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萬億PPP項目啟動
眼下,國內財經新聞的熱點聚焦在PPP開發上,這與PPP支撐國內經濟平衡運行的一支強勁力量正被政府看好。就連二級市場也出現了PPP概念的搶籌現象。
9月27日,股市再一次遭遇拋售,大盤創出階段性新低,然而午后,大盤雄起,支撐力量正是PPP概念股的拉升。
在我們身邊,PPP也成為政府城市建設中的一個有力的工具。記者留意到9月7日,鄭州市水務局作為采購人,對外發布了鄭州市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資格預審公告,特邀請有興趣的潛在社會資本方(以下簡稱“申請人”)提交資格預審申請。
公告稱,根據《鄭州市賈魯河綜合治理工程實施方案》,本項目治理長度合計62.77km,其中:綜合治理長49.67km,河道疏挖長度13.1km。本項目工程概算總投資265213.38萬元。對申請人的條件要求是,必須為依法注冊的獨立法人實體,或由不同法人實體組成的聯合體,但聯合體內的成員數量不得超過3家。申請人凈資產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等。
9月14日,河南省財政廳公布了PPP推介項目庫項目清單,共有793個,涉及18個領域,總投資額共9363.75億元。這一規模成為河南PPP項目對外公布的史上最大規模投資額度。
這其中,鄭州在PPP項目的開發與實施中,走在河南的前列,早在今年4月初,鄭州市就對外發布了32個PPP項目,總投資額度為1126億元,并逐步探索了PPP運營的制度體系。
記者從鄭州市政府了解到,鄭州在推廣運用PPP模式的步驟是:2015年~2016年選取軌道交通、供水、污水處理等收費定價制透明、有穩定現金流、市場化程度高的項目進行試點探索,初步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制度體系;2017年實現智慧城市、體育、醫療、養老服務設施等適宜社會資本參與領域的“全覆蓋”,形成運轉流暢的投資、建設、運營市場化體系和投資、補貼、價格等政策要素協同機制;2018年建立完善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制度體系,構建形成多元化、多層面、多渠道的“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新格局。
而眼下,市場正高度期待國家財政部發布第三批PPP示范項目,據媒體披露,這批項目預計帶來1萬億的投資增量。前兩批示范項目投資總額分別為1800億元、6589億元,而第三批示范項目投資總量有望超過萬億。
眼下,正由國家、地方聯手推進的PPP項目開發工作正是加緊實施之中。
2
PPP開發,河南走在前列
8月15日,記者了解到,在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與上海金融業聯合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共同舉辦了“2016年第二屆中國PPP融資論壇”上,河南省作為地方政府代表省份進行PPP項目專場推介,河南省財政廳廳長朱煥然向參加論壇的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公開推介項目113個,總投資金額2450.42億元,并重點推介項目40個,總投資額1904.92億元。
朱煥然廳長在推介會表示,河南省此次重點推介項目具有投資額大、行業領域分布廣、新型城鎮化綜合項目比重高、項目付費機制多樣等特點,都是符合國家和河南區域發展戰略、反映各級政府較高積極性和良好合作誠意的重點項目,都是適合采用PPP模式建設運營的優質項目。
河南省能夠在全國層面進行PPP項目推介,并不僅僅是招商引資,更為重要的是河南在PPP項目開發與機制建立上趟出了一條道路,走在全國的前列。
比如,去年,記者就報道了河南成立全國第一PPP開發性基金的消息。這是河南在PPP開發的融資機制性創新舉措。這只基金由省財政出資10億元,金融機構出資40億元,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的河南省PPP開發性基金。
同時,河南省還轉發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15〕210號),支持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設立基金。爭取了中國政企合作基金支持。鄭州、開封、洛陽等市的5個項目已爭取中國政企合作基金20.5億元。并通過新型城鎮化基金支持PPP項目。河南還協調了3只規模各1000億元的新型城鎮化基金及合作金融機構對PPP推介項目提供融資支持。還通過政策性金融和開發性金融支持PPP項目。河南爭取國開行、農發行對已列入國家和河南省5年棚戶區改造規劃和年度開工計劃的PPP項目給予支持。
除了融資機制創新之外,朱煥然還介紹,河南還建立了項目收集推介體系。比如,省里建立省級PPP項目庫,規范引導省直相關部門和市縣政府做好項目入庫工作。按照申報項目性質和成熟度,將儲備項目庫細化為意向項目庫、備選項目庫和推介項目庫。將項目庫申報范圍、入庫條件、申報程序和評審要求進行公開,采取季度動態調整,同時建立了省、市、縣聯動的PPP項目推介機制。
同時,省里還加強項目督導。圍繞加快推介項目落地實施,建立項目督導機制,明確督導責任人。并注重示范帶動,省里重點發揮入選財政部41個示范項目的帶動作用,召開示范項目交流會和現場觀摩會,開展落地項目案例講解,推廣先進經驗。
3
基建仍然主導
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地方層面,基建投資正是PPP項目開發中的主導地位。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22日,財政部PPP中心項目庫中有10313個項目,涉及投資額12萬億,這其中就包含了即將推出的第三批示范項目。
