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何璽
排版 | 葉媛
深藍汽車迎來新話事人。
9月5日,新央企長安汽車旗下品牌深藍汽車傳出新的人事調整。多家業內媒體報道稱,榮耀前中國區CMO姜海榮已正式加入長安汽車,并出任旗下深藍汽車CEO一職。原CEO鄧承浩則升任深藍汽車董事長,繼續參與品牌管理。
9月8日,姜海榮在社交平臺曬出深藍汽車工牌,配文:“早,你好,深藍!”并帶上“深藍汽車全球新品發布會”#新央企新深藍#等話題,正式官宣加盟深藍汽車。至此,此前關于姜海榮將出任深藍汽車CEO的傳聞塵埃落定。
姜海榮任職深藍汽車CEO的消息傳出后,網絡上討論最多的是,他在手機圈的營銷經驗能否助力深藍汽車突破。但筆者認為,這些討論方向其實有點“局限”了。于深藍汽車,姜海榮的價值遠不止營銷。
下面,筆者從深藍汽車當前的“痛點”說起,聊聊個人對姜海榮加盟深藍汽車的看法。
01
深藍汽車的“痛點”
公開資料顯示,藍汽車是新央企長安汽車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成立于2018年,2022年4月正式發布,主打主流新能源市場,產品涵蓋純電和增程式動力車型,價格區間橫跨10萬至30萬元級別。目前已推出深藍SL03、深藍S07、深藍G318、深藍L07、深藍S05以及深藍S09等車型,覆蓋了轎車、SUV及輕越野車市場。截至2025年初,深藍汽車累計銷量已超過40萬輛,但同時也面臨著品牌定位、產品競爭力等方面的挑戰。
鄧承浩說,深藍汽車存在“有好產品卻講不出故事”的短板。事實也是如此。
深藍背靠長安汽車,技術底蘊十分雄厚。在增程技術領域,深藍已經深耕13年,融合了1500多項專利和164項核心技術。2024年3月,深藍發布超級增程2.0技術,集原力超集電驅2.0、原力智能增程2.0、金鐘罩電池2.0三大技術群于一身。其專用新藍鯨發動機擁有量產最高的44.39%熱效率,每消耗1L汽油可發電3.63度,油電轉化效率領先行業。
金鐘罩電池2.0支持3c快充,從30%充電至80%僅需15分鐘,并具備超過5000次的循環壽命。這些技術不僅領先行業,還實實在在地解決了用戶痛點——極寒環境下的續航焦慮、電池安全等問題,但深藍并未能將這些技術優勢轉化為品牌認知。
在看智能化,深藍汽車很早就與華為深度合作,旗下車型很早就配備了華為乾崑智能3.0高階智駕。比如2026款深藍L07全系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SE系統,是15萬級唯一全系標配華為高階智駕的轎車。深藍S09更是宣布將在下半年首批升級ADS 4.0,端到端時延降低50%,泊車代駕支持跨樓層。然而這些領先技術并未在消費者心中形成鮮明標簽。
在看空間設計,深藍S05采用2+3五座布局,第二排座椅能滑動還能調節靠背角度。軸距達2880mm,前后排空間都很寬敞。深藍G318車長超5米,軸距2880mm,橫向和縱向得房率高。前排和第二排乘客可以隨意伸展身體,不會有局促感。深藍L07憑借空間設計斬獲2024-2025意大利A'設計獎金獎?。2900mm超長軸距與473L掀背后備箱,提供同級領先的得房率。但這些設計優勢未能提升品牌整體形象。
在說價格,在20萬以內市場,深藍S07和L07成為"20萬內首搭華為智駕的中型SUV和中型轎車",率先打破高階智駕高價壁壘,推動"智能平權"。深藍S09作為大六座SUV,官方指導價23.99萬元至30.99萬元,經過補貼后最低可達20.49萬元,遠低于同級車型40-50萬元的定價。
到這里大家會發現,深藍汽車雖然擁有央企的資源優勢,比如深藍的"超級增程"、"金鐘罩電池"、"乾崑智駕"等技術亮點,都未被轉化為消費者可感知的價值。如今,消費者對深藍的認知仍停留在"長安的新能源品牌",而非"智能駕駛的引領者"。
