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SpringMVC的處理流程嗎?
- 用戶發送請求至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 DispatcherServlet通過處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找到對應的處理器。
- DispatcherServlet將請求提交給對應的處理器Controller。
- Controller處理完請求后返回ModelAndView。
- DispatcherServlet將ModelAndView傳給視圖解析器ViewResolver進行解析。
- 最終DispatcherServlet會響應用戶請求,顯示對應的視圖。
1.1 1. jvm的本地方法棧是每一個線程私有的嗎?
是的,每一個線程都有自己私有的Java虛擬機棧(Java Stack)和本地方法棧(Native Method Stack)。當線程被創建時,其棧也會隨之創建。Java Stack主要用于存儲Java方法的幀(Frame),而Native Method Stack用于支持Native方法的執行。
-
SpringMVC和Tomcat的關系是什么?
-
Tomcat: Tomcat是一個Web容器,或者說是一個Servlet容器,用于提供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中,Java的Web應用程序(主要是Servlets、JSPs、Filters等)可以運行和服務HTTP請求。
-
SpringMVC: SpringMVC是Spring框架的一個模塊,它實現了MVC(模型-視圖-控制器)設計模式,用于構建Web應用程序。具體來說,它是一個用于Web應用的前端控制器(Front Controller)框架,可以處理HTTP請求,并基于開發者的配置決定哪一個Controller(處理器)處理哪一個請求。
關系:
- 當一個HTTP請求到達Tomcat時,Tomcat會根據配置決定哪一個Servlet來處理這個請求。如果這個Web應用是基于SpringMVC的,則這個請求通常會被發送到
DispatcherServlet
(SpringMVC的核心Servlet)。 DispatcherServlet
負責處理請求,并根據開發者在Spring配置中的定義,決定將這個請求分發到哪一個Controller方法來處理。- 所以簡單來說,Tomcat為SpringMVC提供了運行環境,而SpringMVC在這個環境中管理和處理Web請求。
-
1.2 tomcat中使用的線程模型和這里的springMVC有什么關系?
-
Tomcat線程模型: Tomcat使用一個線程池來處理到達的HTTP請求。每當一個新的請求到達時,Tomcat從線程池中取一個線程來處理這個請求。這意味著并發的請求會被并發的線程處理。
-
關系: 當Tomcat中的線程處理一個到SpringMVC的請求時,這個線程進入SpringMVC的DispatcherServlet,然后再進一步被路由到相應的Controller。這意味著SpringMVC的Controller方法通常在Tomcat的請求處理線程中運行。因此,SpringMVC的執行模型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Tomcat線程模型的影響。
2 Java版本 1.7 1.8有哪些主要區別?
- Lambda表達式: Java 8引入了Lambda表達式,為Java增加了一種全新的編程方式。
- Stream API: Java 8添加了全新的Stream API來支持數據處理。
接口中的默認方法與靜態方法: 在Java 8中,接口可以有方法實現,通過使用default關鍵字。 - 新的日期和時間API: Java 8引入了全新設計的日期時間API。
Optional 類: Java 8引入了Optional類,它是一個容器對象,可以保存null值。 - Nashorn JavaScript引擎: 在Java 8中,JVM獲得了一個新的Nashorn JavaScript引擎,使得在JVM上運行JavaScript成為可能。
新的Collector: Java 8在Collectors類中引入了很多新的方法來支持高級聚合操作。 - Java 7的特性:如Switch-String、try-with-resources、diamond操作符、新的File API等,這些在Java 8中仍然存在,但上述列出的是Java 8相對于Java 7的新特性。
3 SpringAOP的原理了解嗎?
Spring AOP (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使用代理模式,主要使用兩種方式實現:
-
JDK動態代理: 當目標類實現了某個接口時,Spring AOP使用JDK的動態代理來創建代理。這涉及到java.lang.reflect.Proxy類和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接口。
