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2日-23日,第13屆信息化領袖峰會暨2017中國數字化貢獻人物頒獎盛典在上海盛大開幕。本次峰會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市國有資產信息中心、上海市計算機用戶協會、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上海大數據聯盟、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支持,暢享網主辦。主論壇以“馭變創新,擁抱數字化”為主題,近300位來自全國中大型企業CIO、IT專業人士、媒體記者共話數字化轉型。
以下為時任上海來伊份互聯網事業群總裁王戈鈞的主題演講:《傳統企業(線上+線下)移動互聯網改造》,由暢享網整理。
演講實錄
傳統企業(線上+線下)移動互聯網改造
大家好,我是王戈鈞。我認為每一次聽演講或交流,應該是一個愉快的智慧碰撞的過程,也或許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希望我接下來的演講不會讓大家覺得枯燥。今天我的主題是“傳統企業(線上+線下)移動互聯網改造”,將會分成兩部分講。
移動改造的原因,現狀與展現
首先是移動改造的原因,現狀與展現。為什么現在企業所有一切東西都要移動化?今天我趕來參加會議,中午吃飯的時候就用手機處理了工作,在移動中就可以把事情都處理了。其實企業移動改造真正的核心是傳統企業面臨多渠道、全渠道的競爭。像來伊份這樣的企業,面對線上的競爭,未必有優勢,因為沒有歷史與外部結構性優勢。大家現在所品嘗的堅果,這樣的一盒在線上售賣只有3-5毛錢的毛利,可想而知我們在競爭中有多慘烈。線上堅果企業做的質量比我們好嗎?不是的。他們比我們賺錢么?不是的,他們的利潤也不高。在競爭的過程中,只有作為平臺的馬云——老馬賺錢了。老馬今年的利潤據說要破1000多億,目前美金市值在4000多億,前天美國的股民們已經叫出再要升3000億美金就是7000億。這說明什么?
說明當下整個環境對于傳統企業并不友好,資本方的介入是很野蠻和血腥的。傳統企業發展就好比我們年輕時候談戀愛,從有好感、吃飯、喝咖啡、約會、牽手一步步開始,要循序漸進。企業發展到一個階段后再進行下一步。馬云和劉強東為代表的線上資本不是這么干的,他們是見到的第一天第一小時就定終生,也就是說他們的結構與傳統企業是完全不一樣的。目前所有微信的結構上,微商城能做贏的基本都不行了,流量全都倒向了像阿里,京東這樣的企業。其他京東同類電商很多也都做不下去了。我以前在沃爾瑪工作,從來伊份開始做傳統企業。見證了來伊份從9700萬營業額95家店,到現在37億營業額。我負責來伊份的所有線上業務,知道傳統企業做線上的辛酸。像我們來伊份,不得不做一個自營APP,創立一個自己的APP結構,就是為了形成企業自己的競爭結構力。所以總結來說,傳統企業啊還能與阿里和京東這樣的企業競爭!效能是極為關鍵的因素,而傳統零售企業移動化的全面改造是能夠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手段!
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下來伊份如何利用移動來加強企業效能,提升企業競爭力的!
看看來伊份的移動化結構。第一,來伊份有自己APP Center。來伊份為了迎合整個結構競爭,建立了自己的APP商店。進入這個商店,無論是管理部門還是營銷部門都可以找到與自己工作相關的APP。第二,來伊份移動門戶,來伊份將所有的APP、移動應用,全部放到移動門戶里運營。門戶中有完整的結構,包括目前股市的情況。第三,界面向左拉,有論壇、公告和新品發布。總的來說,我們創造了那么多應用,比如有營銷APP、有精準的分析APP,來伊份員工每個人的用法不同。例如我是銷售的,用巡店模式、營銷模式還是智慧判斷模式,只要輕輕一點擊就可以自動加載到你的常用APP里面去了。
這種結構模式是用SASS的結構以及IOS結構中套用出來的。所有管理決策應用全在一個門戶里。第一個常用結構,決策結構型。第二個常用結構,平臺化的結構——訂票結構,天氣結構。第三,共享結構。舉兩個例子,尋店和保修。線下是我們的本行,全員都需要去尋店,掃街找尋好的店鋪。我在公司里說,男孩子要像找女朋友一樣找門店,女孩子像找新郎倌一樣找門店,用這種精神去尋找好的鋪頭門店。找到后,在APP中輸入門店相關信息提交。將來如果被網點部門利用了你提交的信息,你就可以獲得獎金或者相關的報酬,這是全員營銷的思路之一。報修,營業員在手機和pos上都可以報修,維修人員收到最近一個門店的報修,就到門店維修。這些都是共享結構做的事情。移動平臺,我們把企業管理和微信放到了移動平臺中。比如HR部門,所有的簽到、面試評價信息,都在這里可以看到。所有門店的新品信息、行政物品領用信息,也都放在里面。一個人進入公司后,曾經做過的工作職位信息,都可以找到,名片一體化電子呈現可以很好的與伙伴交流。另外這是企業的IT管理,來伊份有800多個虛擬機,門店有4800多個電子稱,近1萬個路由器,這些全部以電子化方式可以看到。在IT管理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哪家門店出了問題,是哪個系統有問題,那么多設備是哪個設備出問題。
移動改造的本質與未來
目前的大環境下,零售企業的IT系統都是按照上面這個結構運作和運行的,因為這樣富有競爭力。如果不是這樣運作和運行的話,企業是沒有未來的。但以上這些都不是核心,核心是傳統企業做線上是在跟大佬們競爭。未來工作和手法上什么最重要?思想最重要,架構最重要!
