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HashMap

Java集合類的整體架構

比較重要的集合類圖如下:

java HashMap那點事

? 有序否 允許元素重復否
Collection
List
Set AbstractSet
HashSet
TreeSet 是(用二叉樹排序)
Map AbstractMap 使用?key-value?來映射和存儲數據,?Key?必須惟一,?value?可以重復
HashMap
TreeMap 是(用二叉樹排序)

HashMap詳解

HashMap 和 HashSet 是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的兩個重要成員,其中 HashMap 是 Map 接口的常用實現類,HashSet 是 Set 接口的常用實現類。雖然 HashMap 和 HashSet 實現的接口規范不同,但它們底層的 Hash 存儲機制完全一樣,甚至?HashSet 本身就采用 HashMap 來實現的(使用HashMap的key來存儲HashSet的值,value是一個無意義的對象)?。

通過 HashMap、HashSet 的源代碼分析其 Hash 存儲機制

實際上,HashSet 和 HashMap 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對于 HashSet 而言,系統采用 Hash 算法決定集合元素的存儲位置,這樣可以保證能快速存、取集合元素;對于 HashMap 而言,系統 key-value 當成一個整體進行處理,系統總是根據 Hash 算法來計算 key-value 的存儲位置,這樣可以保證能快速存、取 Map 的 key-value 對。

在介紹集合存儲之前需要指出一點:雖然集合號稱存儲的是 Java 對象,但實際上并不會真正將 Java 對象放入 Set 集合中,只是在 Set 集合中保留這些對象的引用而言。也就是說:Java 集合實際上是多個引用變量所組成的集合,這些引用變量指向實際的 Java 對象。

集合和引用

就像引用類型的數組一樣,當我們把 Java 對象放入數組之時,并不是真正的把 Java 對象放入數組中,只是把對象的引用放入數組中,每個數組元素都是一個引用變量。

HashMap 的存儲實現

當程序試圖將多個 key-value 放入 HashMap 中時,以如下代碼片段為例:

HashMap<String , Double> map = new HashMap<String , Double>();   
map.put("高數" , 60.0);   
map.put("大英" , 89.0);   
map.put("大物" , 78.2);

HashMap 采用一種?所謂的“Hash 算法”來決定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

當程序執行 map.put(“高數” , 60.0); 時,系統將?調用”高數”的 hashCode() 方法得到其 hashCode 值——每個 Java 對象都有 hashCode() 方法,都可通過該方法獲得它的 hashCode 值。得到這個對象的 hashCode 值之后,系統會根據該 hashCode 值來決定該元素的存儲位置。?

我們可以看 HashMap 類的 put(K key , V value) 方法的源代碼: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如果 key 為 null,調用 putForNullKey 方法進行處理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根據 key 的 keyCode 計算 Hash 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搜索指定 hash 值在對應 table 中的索引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如果 i 索引處的 Entry 不為 null,通過循環不斷遍歷 e 元素的下一個元素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 找到指定 key 與需要放入的 key 相等(hash 值相同  // 通過 equals 比較放回 true)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如果 i 索引處的 Entry 為 null,表明此處還沒有 Entry   modCount++;   // 將 key、value 添加到 i 索引處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上面程序中用到了一個重要的?內部接口:Map.Entry?,每個 Map.Entry 其實就是一個 key-value 對。從上面程序中可以看出:當系統決定存儲 HashMap 中的 key-value 對時,完全沒有考慮 Entry 中的 value,僅僅只是根據 key 來計算并決定每個 Entry 的存儲位置。這也說明了前面的結論:我們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當成 key 的附屬,當系統決定了 key 的存儲位置之后,value 隨之保存在那里即可。

上面方法提供了一個根據 hashCode() 返回值來計算 Hash 碼的方法:hash(),這個方法是一個純粹的數學計算,其方法如下:

static int hash(int h)   
{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對于任意給定的對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么程序調用 hash(int h) 方法所計算得到的 Hash 碼值總是相同的?。?接下來?程序會調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來計算該對象應該保存在 table 數組的哪個索引處。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方法的代碼如下: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這個方法非常巧妙,它總是通過 h &(table.length -1) 來得到該對象的保存位置——而?HashMap 底層數組的長度總是 2 的 n 次方?,這一點可參看后面關于?HashMap 構造器?的介紹。

