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前言
- 一、如何結緣 CSDN?
- 1.1、我的“黑客之路”初探
- 1.2、CSDN 一眼看得到的優勢是什么?
- 1.3、大學再遇 CSDN
- 二、為什么開始在 C 站輸出內容?
- 2.1、“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 2.2、記事本到“鼓勵工具”
- 三、C 站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 3.1、海量的技術文章與龐大的用戶群體
- 3.2、近乎完美的 Markdown 編輯器
- 3.3、付費專欄的盈利
- 3.4、完善的運營體系
- 四、陪我度過人生最難過的一段時光
- 4.1、成年人的壓力就在一瞬間
- 4.2、自暴自棄,怨天尤人
- 4.3、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把你打倒
- 五、粉絲認可與答疑解惑
- 5.1、感謝“老呂”呂老師的幫助
- 5.2、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學
- 5.3、感謝廣大粉絲們的認可
- 5.4、專屬 C 站的答疑解惑
- 六、對 CSDN 的期待
- 七、個人未來創作規劃
- 總結
前言
大家好,我是白鹿,那個不懈奮斗的程序猿,那個深度強迫癥的程序員。不知不覺已經在 CSDN 社區待了 7 年了,總體來說對我個人的收獲是非常大的,這個收獲涵蓋的內容很廣,包括技術方面的成長、性格方面的磨煉以及認識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開發者等等。剛好借社區此次“贏在 CSDN”---主題征文活動來回顧一下我一路以來風風雨雨的寫作歷程、在 CSDN 社區的成長以及如何保持自己有持續寫作的動力。一、如何結緣 CSDN?
不知不覺已經加入 CSDN 近 7 年了,去年才剛剛大學畢業的我推算的話在我高一的時候注冊的 CSDN,有注意到的同學可能看到了在我的頭像旁的 CSDN 社區的碼齡,“已加入 CSDN 7 年”。
那我為什么會結緣 CSDN 呢?這又是一段怎么樣的路程呢?
1.1、我的“黑客之路”初探
那個時候的我還是高一一個懵懂的高中生,班級里的同學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風靡“黑客”潮,我也是一個癡迷者。
在那個炎炎夏日的傍晚,趁著下課時間老板不在教室,偷偷打開班里的電腦和投影儀,在全班同學的面前打開命令窗口,輸入幾個簡單的 Dos 命令,如輸入 dir
命令,進行展開某個目錄之類的簡單遍歷操作,是青春期的虛榮心作祟嗎?還是春心萌動?想著怎么吸引全班同學的注意,尤其是某個女孩子?
哈哈哈,現在看來可能有點幼稚,但是那是我的青春啊,現在回憶回憶也挺美的。
同學們都稱上面這個操作為“黑客”,但是由與壓根沒接觸過這個東西,為了滿足我的虛榮心,在全班同學面前“裝一下”,那就得去百度了,通過搜索引擎搜到的大部分相關內容都是來自于 C 站的,隨之便進行了注冊,從開發者前輩那里掌握了不少“秘籍”。
1.2、CSDN 一眼看得到的優勢是什么?
如上面所說,CSDN 一眼看得到的優勢就是內容收錄多,網站排名靠前。正如 CSDN 宣傳語中所說的那句,“全球最大中文 IT 社區”。
現在來看,除去 C 站擁有豐富的用戶量基礎之外,SEO 搜索引擎優化、內部代碼優化等方面做的也很強的,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廣大的開發者們在推動著 C 站穩步前行。我很有幸能在這樣一個社區里面學習和成長。
1.3、大學再遇 CSDN
出于一直以來對于計算機技術對的向往,高考成績下來之后邊報了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進入大學之后,居然發現所在學校還有一個社團名為“CSDN 高校俱樂部”,便欣然加入。
社團會定期邀請一些 C 站大佬來給我們“授課”,講述一些寫作的技巧,也會不定期舉辦一些編程比賽,這極大的豐富了我的編程知識和課余生活,也對 CSDN 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對大佬們投去羨慕的眼光…
大學期間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學習更是完全離不開 C 站,這類軟件安裝問題怎么解決?這個 bug 怎么修?這個相關技術怎么總結?不知道那個技術問題怎么解決?那就去 C 站!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現在解決問題的流程就是:發現問題→百度→CSDN 解惑→CSDN 總結。
二、為什么開始在 C 站輸出內容?
