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結構
學習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可以掌握Python中for循環和while循環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如何利用循環結構來重復執行代碼塊,以及如何使用break和continue語句來控制循環的執行流程。
相關知識點
循環結構
學習內容
1 循環結構
1.1 for循環
for循環是Python中最常用的循環結構之一,用于遍歷任何序列的項目,如列表、字符串等。for循環的基本語法如下:
for variable in sequence:# 執行的代碼塊
1.1.1 遍歷列表
for循環最直接的應用就是遍歷列表中的元素。例如,有一個列表,包含了一些數字,現在想要打印出列表中的每一個數字:
numbers = [1, 2, 3, 4, 5]
for number in numbers:print(number)
這段代碼將依次輸出列表中的每個數字。for循環通過迭代列表中的每個元素,將每個元素依次賦值給number變量,然后執行循環體內的代碼。
1.1.2 使用range()函數
range()函數可以生成一個數字序列,常用于for循環中。例如,如果想要打印從1到10的數字,可以使用range()函數:
for i in range(1, 11):print(i)
range(1, 11)生成了一個從1到10的數字序列,for循環遍歷這個序列,將每個數字賦值給變量i,然后執行循環體內的代碼。
1.1.3 遍歷字符串
for循環也可以用于遍歷字符串中的每個字符。例如,這里有一個字符串,想要打印出字符串中的每個字符:
text = "Hello, World!"
for char in text:print(char)
這段代碼將依次輸出字符串中的每個字符。for循環通過迭代字符串中的每個字符,將每個字符依次賦值給char變量,然后執行循環體內的代碼。
1.2 while循環
while循環用于在滿足某個條件時重復執行代碼塊。while循環的基本語法如下:
while condition:# 執行的代碼塊
1.2.1 基本用法
while循環會一直執行循環體內的代碼,直到條件不再滿足。例如,想要打印從1到10的數字,可以使用while循環:
i = 1
while i <= 10:print(i)i += 1
這段代碼中,i的初始值為1,while循環會檢查i是否小于等于10,如果是,則執行循環體內的代碼,打印i的值,并將i的值加1。當i的值大于10時,條件不再滿足,循環結束。
1.2.2 無限循環
如果while循環的條件始終為真,循環將無限執行。例如:
while True:print("This is an infinite loop!")
這段代碼將無限打印“這是無限循環!”。為了避免無限循環,通常需要在循環體內設置一個條件來終止循環。
1.3 break和continue語句
break和continue語句用于控制循環的執行流程。
1.3.1 break語句
break語句用于立即終止循環,跳出循環體。例如,想要在打印數字時,如果遇到數字5就停止打印:
for i in range(1, 11):if i == 5:breakprint(i)
這段代碼中,當i的值為5時,break語句會立即終止循環,不再執行后續的代碼。因此,輸出的數字為1到4。
1.3.2 continue語句
continue語句用于跳過當前循環的剩余部分,直接進入下一次循環。例如,想要在打印數字時,跳過數字5:
for i in range(1, 11):if i == 5:continueprint(i)
這段代碼中,當i的值為5時,continue語句會跳過當前循環的剩余部分,直接進入下一次循環。因此,輸出的數字為1到4和6到10。
1.3.3 綜合應用
break和continue語句可以結合使用,以實現更復雜的控制邏輯。例如,想要在打印數字時,跳過數字5,如果遇到數字8就停止打印:
for i in range(1, 11):if i == 5:continueif i == 8:breakprint(i)
這段代碼中,當i的值為5時,continue語句會跳過當前循環的剩余部分,直接進入下一次循環。當i的值為8時,break語句會立即終止循環。因此,輸出的數字為1到4和6到7。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掌握了Python中for循環和while循環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了如何利用循環結構來重復執行代碼塊,以及如何使用break和continue語句來控制循環的執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