當 length 總是 2 的倍數時,h & (length-1) 將是一個非常巧妙的設計:假設 h=5,length=16, 那么 h & length – 1 將得到 5;如果 h=6,length=16, 那么 h & length – 1 將得到 6 ……如果 h=15,length=16, 那么 h & length – 1 將得到 15;但是當 h=16 時 , length=16 時,那么 h & length – 1 將得到 0 了;當 h=17 時 , length=16 時,那么 h & length – 1 將得到 1 了……?這樣保證計算得到的索引值總是位于 table 數組的索引之內?。

根據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碼可以看出,當程序試圖將一個 key-value 對放入 HashMap 中時,程序首先根據該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決定該 Entry 的存儲位置:如果兩個 Entry 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它們的存儲位置相同。如果這兩個 Entry 的 key 通過 equals 比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 的 value 將覆蓋集合中原有 Entry 的 value,但 key 不會覆蓋。如果這兩個 Entry 的 key 通過 equals 比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 將與集合中原有 Entry 形成 Entry 鏈,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鏈的頭部——具體說明繼續看 addEntry() 方法的說明。

當向 HashMap 中添加 key-value 對,由其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決定該 key-value 對(就是 Entry 對象)的存儲位置。當兩個 Entry 對象的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時,將由 key 通過 eqauls() 比較值決定是采用覆蓋行為(返回 true),還是產生 Entry 鏈(返回 false)。

上面程序中還調用了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代碼,其中 addEntry 是 HashMap 提供的一個包訪問權限的方法,該方法僅用于添加一個 key-value 對。下面是該方法的代碼: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獲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處的 Entry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①  // 將新創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處,并讓新的 Entry 指向原來的 Entry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對的數量超過了極限  if (size++ >= threshold)   // 把 table 對象的長度擴充到 2 倍。  resize(2 * table.length);	// ②  
}

上面方法的代碼很簡單,但其中包含了一個非常優雅的設計:?系統總是將新添加的 Entry 對象放入 table 數組的 bucketIndex 索引處——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處?已經有了一個 Entry 對象?,那新添加的 Entry 對象指向原有的 Entry 對象(產生一個 Entry 鏈),如果 bucketIndex 索引處?沒有 Entry 對象,也就是上面程序①號代碼的 e 變量是 null,也就是新放入的 Entry 對象指向 null,也就是沒有產生 Entry 鏈。?

JDK 源碼

在 JDK 安裝目錄下可以找到一個 src.zip 壓縮文件,該文件里包含了 Java 基礎類庫的所有源文件。只要讀者有學習興趣,隨時可以打開這份壓縮文件來閱讀 Java 類庫的源代碼,這對提高讀者的編程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需要指出的是:src.zip 中包含的源代碼并沒有包含像上文中的中文注釋,這些注釋是筆者自己添加進去的。

Hash 算法的性能選項

根據上面代碼可以看出,在同一個 bucket 存儲 Entry 鏈的情況下,新放入的 Entry 總是位于 bucket 中,而最早放入該 bucket 中的 Entry 則位于這個 Entry 鏈的最末端。

上面程序中還有這樣兩個變量:

* size:該變量保存了該 HashMap 中所包含的 key-value 對的數量。

* threshold:該變量包含了 HashMap 能容納的 key-value 對的極限,它的值等于 HashMap 的容量乘以負載因子(load factor)。

從上面程序中②號代碼可以看出,?當 size++ >= threshold 時?,HashMap 會自動調用 resize 方法擴充 HashMap 的容量。每擴充一次?,HashMap 的容量就增大?一倍?

上面程序中使用的 table 其實就是一個普通數組,每個數組都有一個固定的長度,這個數組的長度就是 HashMap 的容量。HashMap 包含如下幾個構造器:

* HashMap():構建一個?初始容量為 16,?負載因子為 0.75 的 HashMap。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構建一個初始容量為 initialCapacity,負載因子為 0.75 的 HashMap。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負載因子創建一個 HashMap。

當創建一個 HashMap 時,系統會自動創建一個 table 數組來保存 HashMap 中的 Entry,下面是 HashMap 中一個構造器的代碼:

// 以指定初始化容量、負載因子創建 HashMap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 初始容量不能為負數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 如果初始容量大于最大容量,讓出示容量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負載因子必須大于 0 的數值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loadFactor);   // 計算出大于 initialCapacity 的最小的 2 的 n 次方值。  int capacity = 1;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capacity <<= 1;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 設置容量極限等于容量 * 負載因子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 初始化 table 數組  table = new Entry[capacity];			// ①  init();   }

上面代碼中粗體字代碼包含了一個簡潔的代碼實現:?找出大于 initialCapacity 的、最小的 2 的 n 次方值,并將其作為 HashMap 的實際容量(由 capacity 變量保存)?。例如給定 initialCapacity 為 10,那么該 HashMap 的實際容量就是 16。

程序①號代碼處可以看到:table 的實質就是一個數組,一個長度為 capacity 的數組。

對于 HashMap 及其子類而言,它們采用 Hash 算法來決定集合中元素的存儲位置。當系統開始初始化 HashMap 時,系統會創建一個長度為 capacity 的 Entry 數組,這個數組里可以存儲元素的位置被稱為“桶(bucket)”,每個 bucket 都有其指定索引,系統可以根據其索引快速訪問該 bucket 里存儲的元素。

無論何時,?HashMap 的每個“桶”只存儲一個元素(也就是一個 Entry)?,由于 Entry 對象可以包含一個引用變量(就是 Entry 構造器的的最后一個參數)用于指向下一個 Entry,因此可能出現的情況是:HashMap 的 bucket 中只有一個 Entry,但這個 Entry 指向另一個 Entry ——這就形成了一個 Entry 鏈。如圖 1 所示:

java HashMap那點事

java HashMap那點事

圖 1. HashMap 的存儲示意

HashMap 的讀取實現

當 HashMap 的每個 bucket 里存儲的 Entry 只是單個 Entry ——也就是沒有通過指針產生 Entry 鏈時,

此時的 HashMap 具有最好的性能:當程序通過 key 取出對應 value 時,系統只要先計算出該 key 的 hashCode() 返回值,在根據該 hashCode 返回值找出該 key 在 table 數組中的索引,然后取出該索引處的 Entry,最后返回該 key 對應的 value 即可。看 HashMap 類的 get(K key) 方法代碼: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 如果 key 是 null,調用 getForNullKey 取出對應的 value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 根據該 key 的 hashCode 值計算它的 hash 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直接取出 table 數組中指定索引處的值,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 搜索該 Entry 鏈的下一個 Entr   e = e.next)		 // ①  {   Object k;   // 如果該 Entry 的 key 與被搜索 key 相同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return e.value;   }   return null;   
}

從上面代碼中可以看出,如果 HashMap 的每個 bucket 里只有一個 Entry 時,HashMap 可以根據索引、快速地取出該 bucket 里的 Entry;在發生“Hash 沖突”的情況下,單個 bucket 里存儲的不是一個 Entry,而是一個 Entry 鏈,系統只能必須按順序遍歷每個 Entry,直到找到想搜索的 Entry 為止——如果恰好要搜索的 Entry 位于該 Entry 鏈的最末端(該 Entry 是最早放入該 bucket 中),那系統必須循環到最后才能找到該元素。

歸納起來簡單地說,HashMap 在底層將 key-value 當成一個整體進行處理,這個整體就是一個 Entry 對象。HashMap 底層采用一個 Entry[] 數組來保存所有的 key-value 對,當需要存儲一個 Entry 對象時,會根據 Hash 算法來決定其存儲位置;當需要取出一個 Entry 時,也會根據 Hash 算法找到其存儲位置,直接取出該 Entry。由此可見:HashMap 之所以能快速存、取它所包含的 Entry,完全類似于現實生活中母親從小教我們的:不同的東西要放在不同的位置,需要時才能快速找到它。

當創建 HashMap 時,有一個默認的負載因子(load factor),其默認值為 0.75,這是時間和空間成本上一種折衷:增大負載因子可以減少 Hash 表(就是那個 Entry 數組)所占用的內存空間,但會增加查詢數據的時間開銷,而查詢是最頻繁的的操作(HashMap 的 get() 與 put() 方法都要用到查詢);減小負載因子會提高數據查詢的性能,但會增加 Hash 表所占用的內存空間。

掌握了上面知識之后,我們可以在創建 HashMap 時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地調整 load factor 的值;如果程序比較關心空間開銷、內存比較緊張,可以適當地增加負載因子;如果程序比較關心時間開銷,內存比較寬裕則可以適當的減少負載因子。通常情況 下,程序員無需改變負載因子的值。

