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TT正常外網壓測數據---時延diff/ms如下圖:
MQTT弱網外網壓測數據
TCP正常外網壓測數據
TCP弱網外網壓測數據
結論:
在弱網場景下,MQTT和TCP的網絡性能表現會有所不同。下面是它們在弱網環境中的對比:
-
連接建立:MQTT使用基于TCP的協議棧,因此在弱網環境中,與TCP相比,MQTT的連接建立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TCP協議在建立連接時會進行三次握手,這可能在高延遲或丟包較多的網絡中引起連接延遲和失敗。
-
傳輸效率:在弱網環境中,MQTT相對于原生TCP可能具有更好的傳輸效率。MQTT協議通過使用輕量級的消息頭和可壓縮的消息負載,可以減少數據包的大小和傳輸延遲。此外,MQTT支持發布/訂閱模型,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網絡流量。
-
斷線重連:TCP在弱網環境中的一個優勢是它具備自動的斷線重連機制。當網絡連接中斷并重新恢復時,TCP會自動嘗試重新建立連接。相比之下,MQTT協議并沒有內置的斷線重連機制,你需要在應用層實現斷線重連邏輯。
-
丟包處理:TCP協議在傳輸過程中具有可靠性保證和自動的重傳機制。在弱網環境中,TCP會盡力確保數據的可靠傳輸,通過自動重傳丟失的數據包來保證數據的完整性。MQTT作為基于TCP的協議,也能從TCP的可靠性機制中受益。
綜上所述,雖然MQTT基于TCP,但它通過一些優化和特性,如輕量級的消息格式和發布/訂閱模型,可以在弱網環境中表現得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MQTT的性能仍然受限于底層TCP連接的建立和維護。在實際應用中,在弱網環境下選擇適當的協議還需綜合考慮網絡條件、實時性要求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