2.1、“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從我發布文章的時間軸來看,我是從大三的時候,也就是 2019 年開始著手寫總結,因為那個時候剛剛分了具體的方向,我選擇的是 Java EE 企業級開發方向,新增了很多專業性很強的課程。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我開始進行個人總結,一開始當作記事本使用,什么不會,什么不理解通通記下來慢慢消化,具體如下圖所示:
C 站的 web 端和 APP 做的都很方便,可以讓我隨時隨地打開電腦、拿出手機查看那些容易忘記的內容。在這樣的習慣養成下,我的專業課成績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并且拿到了獎學金,參加了多項國家級競賽也獲了獎,開始申請自己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不再是那個每天想著渾渾噩噩度日的少年。現在我的收藏夾里還存放著隨時想看的寶貝:
2.2、記事本到“鼓勵工具”
慢慢的,當課程內容不再能滿足我的求知欲時,便在老師們的引導下開始了解學習時下流行的一些技術,也開始在各個社區活躍。
將學到的新內容作技術類總結輸出,當看到自己寫的總結得到其他人的關注和認可的時候,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有了難題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討,瀏覽量和粉絲的增長讓我更有動力學習、輸出,C 站不再僅僅是我的 bug 記事本,而成了我努力寫作輸出的“鼓勵工具”,成了我成長和學習過程中的一個良性循環,贏在 CSDN!
三、C 站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
C 站吸引我的地方有很多,綜合考量之后我將其歸為幾點。
3.1、海量的技術文章與龐大的用戶群體
正如初次結識 C 站那樣,海量的技術文章與龐大的用戶群體是最為吸引我的。
- 我可以統一將我喜歡的文章在這里歸類,對應的錯誤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方式。
- 龐大的用戶群體保證了我輸出內容瀏覽量與粉絲量的持續增長。
- 涵蓋內容很廣,可以找到任何我想了解的技術信息與技術動向。
- 有很多大廠的社區號,如“阿里技術”、“美團技術”等,可以讓我了解大廠中用到的技術架構。
- 有很多知名“大牛”,他們毫不吝嗇的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我可以向他們學習。
3.2、近乎完美的 Markdown 編輯器
目前為止,C 站的 Markdown 編輯器可以說是我創作以來使用最為舒服、便捷的編輯器。
- 對比眾多其他平臺的編輯器,C 站整體優化完美,Markdown 語法齊全,我還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定義模板。
- 已經作為我輸出內容的主陣地。我所有文章的初稿都是在 C 站完成的。
3.3、付費專欄的盈利
在 C 站客服同學的幫助下創建了自己的付費專欄,收獲創作以來的“第一桶金”。
- 由于現在主打粉絲內容輸出,付費專欄僅為針對性很強的專業課程歸類,收入的錢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得到粉絲認可我還是很滿足。
- 初次感覺到自己可以用自己的知識來賺錢了。
3.4、完善的運營體系
- C 站擁有完善的審核機制,就算是我凌晨發文依然會有審核同學審核文章,無需等到第二天。
- 針對不同的作者群體有不同的專業客服對接,能夠很快定位并解決。
- 文章維權很方便。雖然說這是每個社區都必須做到的基本,但 C 站的效率之高讓我很滿意。
- 不同的的作者群體有不同的作者群,更為了解每一個群體中存在的問題。不會有“對牛彈琴”的現象。
四、陪我度過人生最難過的一段時光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2 月底,是我 23 年以來感覺人生中最為難過的一段時光。
4.1、成年人的壓力就在一瞬間
畢業之前,在我 23 歲的生命里,一直以一個“學生”的身份面對一切,可能有些天真,僅僅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不會去考慮其他的任何事情;在畢業之后,遇到某件現在可能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突然感覺在那么一瞬間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壓力都壓在了自己身上,每天噩夢纏繞,很多時候我這個 185 的男生都特別想哭。
我在不斷地發怒,生氣和自我懷疑,像刺猬一樣把所有的尖刺都露出來,拒絕接受外界的一切:
- 感覺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為什么我要按照他們指定的道路走?我是他們的工具嗎?哀怨命運的不公。
- 父母為什么不考慮我的處境?為什么要在眾人面前讓我難堪?他們可以把壓力壓在我身上,我的壓力怎么辦?為什么覺得我能完成他們過高的期待?