確如鄧承浩所言,深藍汽車猶如理工男,擅長做產品,卻不擅長講故事。然而,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參數贏不了情懷,配置代替代不了品牌魅力。深藍的確需要學會講述打動人心的故事,而不僅僅是展示產品。
02
姜海榮,深藍汽車品牌敘事亟需的破局者
了解了深藍汽車的“痛點”,我們再來看看姜海榮的過往履歷,就理解他為什么會成為深藍的新CEO了。
姜海榮,2005年加入華為,擔任終端手機產品部主任工程師,深度參與手機產品的研發與產品管理工作,為華為早期終端產品的技術積累與產品定義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華為終端尚未形成強大品牌影響力的階段,姜海榮的技術背景幫助他深刻理解消費者需求與產品落地。在華為,他不僅在研發端積累了扎實經驗,也逐漸展現出將技術語言轉化為市場語言的潛力,這為他后續轉型市場營銷埋下伏筆。
2014年,姜海榮正式轉戰榮耀品牌,開啟了他職業生涯中最為關鍵的十年。這十年間,他從產品營銷部部長做起,逐步升任榮耀海外營銷部部長、西歐終端榮耀MKT部長(兼)。
2020年11月,榮耀從華為剝離。姜海榮隨之離開華為,留守榮耀。2021年,他出任榮耀終端有限公司中國區首席營銷官(CMO),全面負責榮耀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建設、產品營銷與市場推廣工作。
2020年榮耀從華為獨立,面臨品牌重塑、渠道重構、用戶信任重建等多重挑戰。姜海榮作為中國區CMO,主導了榮耀國內市場的全面品牌煥新。他提出“技術+情感”雙輪驅動的營銷策略,強調用技術打動用戶,用情感連接用戶。
其代表性的案例有:在榮耀X50發布會“連摔10部手機”。為驗證產品抗摔性能,姜海榮在發布會現場連續摔落10臺新機,所有手機完好無損,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演示迅速出圈,成為2023年手機行業最具話題性的營銷事件之一。結合“充電一杯咖啡時間”等口號,精準傳達了榮耀50系列快充技術的核心賣點,成功將產品技術優勢轉化為市場熱度,推動相關機型成為爆款;與B站UP主合作“榮耀Magic5環青海湖騎行挑戰”,通過UP主“徐云流浪地球”四天360公里騎行實測手機續航、信號與拍攝能力,視頻登上B站熱門榜,強化榮耀產品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
任職榮耀CMO期間,姜海榮還將榮耀品牌成功拓展至74個海外市場,并在俄羅斯市場超越三星成為第一品牌,在法國、意大利等國家進入市場份額前五。此外,他還參與了榮耀在全球多個重要市場的發布活動:2018年5月15日在倫敦發布榮耀10,2018年10月10日在莫斯科發布榮耀8X,2019年1月22日在巴黎發布榮耀V20。這些經歷培養了他出色的國際化運營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
以上努力不僅幫助榮耀快速重回市場主流,更帶領榮耀品牌實現市場份額“V字逆轉”??。在他的參與下,榮耀在國內市場銷售額和銷量方面持續多個季度成為中國互聯網手機第一品牌。
這就是姜海榮,不僅擅長將復雜技術翻譯為情感價值,將功能參數升華為生活方式,還有出色的國際化運營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
而這種將技術參數轉化為情感共鳴的營銷能力和國際化運營能力,恰是當前深藍亟需的品牌敘事破局利器。
03
姜海榮能講好深藍汽車新故事嗎?
通過履歷,相信大家已經對姜海榮有了基本了解。接下來,我們聊一個新的話題,那就是,作為深藍的新CEO,姜海榮能講好深藍汽車的新故事嗎?
