員不配合。
“公事私辦,私事公辦。”這話要細品,是中國特色之一。拿開會舉例,項目經理要項目跟著自己的節奏(意圖),先與參會成員私聊,達成一致的想法。然后開會進行集體決策,一致同意你的意圖,這樣開會開出團隊凝聚力。
?
一圖說明六年最大的變化
?
--------------今晚就寫那么多,更多項目管理的精彩分享,關注公眾號-----------------
搜“松門一枝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