- 身邊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沒有可以讓我卸下堅強訴說委屈與不痛快的人。
- 身邊的人會說你負能量爆表,說你怎么就是個這樣的人?甚至厭惡。
- 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4.2、自暴自棄,怨天尤人
- 那段時光我什么都不想干,每天把頭蒙在被子里睡一天,結果都是噩夢,經常哭醒。
- 突然聽懂了薛之謙的歌,很多時候感同身受,跟著旋律不由自主的掉眼淚。
- 嚴重的自我懷疑,我是不是很多地方都做錯了?嚴重抑郁。
- 拒絕學習,拒絕與外界接觸,整日 emo。
4.3、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把你打倒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幾個星期,我發現這樣是不行的,我開始嘗試去改變自己的狀態,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看了很多知乎相關的文章,刷了 B 站很多視頻,直到看到“峰video”老師的視頻,茅塞頓開,突然發現絕大多數都是我內心的問題,原來是我自己打倒了自己。
于是我嘗試行動,開始改變自己:
- 把自己的座右銘換成了《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自己的確有很多不足,“吾日三省吾身”,不斷的糾錯。
- 深夜邊寫代碼邊聽歌,我很享受這個狀態。
- 敲代碼可以讓我提高技術能力,寫作可以讓我反思自我。
- 父母也承受著眾多的壓力,他們的出發點是完全為了我好的,可能方式不正確。
- 和父母談了心,他們對很多事情的認識遠比我深刻,我應該多向他們學習和請教。
- 做好自己,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無論是學歷、能力,提升一個圈子你就會發現有更多優秀的人,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 要保證每天的正向輸出,確保每天都在進步,回首昨天,我沒有后悔的事情。
- 踏踏實實的堅持做好每件事情,不要害怕失敗,更不要自我懷疑。陽光且自信才是自己應有的標簽。
- 與人交往中盡可能的換位思考。積極正確的去處理與他人的關系,學會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
- 不要對一件沒把握的事情有過高的期待。
-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 深夜在 C 站寫總結、做輸出,踏踏實實的把當下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不驕不躁。
現在的我很快樂,我很感謝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可以通過 C 站,通過寫總結,敲代碼的的形式發現自己的不足,磨煉自己的性子。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過遇到一段異常難過的時光,我很慶幸自己能迅速走出陰影,改變自己,也很感謝這段經歷,希望自己能更快的強大起來。
五、粉絲認可與答疑解惑
5.1、感謝“老呂”呂老師的幫助
呂老師是對我編程認識幫助最大的老師,他是我的本科大學老師,尊稱“老呂”。授課幽默,結合開發實際,不拘小節是他的風格。
在 C 站中也有他的賬號,主頁: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44456,歡迎大家關注,具體如下圖所示:
老呂授課不拘泥于課本,不甘心讓學生僅僅接受傳統的應試教育,一直在強調“實戰”,在很早之前,就鼓勵學生多接觸企業開發中實際運用的技術,多掌握新技術、新動向,教學模式的更改是很困難的,不要把眼光放在數十年不變的課本上。
課堂之上大家哄堂大笑,覺得沒什么,甚至有些滑稽,畢業之后隨著和外界的接觸回想當初老師的諍言,越發覺得有理,如果有在讀的同學們看到這篇文章,希望你們能夠重視。
在我開始寫總結之后,意外某天看到了“老呂”的博客推薦,得到恩師的認可也給了我很多的信心,特別感謝他。祝老師工作順利,能在屬于自己的天地里釋放才華!