在新能源汽車競爭進入“下半場”的今天,技術的邊界日益模糊,產品的同質化日趨嚴重,品牌敘事能力、用戶心智占領和生態協同能力,正成為決定車企生死的關鍵變量。
深藍汽車,作為新央企長安旗下承載電動化轉型重任的先鋒品牌,雖已初具規模,但卻面臨以下困境:有產品,缺故事。有技術,少共鳴。有合作,少整合。
從實際情況來看,深藍當前的痛點,遠不止于“不會講故事”。其背后是品牌定位模糊、用戶溝通斷裂、市場競爭被動以及生態協同乏力的系統性挑戰。在“蔚小理”已建立鮮明品牌格調、比亞迪以規模和技術雙重壓制、華為系品牌以智能標簽強勢突圍的格局下,深藍雖依托長安的制造底蘊和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如搭載華為乾坤智駕系統、共建算力中心),卻始終未能將這些優勢轉化為清晰的品牌認知。消費者記得住“華為智駕”,卻未能將“深藍”與某種獨特價值強關聯。
所以,在筆者看來,姜海榮能否講好深藍汽車的新故事?答案或許不在“講故事”本身,而在于他是否能重構深藍的“敘事邏輯”。
那么,姜海榮能幫助深藍重構敘事系統嗎?
從姜海榮的過往履歷來看,他來自一個與汽車業截然不同卻又高度契合的戰場:手機行業。在榮耀,姜海榮作為中國區CMO,全程主導了從供應鏈重建、渠道重塑、品牌煥新到用戶運營的全過程。這一經歷的含金量在于:他不是在成熟體系內做增量優化,而是在近乎歸零的狀態下,從0到1重建一個品牌的生命力。這種“生存級”的管理復雜度,遠超傳統車企高管的職業路徑。深藍當前面臨的,恰恰是從“長安影子”走向獨立品牌的“身份重構”挑戰,其難度不亞于當年榮耀的獨立。但依托過往重建榮耀品牌的經驗,姜海榮完成對深藍系統的重建不是難事。
此外,姜海榮對華為體系有著深刻理解,這也有助于其幫助深藍建立新的敘事方式。當前,深藍與華為的合作已超越簡單的技術采購,進入聯合研發、共建設施的深水區。然而,跨企業協同的效率往往受制于文化差異、溝通成本和戰略對齊度。姜海榮曾在榮耀主導與華為的切割與再協同,他對華為的技術邏輯、決策機制和生態野心有著切身體驗。這種“內部理解“將極大降低深藍與華為合作的摩擦成本,推動華為高階智駕、鴻蒙生態等核心技術在深藍車型上的高效落地,從而加速形成“華為級智能,深藍式體驗”的差異化競爭力。
還有,姜海榮的國際化經驗也有助于深藍建立新的敘事視野。當前,深藍汽車正在加速全球化進程,目前已進入東南亞、拉丁美洲、中東非洲等地區,S07、L07等車型已登陸泰國等市場。隨著深藍汽車全球化布局的加速,如何形成更體系化的全球化打法已成為迫在眉睫的課題。憑借過往的國際化經驗,姜海榮完成對深藍國際化體系的重構也非難事。
當然,姜海榮想要完成深藍系統重建并不容易,畢竟汽車行業有其獨特的供應鏈復雜性、安全法規壁壘和長研發周期,與消費電子的快節奏迭代截然不同。姜海榮能否快速適應汽車行業的“重資產”邏輯,實現“深藍速度”與“汽車精度”的平衡,將是其能否成功重建深藍敘事邏輯的關鍵。
因此,姜海榮能否講好深藍的新故事?答案是,重點不僅在“講”,更在“建”——構建一個以用戶為中心、以智能為底座、以生態為邊界的全新深藍。當故事不再是營銷話術,而成為品牌內核的自然流露時,深藍汽車的新篇章,才真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