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趨勢
1. openstack defcore 互操作性認證。打通不同的openstack 廠商之間的連接2. 首批OpenStack管理員認證(COA)將于2016年進行
3. 混合云應用廣泛 Cloud Broker,cascading openstack 云連接器
4. DevOps
5. 虛擬桌面
6. Storage 方面,Ceph和Glusterfs ?
7. Network 方面,SDN&NFV
8. compute 方面。KVM/VMware/BareMetal( 利用OpenStack API像管理虛擬機一樣管理物理server(包含未裝OS和安裝OS的物理server),眼下變為孵化項目Ironic )
9. Container 方面,Docker 成為主流,微軟有了,windows server container,全面支持Docker Container
新應用和發展
1. Heat主要提供orchestration服務
2. Magnum主要提供容器服務
3. Sahara主要提供大數據服務,我們能夠通過Sahara非常方便地部署Hadoop、Spark集群
4. Solum主要提供應用開發的服務,而且能夠提供一些類似于CI/CD的功能
5. Muarno主要提供應用文件夾的服務,類似于App Store,就是用戶能夠把一些經常使用的應用公布出來供其它用戶去使用
6. Kolla的主要功能是容器化全部的OpenStack服務,便于OpenStack安裝部署和升級
7. Nova-docker,把容器當虛擬機來使用,從glance上下載容器鏡像,在計算節點載入并啟動容器鏡像
? ? ? ?擴展閱讀 ?http://www.china-cloud.com/yunzixun/yunjisuanxinwen/20150521_46473.html
未來會面對的問題
1. openstack更新 ?裸代碼部署/打包
2. Haproxy成為瓶頸, 用LVS-DR 為glance 做負載均衡
3. 數據庫成為瓶頸 。SSD/集群/讀寫分離
4. 消息隊列成為瓶頸
配置經驗交流
1。改動Token超時時間。企業私有環境能夠加長,眼下也碰到對大容量的虛擬機做快照無法成功的問題,事實上由token 影響2。等待塊設備創建時間加長,眼下我們也常常碰到創建云硬盤和刪除云硬盤時,出現僵尸硬盤的情況
3。ceilometer 頻繁查詢,使用ceilometer 應該僅僅配置須要關注的監控項,不弄用默認值
4,ceilometer 重復請求token
5。使用開源zabbix監控軟件成為主流
6, 存儲方案 lvm本地盤<Manila 提供NFS <商業物理存儲< 多Ceph 資源池 <統一 Ceph
7,監控 裁剪ceilometer + 二次開發zabbix
8,配置文件統一管理
9,內存優化, 關閉ksm,使用內存大頁
10。cpu 優化,vcpu 綁定
11, 網絡優化,利用硬件的 SR-IOV 技術 和 ?Qos 限速
http://docs.oracle.com/cd/E38902_01/html/E38873/glbzi.html
http://cloud.51cto.com/art/201412/459638_all.htm
會議PPT
http://pan.baidu.com/s/1c1dGP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