作為生意人,我們希望消費者從出生到見上帝,他的每個生命環節,我們都可以從中賺到錢。如圖所示,分為這五個階段。目前來伊份還沒有完全實現,現在做到橙色階段,消費者跟門店的互動,結構的互動。第三個階段,是從人和店之間增加服務,加強線上線下連通。在智能化、人心化、實時判斷化方面,我們與目標的差距還是很遠。或者說我認為今天的企業,你說起來很強大,但從某個方面去判斷,很多“強大的”企業都是不堪一擊的。
現在真正強大的企業都在講一個什么概念?快,一個快字累死許多老信息化人,因為企業用的是傳統系統,SAP每秒響應最快達到327個,大家買的傳統CRM軟件seble系統最快是175個每秒。來伊份有3000家店,目前線下同時交易pos一秒最多是132個。若聯合線上APP運作起來的話,來伊份線上每秒交易最低要求個數已經達到了4500個。這是目前還沒有放開,如果把支付及會員的結構拉在一起,我們測算過每秒大概是11萬-15萬。實際上系統性能要求必須達到50萬級或者百萬級的要求,這是我們要做到的結構。很顯然相對于這個要求,目前大家我們的系統全都有問題,如果發生大數量級的交易,這些系統都有廢掉的可能。講講痛苦案例,我們引入的hybrids系統,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在web階段還是很好的。但過了一年半時間,它的響應速度和交互能力,就大大低于現在互聯網的要求了。現在的系統,上一秒在秒殺,下一秒要搶紅包,后一秒要圖像分析,再后一秒理科推送給你,這種系統處理誰來得及。現在的營銷活動下,要求營銷的當天,第一秒就殺入消費者心里。這種情況下原本買的中臺,庫存統一營銷統不起來,客服能統一,客服手機端web整合不起來,只有PC端結構能整合起來。
那么如何進行移動化改造呢?
第一步是改造生態,將所有來伊份生態全部改造掉。這個事情是我今年提出的,將來伊份生態改造成功,內生態和外生態做個戰略隔離。這樣今天馬云和馬化騰怎么打怎么斗,就是兩個APP,生意結構矛盾中就不會對我們產生太大影響。第二步是構建生態結構,將我的APP和門店完整組成生態,在這個生態里做完整的技術重建或者重新架構。這個是很有價值意義的。意味著企業重新獲得進可攻退可守的境地,不會讓人家打進來,讓你沖得一點方向都沒有。第三步是企業有完整的戰略思路。
第二個結構,好比一個單兵作戰的營業員。為什么很多小店生意那么好?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因為你賦予營業員老板級別的營銷權利,他會做事情。我們去一個小店吃飯,為什么喜歡去?因為老板娘送你一盤花生,明天再來給你打折,后天零頭不要了。因此讓人對這個小店產生了好感。企業能不能讓營業員成為老板?為什么連鎖店的店員就不讓他成為老板,因為怕他把錢藏在自己口袋里面去。該有的營銷權利是不是可以賦予給這個營業員?一個美國特戰士兵可以調動一個中隊,可以調動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或導彈驅逐艦發射導彈,直接調動戰斗機或者阿帕奇直升機攻擊某個地方。店員銷售的時候,就好比單兵作戰的士兵,這時候只靠一個人的單兵作戰能力,給予他足夠的權利,他就能帶來足夠大的利潤。當我公司提出信任體系的時候,企業中是有反對聲的。企業不是反對信任,企業是反對信任作為一個人文的概念使用,但是我認為信用是要數字化的度量的。給予多大的信任,應該到哪個范圍,會帶來怎樣的利潤程度,都有具體的量化衡量。
所有改造最后還要歸結到供應鏈。改造后形成五大結構體系,智慧的、360度的,全供應鏈的、人事結構深入的和管理服務的、完整的架構體系。
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是新零售的效能提高來自于物流,而未來的物流將會有大概九大物流層次體系存在。未來傳統門店是開著車到你的小區門口,貨架翻下來,系統一架設立刻將商品售賣到你家里面。店是前置倉物流體系,店與店之間有小DC體系。因此來講,從前至后完整結構是非常重要的。講核心的一句話:未來的零售如果要發展的話,一定要實時和及時作為整個戰略核心考慮問題的。
時任上海來伊份互聯網事業群總裁王戈鈞
如何服務好消費者,讓我們用更完整的技術貼近他們的內心,這是所有的零售企業要不斷追求和奔跑的方向。最后用巴菲特的話結束本次分享,“所有的賽場贏得比賽的永遠不是緊盯記分牌的人,是緊盯消費者內心的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