5.2、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學
隨著不斷地總結、輸出,在 C 站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有考公的、考研的,就業工作的等等,大家可能會在某個空隙吐槽一下遇到的不快,私信和我訴說一下近期的煩惱。
我涉獵的范圍不是很廣,但我的私信永遠為大家開放。我很開心也很榮幸當大家的一個傾聽者,每個人都是在努力的、滿懷希望的往前走。才二十多歲,哪來的那么多憂愁呢?現在的你可能正在蟄伏,但“長風破浪會有時”,未來是屬于我們的。
5.3、感謝廣大粉絲們的認可
截止 2022 年 3 月 6 日,我在 C 站已經收獲了一千多名粉絲,很感謝關注我的這些同學,感謝你們對我輸出內容的認可,我將會保證持續優質內容的輸出。
5.4、專屬 C 站的答疑解惑
基于 C 站的消息反饋很快,能夠及時解決大家的問題,所以我也每次都會在發表的文章下、評論區里放上這么一句“我是白鹿,一個不懈奮斗的程序猿。望本文能對你有所裨益,歡迎大家的一鍵三連!若有其他問題、建議或者補充可以留言在文章下方,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很高興能幫助大家解決一些問題,當然我也不是全能的,如果你有問題、建議歡迎你與我交流。
六、對 CSDN 的期待
一直使用的是 CSDN,對它的不滿有很多,期待也有很多,我希望 C 站能越來越好。
- 標題及封面優化。之前在首頁一直可以刷到“美女”照片的封面,加上一個夸張的標題的軟文,現在已經整改了很多,希望這個現象不僅僅局限于博客中,還有 Blink 模塊。
- 推送優化。希望可以根據作者輸出內容的評估、或者是閱讀的喜好進行內容推送,而不是給我推送一堆我不感興趣甚至是不了解的內容。
- 多進行一些用戶評估,應該會有很多熱愛 C 站的讀者和作者們想對存在的問題“一吐為快”。
七、個人未來創作規劃
就像標題四中提到的一樣,我會將創作當作自己的一種人生習慣,人生是需要不斷的學習與進步的。
-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我會堅持在 C 站輸出優質內容。
- 不斷提高自己的開發能力,將自己的知識面拓寬。
- 切忌偷懶與擺爛,及時總結項目中遇到的難題與解決方式。
- 在技術內容輸出方面,我會更為專業性的對我的專欄進行區分優化歸類,重點是 Java 后端開發、架構以及少量全棧內容。
- 除去技術內容,有很多同學反映跟我說想看大學規劃、職場規劃之類的內容,接下來我會考慮針對性的輸出。
總結
借此次“贏在 CSDN”征文活動回顧了一下自己的寫作歷程,為何會結緣 CSDN,為什么選擇在 CSDN 輸出內容,CSDN 吸引我的地方在哪,也很感謝我自己能在成長過程中都過遇到的這段異常難過的時光,選擇在 CSDN 潛心寫作,磨煉心境,很慶幸自己能迅速走出陰影,改變自己,也很感謝這段經歷,希望自己能更快的強大起來,“長風破浪會有時”,希望你我都能堅持初心,茁壯成長,盡快成長為一個個優秀的計算機學者。我是白鹿,一個不懈奮斗的程序猿。望本文能對你有所裨益,歡迎大家的一鍵三連!若有其他問題、建議或者補充可以留言在文章下方,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