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觸及了一個關鍵的技術細節,兩者關系密切,但層面不同:
“非參數化”大語言模型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或類別,而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是實現這一概念最主流、最具體的一種技術框架。
您可以這樣理解:
- 非參數化模型 (Non-parametric Model):這是“什么”。它描述的是一類模型的設計哲學,即知識不完全存儲在模型的固定參數中,而是動態地從外部知識源獲取。這是一個目標或一種模型分類。
- 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這是“如何”。它描述的是一個具體的、包含“檢索-增強-生成”三個步驟的技術流程,是用來構建非參數化模型的最成功和最常用的方法。
為了更清晰地對比,我們可以使用一個表格:
特性 | “非參數化”大語言模型 | RAG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
---|---|---|
層級 | 概念 / 類別 | 技術 / 框架 |
核心思想 | 將知識存儲與語言處理能力(推理)分離,讓知識可以動態更新。 | 通過一個“檢索器”從知識庫中找到相關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連同原始問題一起打包,交給一個“生成器”來產出最終答案。 |
組成部分 | 理論上包含:一個語言處理模塊和一個外部、可訪問的知識庫。 | 具體實現上包含:一個檢索器 (Retriever)(如向量數據庫)和一個生成器 (Generator)(如GPT、Llama等大語言模型)。 |
關系 | “非參數化”是目標。我們可以問:“如何構建一個非參數化模型?” | RAG是實現這個目標最常見、最有效的答案。它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可操作的架構。 |
一個形象的比喻:
- “非參數化”模型就像是“開卷考試”這個概念。它定義了一種考試形式:允許考生在考試時查閱外部資料。
- RAG 就像是“開卷考試”的具體流程:
- 檢索 (Retrieve):看到題目后,迅速在書本(知識庫)中找到相關的章節和公式。
- 增強 (Augment):將找到的資料和題目一起放在你的草稿紙上。
- 生成 (Generate):根據草稿紙上的題目和資料,組織語言,寫出最終的答案。
結論
所以,RAG并不是“非參數化”模型的替代品或競爭者。RAG是實現“非參數化”模型理念的一種強大而具體的技術手段。
在當今的實際應用中,當人們提到一個系統是“非參數化”的時候,他們幾乎總是在指這個系統在底層使用了RAG或類似RAG的架構。這兩個詞在實踐中常常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