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精準學寒雪老師 X 阿里云彈性計算:以堅實算力底座,實現 AI 一對一教育普惠的愿景
【導語】 當全球首個 K12 教育超級智能體“寒雪老師”在深夜為萬千學子答疑解惑,支撐其流暢互動的,是阿里云彈性計算 15 年淬煉的堅實算力底座。從實驗室到千萬課堂的彈性躍遷,從“超擬人”教學到教育普惠,看算力如何為智能精準學加速 AI 創新,成為賽道冠軍。
「超擬人」教學的算力基座:從實驗室到千萬課堂的彈性躍遷
智能精準學是 2018 年創立的 AI 教育科技公司,首創智能精準學習法,推出全球首個面向 K12 教育的超級智能體 —— 一對一 AI 家教 “寒雪老師”。其依托 AI 技術實現個性化教學,通過自然語言交互提供一對一輔導作業、答疑等服務,致力于成為中國孩子的第一個 AI 家教,讓每個孩子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助力教育普惠。目前“寒雪老師”搭載在智能精準學 AI 家教機上。
“我們構建的是龐大異構計算體系,融合 AI 推理與傳統工程的高并發、低延遲需求。”智能精準學 CTO 助理大奔說到。作為搭載“寒雪老師”的 AI 學習機締造者,在技術上主要面臨兩大挑戰:
-
**實時交互的算力考驗:**需處理實時音視頻對話、語音轉文本(ASR)與文本轉語音(TTS)轉換,尤其要精準識別數學公式、物理符號等教育場景特有的內容,且需在 1.2-1.8 秒內完成響應(匹配人類對話的神經反應速度)。這要求算力具備低延遲、高穩定性,且能支撐長鏈路復雜計算的能力。
-
**流量潮汐的資源壓力:**用戶使用高度集中,晚 6-10 點流量較白天驟增數倍,周末全天持續高峰,流量峰值可達日常的五六倍。這需要算力能瞬間擴容數倍,尤其在 GPU 資源稀缺的高峰時段,需保障資源穩定供給。
傳統自建 IDC 需龐大運維團隊 7x24 值守,對初創企業是天方夜譚。阿里云彈性計算的穩定性(SLA99.975%)、開箱即用與成本優勢,成為智能精準學初始考量時的關鍵因素。
阿里云 ECS 云服務器以高穩定性筑牢算力基礎,通過智能化運維實現人力成本降低 35%、效率提升 40%;在深度學習場景中,GPU 云服務器的多卡并行計算能力大幅提升模型迭代效率,配套監控管理工具讓問題排查時間減半。即便面對顯卡資源短缺困境,阿里云穩定的算力供應仍保障模型持續運行,助力智能精準學節省硬件成本,推動算法團隊高效創新。借助阿里云全鏈路可觀測體系 SLS、ARMS 等工具,穿透 GPU 集群的復雜鏈路實現實時可視化監控,實時捕捉異常狀態并前置干預。在寒雪老師的推理節點出現 QPS 瓶頸時,系統能自動觸發彈性伸縮,這種「算力自愈」能力避免了用戶感知到服務降級。
30秒化險為夷:快速應對流量風暴,保障教育服務連續性
在智能精準學 AI 科學家張寧看來,教育行業的 AI 普及速度之所以領先醫療、金融,源于其數據“燃料”的“高可采集性”。“當寒雪老師需要理解幾何圖形與電路圖時,我們基于通義千問 3.0 模型注入垂直領域數據,而訓練環節完全依賴阿里云 GPU 算力集群的穩定性, 中途中斷意味著百萬級訓練成本的浪費”。
然而,流量風暴不期而至。智能精準學 AI 智能輔導學習機“寒雪老師”登陸抖音后周增速翻倍,迅速登頂 5000 元價位銷冠,但有一次周末流量激增五六倍,導致關鍵服務響應延遲。大奔回憶到,團隊通過 ARMS 實時監控 RT(響應時間)與錯誤率,結合 ACK 容器服務快速定位瓶頸。基于預設彈性規則,30 秒內完成 GPU 實例動態擴容、流量切換。“從鏡像拉取到服務預熱,新 Pod 快速承接流量,幾分鐘內風暴平息。”對比自建環境“兩分鐘什么都不能做”的煎熬,阿里云在 ECS 與容器層的秒級擴容能力,成為業務連續性的“終極保險”。尤其在 GPU 資源稀缺的晚高峰,阿里云 Spot 搶占式實例的穩定交付能力,相較其他平臺“搶不到或啟動失敗”的窘境,保障了 1.8 秒內回復學生的連續性體驗。
從「成就孩子」到「成就生態」,從大山深處走到行業之巔
CTO 李貴賓講述智能精準學使命時,反復提到「教育普惠」的情懷:“我們在河南某貧困地區調研時發現,那里的孩子需要的不是題海,而是能精準定位薄弱點的一對一 AI 老師。” 從 18 年創業伊始 All in 阿里云,到如今以“寒雪老師”領跑高端 AI 學習機市場,通過 ECS 與 K8S 構建的彈性架構,智能精準學的學習機在抖音實現同檔位銷額第一,讓高端 AI 教育資源以“平民成本”滿足更多孩子的需求。
智能精準學的歷程印證了彈性計算的真正價值——算力不僅是資源伸縮的技術,也不只是短期的降本增效,而能從企業長期發展角度助力業務創新。當深夜千萬學子與 AI 老師流暢對答時,無人知曉背后的阿里云 ECS 正靜默擴容;當山區孩子第一次感受個性化學習時,GPU 云服務器已悄然跨越南北干線,讓偏遠地區的用戶也能享受到低延遲、穩定流暢的服務體驗。
七年合作勾勒出清晰的技術共生軌跡。正如大奔所言:“當我們的學習機在戈壁也能流暢運行時,才真正理解算力作為 AI 基礎設施的文明意義。”這場始于云計算的商業合作,最終升華為推動教育公平的時代實踐 。 在算力 + 教育的“化學反應”中,阿里云彈性計算正書寫著 AI 時代的基礎設施故事,以不變之初心,應萬變之創新。
【云故事探索】NO.16:阿里云彈性計算加速精準學 AI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