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形圖坐標系:我國的地形圖采用高斯-克呂格平面直角坐標系。在該坐標系中,橫軸:赤道,用Y表示;縱軸:中央經線,用X表示;坐標原點:中央經線與赤道的交點,用O表示。赤道以南為負,以北為正;中央經線以東為正,以西為負。我國位于北半球,故縱坐標均為正值,但為避免中央經度線以西為負值的情況,將坐標縱軸西移500公里(500,000米)。?
????????★、北京54坐標系:1954年我國在北京設立了大地坐標原點,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體,依此計算出來的各大地控制點的坐標,稱為北京54坐標系。?
??????? ★、GS84坐標系:即世界通用的經緯度坐標系。?
??????? ★、6度帶、3度帶、中央經線。?
????????我國采用6度分帶和3度分帶:?
??????? 1∶2.5萬及1∶5萬的地形圖采用6度分帶投影,即經差為6度,從零度子午線開始,自西向東每個經差6度為一投影帶,全球共分60個帶,用1,2,3,4,5,……表示.即東經0~6度為第一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6~12度為第二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9度。我省位于東經113度-東經120度之間,跨第19帶和20帶,其中東經114度以西(包括阜平縣的下莊鄉以西、平山的溫塘、蘇家莊以西,井陘的礦區以西,邢臺縣的漿水鎮以西,武安的活水鄉以西,涉縣全境)位于第19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11度;114度以東到山海關均在第20帶,其中央經線為117度。?
??????? 1∶1萬的地形圖采用3度分帶,從東經1.5度的經線開始,每隔3度為一帶,用1,2,3,……表示,全球共劃分120個投影帶,即東經1.5~4.5度為第1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3度,東經4.5~7.5度為第2帶,其中央經線的經度為東經6度.我省位于東經113度-東經120度之間,跨第38、39、40共計3個帶,其中東經115.5度以西為第38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14度;東經115.5~118.5度為39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17度;東經118.5度以東到山海關為40帶,其中央經線為東經120度。?
??????? 地形圖上公里網橫坐標前2位就是帶號,例如:1:5萬地形圖上的某個橫坐標20345486,其中20即為帶號,345486為橫坐標值。
???????★高斯投影分帶?
??????? 按一定經差將地球橢球面劃分成若干投影帶,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長度變形的最有效方法。分帶時既要控制長度變形使其不大于測圖誤差,又要使帶數不致過多以減少換帶計算工作,據此原則將地球橢球面沿子午線劃分成經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帶,以便分帶投影。通常按經差6度或3度分為六度帶或三度帶。六度帶自0度子午線起每隔經差6度自西向東分帶,帶號依次編為第 1、2…60帶。三度帶是在六度帶的基礎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線與六度帶的中央子午線和分帶子午線重合,即自 1.5度子午線起每隔經差3度自西向東分帶,帶號依次編為三度帶第 1、2…120帶。我國的經度范圍西起 73度東至135度,可分成六度帶十一帶或三度帶二十二帶。六度帶可用于中小比例尺(1:25000以下)測圖,三度帶可用于大比例尺(如 1:10000)測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高斯投影也可采用寬帶或窄帶,如按經差9度或1.5度分帶。
?
中文名稱:本初子午線
英文名稱:prime meridian
0°經線,是計算東西經度的起點。1884年國際會議決定用通過英國格林威治(Greenwich)天文臺子午儀中心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臺遷移臺址。1968年國際上以國際協議原點(CIO)作為地極原點,經度起點實際上不變。
本初子午線又稱“首子午線”或“零子午線”,本初子午線的制定和使用是經過變化而來的。
得名來源: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如故宮的午門的得名),故地理上的經線在我國又稱為子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