如果開始就知道 HashMap 會保存多個 key-value 對,可以在創建時就使用較大的初始化容量,如果 HashMap 中 Entry 的數量一直不會超過極限容量(capacity * load factor),HashMap 就無需調用 resize() 方法重新分配 table 數組,從而保證較好的性能。當然,開始就將初始容量設置太高可能會浪費空間(系統需要創建一個長度為 capacity 的 Entry 數組),因此創建 HashMap 時初始化容量設置也需要小心對待。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news/386073.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news/386073.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news/386073.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matlab實現一元線性回歸和多元線性回歸

在回歸分析中,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變量,就稱為多元回歸。事實上,一種現象常常是與多個因素相聯系的,由多個自變量的最優組合共同來預測或估計因變量,比只用一個自變量進行預測或估計更有效,更符合實際。 在實際經濟問題中,一個變量往往受到多個變量的影響。例如,家…

互聯網寒冬!“996”為什么還沒實行?我還等著早點下班呢!

“喊了十多個月的‘996’&#xff0c;說要實行‘996’&#xff0c;上班上到現在&#xff0c;影子都沒看到&#xff0c;我還能早點下班嗎&#xff1f;” 我一個在廣州上班的朋友小李&#xff0c;在我去廣州出差期間&#xff0c;與他聊天的時候發出了這樣的牢騷&#xff0c;我剛…

matlab求解常微分方程組/傳染病模型并繪制SIR曲線

看了很多關于傳染病模型的matlab程序,大都是繪制出兩條曲線(I、S)的,本文最大的不同是繪出SIR三條曲線。 先給出SIR微分方程組 函數文件: run的程序:

互聯網寒冬!技術站最全MySQL數據庫實戰規范

享學課堂特邀作者&#xff1a;老顧 轉載請聲明出處&#xff01; 前言 我們小伙伴們經常使用到mysql數據庫&#xff0c;一般就這么一用&#xff0c;很少會考慮mysql里面的細節問題&#xff0c;如sql語句的規范&#xff0c;或索引有沒有起到相應的效果&#xff0c;今天老顧就給大…

SQL求一個表中非重復數據及其出現的次數

mysql中&#xff0c;我們可以用distinct求不重復的數據有多少&#xff0c;也可以用group by。 這里有個例子&#xff0c;如下表sheet1&#xff0c;共有5411條數據 查詢語句 共有3446條不重復數據&#xff0c;每條不重復數據出現的次數在第二列顯示&#xff1a;

什么是微服務擴展性和高可用-可擴展性、高可用性和性能

歡迎關注專欄&#xff1a;Java架構技術進階。里面有大量batj面試題集錦&#xff0c;還有各種技術分享&#xff0c;如有好文章也歡迎投稿哦。 Overview 可擴展性、高可用性和性能 術語可擴展性、高可用性、性能和關鍵任務對于不同的組織或組織內的不同部門來說可能意味著不同的…

SQL實現當前行等于前面兩行數據之和

sql實現類似斐波那契數列的功能&#xff0c;即當前數據等于前面兩個數據之和&#xff0c;詳看本文例子 原表&#xff1a; sql語句&#xff08;此處要熟悉JION ON的用法&#xff09; 結果

【大牛系列教學】靠著這份面試題跟答案

開篇閑扯 打工人&#xff0c;打工魂&#xff0c;我們生而人上人。當“資本主義”逐漸禁錮我們人&#xff08;大&#xff09;上&#xff08;韭&#xff09;人&#xff08;菜&#xff09;肉體的時候&#xff0c;那一刻我才明白那個日不落帝國資本主義收割機瑞民族之光幸瑞幸咖啡…

matlab實現二項分布

二項分布 1. 求n次獨立重復試驗中事件A恰好發生k次的概率P。 命令:pdf 或 binopdf 格式:pdf (‘bino’, k, n, p) 或 binopdf (k, n, p) 說明:該命令的功能是計算二項分布中事件A恰好發生k次的概率。pdf為通用函數,bino表示二項分布,binopdf為專用函數,n為試驗總次數,…

