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超圖研究院技術支持中心-于丁
SuperMap iDesktopX如何獲取簡單線的起終端點及坐標
在GIS行業應用中,線數據的端點坐標有非常多的用處。
- 定位和可視化:線數據端點坐標可以用于定位和可視化線要素在空間中的位置。這對于地圖制作、規劃和分析非常重要,可以使用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線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
- 空間分析:通過獲取線數據端點坐標,可以進行各種空間分析,例如計算線要素之間的距離、角度、坡度等,從而幫助用戶進行更準確的空間分析和決策。
- 數據更新和維護:在GIS應用中,線數據是經常需要更新和維護的。通過獲取線數據端點坐標,可以更方便地輔助對線要素進行更新和維護,例如修改線的長度、方向等屬性信息。
- 導航和路線規劃:在某些應用中,例如交通規劃、路徑導航等,需要獲取線數據端點坐標來計算路徑和規劃路線。通過獲取準確的線數據端點坐標,可以提供更準確、更高效的導航和路線規劃服務。
- 網絡分析:在交通網絡、管線網絡等分析中,線數據端點坐標可以用于確定網絡的節點和連接關系,從而進行最短路徑分析、流量分析等。這對于交通規劃、基礎設施設計等非常重要。
- 地形分析:線數據端點坐標可以結合高程數據,用于地形分析。例如,通過提取山脊線或山谷線的端點坐標,可以計算坡度、坡向等地形參數,進一步了解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態。
- 空間插值:在某些GIS分析中,需要在線要素之間進行空間插值,以獲取更詳細的空間分布信息。線數據端點坐標可以作為插值的基礎數據,通過插值算法估算其他位置的值,從而生成連續的空間分布圖。
- 時空軌跡分析:當線數據表示運動軌跡或路徑時,端點坐標可以用于時空軌跡分析。通過提取軌跡線的起止點坐標,可以結合時間信息,對物體的移動模式、速度等進行分析,應用于交通監控、動物遷徙研究等領域。
由上可知,線數據的端點坐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進一步擴展了線數據在GIS中的應用范圍,使得我們能夠更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地理空間數據。
一、使用工具
SuperMap iDesktopX 11i(2023)V11.1.1及以上版本。(以下簡稱iDesktopX)
二、使用數據
線數據一份:
復雜構造線數據,即一個線對象不僅僅由起點和終點兩個點構成,之間還有更多的細節節點,甚至子對象。
三、操作步驟
1.線數據轉為點數據
1.1類型轉換
數據——類型轉換——線轉點
1.2檢查數據
點\線數據集右鍵——瀏覽屬性表——確認點數據集的記錄數是否為線數據集的二倍
若是二倍,說明線數據均為簡單線對象,跳過1.3-1.5,查看“2.為端點標識特征如原線名或原線id”繼續操作。
若不是二倍,說明數據中存在非簡單線對象,查看1.3找出非簡單線對象
1.3找出非簡單線對象
數據——拓撲檢查——“+”加號添加點數據集——拓撲規則“點必須被線端點覆蓋”
1.4查看非簡單線對象
1.5修復非簡單線對象
開啟線圖層編輯,使用對象操作中的各種工具,將所有非簡單線對象修復成簡單線對象后,從1.1重新開始。
(若業務上確實為非簡單線,建議查看使用《SuperMap iDesktopX如何獲取簡單線的起終端點及坐標》)
2.為端點標識特征如原線名或原線id
2.1新建表示字段
點數據集右鍵——屬性——屬性結構——“+”號創建字段——填寫字段信息——“√”應用
LineID 32位整型
Type 文本型
2.2標識id
瀏覽點數據集屬性表——更新列——待更新字段LineID+整列更新+統一賦值+計算表達式SubobjectID /10
更新出來的該Line與原線數據的SmID意義一一對應。
比如點數據集中的SmID為1和2的對象,LineID為1,即這兩個點是原線SmID為1上的兩個端點。
2.3標識名稱(按業務需求可選)
數據——數據處理——追加列
目標數據
數據集:點數據集
連接字段:LineID
源數據
數據集:線數據集
連接字段:SmID
追加字段
業務中需要標識的數據字段(按業務需求可選)
3.為端點標識起始點與終止點類型
簡單線對象轉點,一定是連續的兩兩點一組為一根線,
并且線轉點功能就是根據線數據原始的節點順序轉換的,即對于簡單線對象來說,兩兩點一組的第一個點必為起始點,第二個點必為終止點。
3.1對Type進行2的取余運算
屬性表——更新列——Type+整列更新+統一賦值+表達式 SmID%2
使用該方法區分第一個點與第二個點
3.2篩選出起始點
篩選——字段僅選擇1
3.3替換起始點屬性文本
選擇篩選后的Type列——更新列——Type+更新選中記錄+統一賦值+計算表達式 “起始點”
3.4完成終止點標識
依照3.2和3.3完成終止點標識
4計算起終點坐標值
屬性表——計算幾何屬性——點數據集+計算幾何屬性+點坐標
5可視化上圖查看結果
若對本文內容有疑問或討論,可以向超圖研究院支持中心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