此外,發改委推出的前兩批示范項目中,2015年的項目總計1043個,總投資1.97萬億元;2016年發改委推出基礎設施PPP項目1233個,總投資2.14萬億元。
8月31日,記者從全省重點項目推進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在全面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目標的基礎上,再新增投資1070億元,帶動全省投資持續穩定增長。
據介紹,今年8月至12月底,由省直有關部門和各市、縣分別牽頭負責,提高8000個“1816”投資促進計劃項目目標,在全面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目標1.6萬億元的基礎上,努力新增完成投資460億元;另外再新增521個新開工項目,努力完成投資610億元,今年合計新增投資1070億元。這其中,基建項目同樣最多。
從全國層面看,按PPP不同行業項目劃分,項目數排在前3位的是市政工程(26%)、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14%)、交通運輸(11%);從項目投資來看,僅交通運輸和市政工程這兩項的投資需求就將近4.45萬億,占總投資需求的53.6%。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PPP項目在基礎設施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且這部分投資數額巨大。
從河南來看,在9月14日,政府發布的近萬億PPP項目中,其中,交通運輸類97個項目總投資2385.96億元;市政工程類173個項目總投資1519.14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類89個項目總投資1373.09億元。三項基建項目合計達5000多億元,占據了項目總投資額度的一半以上。
對此,河南省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馮德顯認為,基建投資已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支撐點。國家統計局披露數據顯示,1-8月份,基建投資同比增長19.7%。河南省的增速同樣不低。
馮德顯認為,隨著河南省大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PPP項目加速落地,四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會進一步加快,將支撐河南省經濟平移持續運行。
有媒體報道,近期,國務院督察組在全國各地督察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工作。督察組在地方開展督察工作時均強調,督察的目的是著力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切實履行職責,著力推動重大政策舉措、重點投資項目、重要民生工程加快落地,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顯見,PPP項目在河南的落地推進,也將加快效率。
4
吸引社會資本,仍然是難題
從河南省推出的近萬億PPP項目中,記者觀察到,其中涉及到教育、醫療、養老、體育、社會保障類的PPP項目投資規模均比較小,甚至社會保障類的PPP項目只有一個,投資額僅為1.5億元。這多少有些嘗試與探索的意味。
事實上,PPP項目擴容,從全國層面看,在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社會類經濟基礎設施領域的推廣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這是政府的一項創新嘗試。把PPP項目的付費方式在傳統的使用者付費基礎上,增加了政府付費、使用者付費與政府付費的混合方式,使PPP項目的應用領域由傳統的高速公路、能源等經濟類基礎設施進一步拓展。
創新的內因中,還有如何吸納社會資本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PPP項目中的因素。馮德顯表示,從目前運營的PPP項目看,民營資本確實參與比例較低。
在馮看來,這有三個原因:一是政府早期放開的市場中,社會資本已經進入,比如在水務、垃圾處理等領域,市場運營成熟度比較高、民營資本參與較早,民營資本在社會資本中所占比例并不低。二是政府沒有放開的領域,社會資本參與度低,比如,在軌道交通、市政工程、片區開發等領域,過去未對民營資本開放,再加上投資金額大、投資周期長,國有企業占主導地位。三是民營資本對政府誠信履約信心不足。PPP項目投資金額大、回報周期長,政府履約責任和能力至關重要。
馮德顯認為,調動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開發,必須按市場規律辦事,一是創造一個各種社會資本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要加強頂層設計,建立一個規范、明確、可預期的回報機制,比如政府的支付責任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建立規范的定價調價機制等;三是要尊重合同的權威性,加強合同司法救濟執行力,政府要帶頭遵法履約等,真正讓社會資本看到參與項目開發獲得可預見的收益。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