-
CGLIB代理: 當目標類沒有實現接口時,Spring AOP使用CGLIB庫來創建基于類的代理。
在兩種情況下,創建的代理都會攔截對目標對象方法的調用,允許我們在調用方法之前、之后或在產生異常時注入自定義邏輯,如日志、事務管理、安全檢查等。
4 SpringAOP主要想解決什么問題?
Spring AOP旨在提供面向切面的編程能力,以解決以下問題:
-
橫切關注點: 在多個模塊或功能中都存在的常見功能(如日志、事務管理、安全檢查等)被稱為橫切關注點。這些橫切關注點常常與業務邏輯混雜在一起,導致代碼重復和難以維護。
-
模塊化: AOP允許我們將這些橫切關注點模塊化,并獨立于業務邏輯。這樣,我們可以集中管理這些關注點,并在需要時輕松修改或添加功能。
-
代碼清晰、可維護: 通過將業務邏輯與橫切關注點分離,我們可以使業務代碼更加清晰、簡潔和可維護。
總之,Spring AOP的目標是提供一種機制,使開發者可以將常見的、重復的功能(如日志、安全、事務等)與業務邏輯分開,從而提高代碼的可維護性、可讀性和重用性。
5 Spring bean和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
5.1 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
- Bean定義從XML配置文件中讀取,并實例化。
Spring對bean的屬性進行依賴注入。 - 如果Bean實現了BeanNameAware接口,Spring將bean的ID傳遞給setBeanName()方法。
- 如果Bean實現了BeanFactoryAware接口,Spring將調用setBeanFactory()方法,傳入BeanFactory。
- 如果Bean實現了ApplicationContextAware接口,s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會被調用,傳入當前的ApplicationContext。
- 如果Bean實現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方法會被調用。
- 如果Bean實現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afterPropertiesSet()方法會被調用。
- 如果Bean在配置文件中使用init-method聲明了初始化方法,該方法會被調用。
- 如果Bean實現了BeanPostProcessor接口,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方法會被調用。
- Bean現在已經準備好,可以被應用程序使用了。
- 當容器關閉時,如果Bean實現了DisposableBean接口,destroy()方法會被調用。
- 如果Bean在配置文件中使用destroy-method聲明了銷毀方法,該方法會被調用。
5.2 Spring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
- ApplicationContext被初始化/刷新。
- Bean實例化、配置和各種初始化方法的調用。
- ApplicationContext發布ContextRefreshedEvent事件。
- 當應用程序運行時,可以使用ApplicationContext和其中的Beans。
- 當ApplicationContext被關閉時,Beans可能會被銷毀。
- ApplicationContext發布ContextClosedEvent事件。
6 MyBatis是一個流行的Java ORM框架,它使用了多種設計模式,其中包括:
- 工廠模式 (Factory Pattern): 使用SqlSessionFactory來創建SqlSession。
- 建造者模式 (Builder Pattern): 如XMLConfigBuilder和XMLMapperBuilder,用于構建和解析配置文件。
- 模板模式 (Template Pattern): MyBatis內部處理數據庫操作的某些方法中使用此模式,它定義了操作的步驟,但推遲了一些步驟的具體實現。
- 代理模式 (Proxy Pattern): MyBatis使用JDK動態代理為Mapper接口創建代理對象,使得開發者可以直接通過接口調用數據庫操作,而無需寫實現。
- 單例模式 (Singleton Pattern): 如Configuration,在整個MyBatis會話中每一個bean通常只有一個實例。
- 組合模式 (Composite Pattern): 在配置文件中,可以有多個組合在一起。
7 volatile實現什么能力,怎么實現的?
8 Spring Boot的自動配置是基于以下幾個核心概念:
-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這是Spring Boot自動配置的核心注解。當你在主類上添加@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時,它其實包括了@EnableAutoConfiguration。該注解告訴Spring Boot根據添加的jar依賴自動配置項目。
-
spring.factories文件: 在Spring Boot的自動配置處理中,spring.factories文件扮演了核心角色。Spring Boot在啟動時會掃描項目的classpath,找到所有包含spring.factories文件的jar包,然后讀取該文件中的內容,找到并加載所有的自動配置類。
-
條件注解: 如@ConditionalOnClass, @ConditionalOnBean, @ConditionalOnMissingBean, @ConditionalOnProperty等。這些注解確保只有當特定條件滿足時,某些配置或bean才會被創建。例如,如果classpath下有某個特定的類,或者Spring上下文中有/沒有某個bean,或者一個配置屬性有特定的值等。
整體流程簡要如下:
- Spring Boot在啟動時掃描classpath,找到包含spring.factories文件的jar包。
- 從spring.factories文件中獲取到所有的自動配置類。
- 根據條件注解,決定哪些自動配置類會被加載或哪些bean會被創建。
- 如果需要,還可以通過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文件來調整默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