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Mac和Linux都支持Python,但許多開發者發現正確設置Python項目很困難。本文匯總了多平臺中運行Python的方法,提高編程的效率,如下所示:
-
使用命令行運行Python。
-
在PyCharm(免費社區版)中運行Python。
-
添加和刪除軟件包。
-
使用虛擬環境,隔離Python代碼。
目錄結構
安裝了社區版PyCharm,安裝完成后啟動PyCharm。點擊打開->選擇文件夾my_python_project
。
運行應用程序
打開命令行應用程序(在MacOS/Linux中為Terminal,在Windows中為CMD)
-
cd to <your project folder>/scripts
-
./application.sh
這將安裝虛擬環境,安裝pip軟件包,并執行Python應用程序。
第一次運行時,它將設置虛擬環境和依賴項。如果重新運行,將會看到一個較小的輸出,因為它只是更新了依賴項。
首次從終端運行application.sh。注意:虛擬環境已創建,程序庫已安裝。
從終端重新運行application.sh的第一次運行。注意,虛擬環境已創建并安裝了庫。
PyCharm
在使用PyCharm運行任何程序之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為項目設置解釋器。PyCharm可以添加一個新解釋器,但在這里,當運行./application.sh
時,本文已經創建了一個解釋器,因此請選擇 “add existing interpreter(添加現有解釋器)”。
如果查看終端輸出,你會找到現有解釋器的位置:
Path>?/Users/ms/narambunet/wdir/bin/python
等待PyCharm索引文件,完成后,就可以通過PyCharm運行Python應用程序了。選擇現有解釋器,可以通過點擊編輯器最右下角找到此對話框。 一旦選擇了解釋器,將會顯示在requirements.txt中定義的庫。
在通過IDE(集成開發環境)運行應用程序之前,還有一個步驟,將src
文件夾標記為Sources Root
。當從終端運行application.sh
時,這不是必需的,但是當想直接從PyCharm執行application.py
時,這是必需的。
將src目錄標記為"sources root",這樣就可以直接從PyCharm編輯器運行application.p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