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給我想個新名字好不好呀,采用了直接發百元紅包!沒別的,想讓大家認識兔兔rabbit,說一下自己的經驗教訓,應該會對很多人有幫助。
一、前言
在今年,我要畢業了,基本結束了大學生活,踏入了工作環境,覺得是時候寫一個總結,給這段時光一個交代,也讓多年后的我,還能回憶起這段經歷,不忘初心。
想起小學作文有個結構叫“總分總”,那我就先來簡單的總結一下這兩個環境吧。
二、我的學校和工作
- 學校,說實話,出了省就很少人知道的學校,學生基本和一流互聯網公司無緣,如果范圍縮小到后端開發,我覺得可以把基本去掉。。
- 再說說公司,battmd所有公司都給我發了offer(信不信由你吧,之前有人不信我拿百度offer私信罵我,真的不至于,百度在我offer里只是中等吧),我最后選擇了at里的好部門給的所謂大“special offer”,算是行業內比較好的去處了。
知道了出身和結果,那我就按時間詳細說說,在大學三年不到的時間,我都做了哪些事吧,希望對未來的我,和對現在的你,都有一些啟發。(不想看的直接到最后看總結)
三、過去
回憶還要從高考說起,“炸了炸了”,這就是我考完還有查分的內心想法。
我知道大部分人對于自己高考的印象都是“發揮失常”,這種自我認知超過現實的心理是很正常的,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河北630只能上個不知名211真的正常嗎,哭了哭了。河北絕對是,上所謂“名校”最難的省份,沒有之一。
到了大一,學校教的第一門編程語言是python,我是挺喜歡這個專業的,但是奈何沒人指點,也不知道干什么,因為當時我唯一知道的學習途徑就是牛客網(導員做的新生大會上推薦的,感謝),就在大一上學期用python把牛客網當時最新的“16年校招算法題全集”刷了一遍,那是我第一次接觸“算法”,它就是讓我著迷。
緊接著牛客網推出了它歷史上第一門算法課(現在已經改了很多版了),雖然左程云老師第一次講課,但是我還是聽的入迷,緊接著我全篇讀了他寫的書《程序員代碼面試指南》,在我第三遍讀那本書的“動態規劃”一章的時候,大一下學期,河北省舉辦了“河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說白了就是acm(或者ccpc)形式的省賽,和其他省一樣,金牌可以去區域賽。我去拿了一個全省第七(還是第八來著),一共二十五個金牌,當時還挺激動的,不過也可見河北高等教育之弱,我一個大一沒系統學過acm算法的人,都能拿前幾名。
到了大二,開始系統學習acm、參加比賽、學了一堆編程語言(至少寫過學生管理系統這種玩意的就有cpp/Java/go/py/js等),也導致我校招找工作不怎么挑語言。當然最重要的是學了數據結構,積累到一定程度,我有了提筆把他們寫下來的想法,于是我來csdn申請了一個博客號。
各位看到的這個博客號,現在在CSDN總排名應該快前二十名了,但是當時想寫的原因很簡單,學會了一點有難度的算法,想記錄下來以后看,免得過兩天就忘了,于是誕生了我的第一篇文章:
傻子都能看懂的kmp,
當然了,后來我發現傻子并看不懂,甚至一個正常程序員也要挺費勁的看才能看懂,我過兩年再看甚至有點辣眼睛,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反正自己能看懂就好啦哈哈。
后來我發現,數據結構和算法越學越多,就有了我的第一篇【大總結】:
【大總結1】數據結構與傳統算法總結
大二,我開始迷茫,對自己迷茫,對未來迷茫,對專業迷茫。
我們學院會分方向:有Java與安卓開發、大前端、測試、算法與大數據。
所有同學都開始糾結,我也開始糾結,我把所有方向都了解過,比較喜歡Java,但是上課后,發現大量時間都在教安卓,一直到大三還在學jsp這種老技術,我實在是等不下去了,了解了一下測試方向,覺得那些課還挺好玩的,各種測試和nosql,就轉到測試方向了。
?
到了大三,又過了一年,我又學了數據結構、算法、語言基礎、操作系統、關系數據庫、NOSQL、網絡/前端/項目基礎知識、安全和測試、框架的學習、中間件和工具、設計模式和框架原理等等一堆玩意,越學越多,于是有了我第二篇總結:
【大總結2】大學兩年,寫了這篇幾十萬字的干貨總結
這篇文章讓我有了更高的流量,更多的粉絲,可是我自己卻又陷入了一個沖突:讀研還是工作。
?
四、沖突
其實這個話題,哪有什么正確答案,你去問別人根本沒偶參考價值,因為只有這四種情況:
- 讀研的人,混得不好,建議你別讀研,浪費時間,去掙錢吧。
- 讀研的人,混得好,建議你讀研,你看我自己讀研了才能混得這么好。
- 工作的人,混得不好,建議你千萬別工作,去讀研,你看我就是因為沒學歷,才混的這么差。
- 工作的人,混得好,建議你去工作,你看我掙這么多,讀研白耽誤時間。
?