【工作感悟】成功入職阿里月薪45K

前言 苦苦尋覓找工作之間&#xff0c;殊不知今日之時乃我心之痛&#xff0c;難道是我不配擁有工作嘛。自面試后他所謂的等待都過去一段時日&#xff0c;可惜在下京東上的小金庫都要見低啦。每每想到不由心中一緊。正處為難之間&#xff0c;手機忽然來了個短信預約后續面試。 我…

Mysql優化技巧

索引優化&#xff0c;查詢優化&#xff0c;查詢緩存&#xff0c;服務器設置優化&#xff0c;操作系統和硬件優化&#xff0c;應用層面優化&#xff08;web服務器&#xff0c;緩存&#xff09;等等。這里的記錄的優化技巧更適用于開發人員&#xff0c;都是從網絡上收集和自己整理…

【工作經驗分享】不會真有人覺得mybatis很難學吧

什么是自旋鎖和互斥鎖&#xff1f; 由于CLH鎖是一種自旋鎖&#xff0c;那么我們先來看看自旋鎖是什么&#xff1f; 自旋鎖說白了也是一種互斥鎖&#xff0c;只不過沒有搶到鎖的線程會一直自旋等待鎖的釋放&#xff0c;處于busy-waiting的狀態&#xff0c;此時等待鎖的線程不會…

華為面試題

技術面試&#xff1a; java&#xff1a; java學了幾年&#xff0c;看過什么書&#xff0c;有沒有看過thinking in java這本書 java的公共父類是什么&#xff0c;object類中有什么方法 object中有個hashcode方法&#xff0c;這個方法是用來做什么的&#xff0c; equal 與 的區…

【工作經驗分享】這些新技術你們都知道嗎

前言 近年來&#xff0c;微服務架構(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軟件開發方法論&#xff0c;所謂微服務( Microservices ),就是一些具有足夠小的粒度、能夠相互協作且自治的服務體系。 微服務架構基于分布式系統&#xff0c;同時借助了面向服務架構和企業服…

京東面試題(JAVA)

京東17號一面問題與回答情況&#xff08;Java崗&#xff09; 作者&#xff1a;牛客190525號 Q1: HashMap的原理, 以及HashMap如何擴充bucket的大小 A1: 原理答上來了&#xff0c;如何擴容瞎答的&#xff0c;之前不知道擴容之后已經哈希的MapEntry如何處理&#xff0c;當時就…

【微信小程序】使用Hystrix的插件機制

前言 在本篇文章開始前&#xff0c;我想想來回答一個問題&#xff1a;我為什么要寫這一篇關于面試的文章&#xff1f; 原因有三&#xff1a;第一&#xff0c;我想為每一個為夢想時刻準備著的”有心人“盡一份自己的力量&#xff0c;提供一份高度精華的Java面試清單&#xff1…

大話數據結構——數據結構緒論

數據&#xff1a;描述客觀事物的符號&#xff0c;是計算機可以操作的對象&#xff0c;是能被計算機識別&#xff0c;并輸入給計算機處理的符號集合。 有兩個要素&#xff1a; 可以輸入到計算機中能被計算機程序處理 數據元素&#xff1a;組成數據的基本單位&#xff0c;也就…

【微信小程序】目前最全的《Java面試題及解析》

開頭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xff0c;對于 Redis 技術知識的掌握已經成為必須的技能。美團面試常常就會被問到Redis相關知識&#xff0c;而這次我就差點倒在了美團3面&#xff0c;面試官連問我以下幾個Redis的問題&#xff0c;然后就卡殼了… redis了解嗎&#xff1f;你說說怎么…

大話數據結構——算法

算法&#xff1a;算法是解決特定問題求解步驟的描述&#xff0c;在計算機中表現為指令的有限序列&#xff0c;并且每條指令表示一個或多個操作。 為什么把數據結構和算法一起說&#xff1f; 想想羅密歐與朱麗葉&#xff0c;梁山伯和祝英臺&#xff0c;少了一個你總會覺得奇怪…

java線上培訓班學費一般多少,成長路線圖

前言 眾所皆知的&#xff0c;Linux的核心原型是1991年由托瓦茲(Linus Torvalds)寫出來的&#xff0c;但是托瓦茲為何可以寫出Linux這個操作系統?為什么它要選擇386的計算機來開發?為什么Linux的發展可以這么迅速?又為什么Linux是免費的?以及目前為何有這么多的 Linux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