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的類型轉換分為自動轉換和強制轉換兩種
- 派生類向基類轉換是自動轉換,因為派生類中包含基類
- 基類向派生類的轉換是強制轉換
強制類型轉換是通過在轉換對象前面使用圓括號運算符來實現,圓括號內為要轉換的目標類型,格式為:
(<目標類型>)<表達式>
抽象類中必須包含至少一個抽象方法。
抽象方法只有方法頭(方法的聲明),沒有方法體,在方法頭后面直接使用分號來結束抽象方法的定義。
定義抽象類需要在一般類定義格式的關鍵字class
前面使用關鍵字修飾符abstract
,定義抽象類中的每個抽象方法也需要在方法頭前面使用關鍵字abstract
作為修飾符,在方法頭后面使用分號結束。
抽象類不能使用new運算進行實例化,但可以定義抽象類的引用對象,用來引用其派生類中的實例對象,以便實現多態性。抽象方法將在抽象類的派生類中實現,派生類中也可以包含非抽象方法。如果一個抽象類中除了抽象方法外什么都沒有則用接口更加合適。
接口interface
:接口的所有方法都是抽象的,即一個純的抽象類。它允許創建者規定一個類的基本形式:成員變量列表和方法聲明,但是每個成員變量都默認為具有public static final
,并且只能在定義時被初始化,接口中每個成員方法都默認具有public abstract
修飾。
[public]interface 接口名 [extends 接口名]
{變量聲明://聲明變量時必須用final static修飾抽象方法聲明://聲明方法時必須用public abstract 修飾,但是java默認的方法都是public abstract的,故可將其省略。
}
同抽象類一樣,接口不能被實例化。一個接口還可以繼承一個或者多個接口。
一個類可以實現一個或者多個接口,所使用的子句關鍵字為implements
。如果一個接口定義中只包含有聲明方法,不包含有成員變量定義,則稱此為純接口。
實現接口:
[修飾符]class 類名[extends 父類名] implements 接口名[,接口名2.] {類體}
如果一個類引用了某個接口,就必須在類體中重寫接口中所定義的所有抽象方法。但是有時定義的類這并不需要調用接口中的某一個方法,這時可將該方法重寫為一個空的方法,即該方法只是一對大括號。
在Java中接口和類有些相似,但是兩者有不同之處:
- 接口中定義的變量都是
final static
類型的,而且接口中定義的方法都是抽象方法 - Java中類不支持多重繼承,但是一個類可以實現多個接口和一個父類,一個接口可以繼承多個接口。(可以理解為變相的多重繼承,彌補了Java沒有多重繼承的缺陷)。
接口和抽象類的異同:
-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interface
可以看作一種特殊形式的abstract class
- 但是在具體應用上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抽象類在Java語言中體現了一種繼承關系,即父類和子類在概念本質上應該是相同的。對于
interface
來講,并不要求接口實現者和接口定義在概念本質上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