每個人的建議都跳不出自己的圈子和實際情況和認知,所以我也不會給你任何的建議,因為我不配對陌生的你指點未來道路,我只是說一下我自己的選擇。
我的父親告訴我,千萬不要本科畢業就去私企工作,因為他看到本地這些開發人員,工位像是黑網吧,五險一金最低限,天天加班,被老板罵,被產品罵,私企老板討好一個小小的公務員等等,我不反對。
我的父親的哥們告訴我,你的技術其實不值錢,學歷值錢,你看我托人弄個公眾號,功能特別多,那群人弄了好久,才幾百塊錢,所以你以后別寫代碼,先讀研再說。
我的父親的老師朋友告訴我,別去私企,你看我,在專科學校正式編制,基本不教課,天天混,沒事寫點小項目,開個小公司,學生免費勞動力,掙錢,不香嗎。
我的母親的哥哥告訴我,別去外面工作,我給你安排當兵,退休金比公務員還高。但是舅舅呀,在我們學校都是實在學不下去的才去當兵,我這小身子骨怕是受不了呢
我的導員告訴我爸,讀研當然好,那些本科就工作的,沒什么大發展。
我的父親說:“你可以去當公務員、去當老師、去當兵、去考研,就是別去私企工作,在我們這個城市,私企員工是地位最低的。”
?
?
五、我的決定
?
其實也談不上決定,因為我從大一開始,想法就沒變過,我要去工作。
于是在某個時間,我和父親發生了這樣的對話:
我算了一筆賬:“我們城市老師工資三千,公務員工資五千,當兵五千。我去工作一年五十萬,我一年快比他們十年多了”
父親:“你別做夢了,人家公務員五險一金多,平時福利多,算下來根本不是工資那么點。”
我:“我給他們算一年十萬,可以了吧?,就算他們福利真的像別人說的特別特別多,我一年頂五年了。”
父親:“你做什么夢呢,還五十萬,我們這技術總監也才一萬多。”
我把那些bat找人要求給他看,告訴他,這些技術在我看來并沒有多難,我大一學哪幾項,大二學哪幾項,大三我去哪哪實習,我去哪哪工作,工資是多少。
后來,我每年給他說的計劃,都會少一年,因為我已經實現了今年的計劃。
終于,我拿著BAT的offer去給他看,他瘋狂上揚的嘴角已經告訴我,我是最棒噠。
?
再后來,我對著正式offer給他念,月薪多少,獎金多少,股票多少,年薪多少。他說,去飛吧。
?
六、給你的忠告
第一步,盡早的確定你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經過我觀察,我的所有同學,那些有所成就的同學,都是從大一就開始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為之努力的。
- 決定保研的同學,一節課都沒有落下過,和所有老師都保持好的關系,保證平時分,學習最用功,最后保研到浙大
- 決定工作的學長,從大一就開始接政府的項目開始寫,大二就已經兩年工作經驗,大三早就玩膩了業務去造輪子,最后拿了美團ssp+北京戶口
- 決定公務員的學姐,大部門的活動都沒缺過,隨時在練表達能力書寫能力,最后國考上岸
我的很多粉絲問我,兔兔,我是學c++還是Java還是py呀?這個數據結構用不用學呀?到底哪個方向好呀?等等等等,天天在糾結。過了半年,我發現他依舊在群里問。我就想罵你:“你問這么多你倒是去干啊?等你弄清楚哪個語言好,我早就用三種語言寫了三個項目了”。請盡早的確定好了目標,
千萬不要大一想公務員,大二想測試,大三想開發,大四又要當老師,你什么都干不好
第二步、堅持自己的所想,不要在路上聽信其他的流言蜚語,其他的建議僅僅是建議,給建議的人并不會為你的人生負責。上文已經舉例子很多了。
第三步,如果你確定你的路大概率是對的,請一定去執行它,也就是特別強的執行力,不被任何事和人所干擾,不擇手段的前進!前進!就像三體中的韋德,章北海。前進四。
我放一下大三上學期自己弄的計劃,最后按時完成的效果
注:9.16就是9.16到下個日期要完成的東西
七、要感謝的人
?
1)父親:其實是不寫代碼的,但是在大學教網絡課多年。我還記得大一去學校前,他把我拉到房間,教我拆裝了一遍我家的臺式機,給了我一些書,說了一些話,是我本專業第一個引路人。
2)孫導員:推薦了那個神奇的網站,讓我有了點學習的方向,然后做了她的助理,她告訴我有很多學生來面試,讓我通過的原因是:只有我準備了兩整張紙的自我介紹,讓我明白了態度有多重要。
(說來奇怪,可能導員帶的好或者是辦公室風水好。她第一個助理去了騰訊玄武,第二個助理自學安全,拿了字節阿里一堆offer,我是第三個助理也拿了一堆sp offer)
3)丁老師:咋說呢,沒事就喜歡找我回答問題,見面一頓商業互吹,是我的引路人。
4)學長:廠長/子旭/勝鵬等
八、給我改名字啦!!!!!
大家評論區給我起名字,要換個名字,帶兔子和狗狗的,比如:這個兔兒有點狗,柯基的兔兔。等等,采用以后發百元紅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