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STP技術
- MSTI和MSTI域根
MSTP中的端口角色
3. MSTP工作原理?
MSTP 計算方法

3)轉發路徑選擇

保護機制
根橋保護機制?
邊緣端口保護:當邊緣端口收到配置消息時,MSTP會將這些端口關閉,防止非法設備接入網絡。配置命令為[H3C] stp bpdu-protection。
非法根橋影響:合法根橋收到優先級更高的配置消息時會失去根橋地位,導致網絡拓撲結構變動。
1. 邊緣端口保護?
保護原理:通過關閉收到BPDU的邊緣端口來阻止非法設備接入網絡。
配置方式:在系統視圖下配置stp bpdu-protection命令。
處理方式:當邊緣端口收到BPDU時,直接關閉該端口,需要管理員手動恢復。
2. 根橋保護配置?配置位置:在接口視圖下配置,而不是系統視圖。
配置命令:在接口視圖下使用stp root-protection命令。
配置原因:避免在網絡內部主備根橋切換時誤觸發保護機制。
3. 根橋保護實例?實例配置:
進入接口視圖:int g0/0/3
啟用根橋保護:stp root-protection
設置優先級:stp instance 0 priority 0
狀態變化:當端口收到更優BPDU時,會進入discarding狀態。
4. 根橋保護狀態切換?狀態轉換:當保護端口收到更優BPDU時,會切換到偵聽狀態(在RSTP中表現為discarding狀態)。
行為限制:處于保護狀態的端口不會轉發數據報文。
5. 根橋保護注意事項?
配置位置限制:
不應在上行接口配置根橋保護
只能在連接外部設備的接口配置
主備切換影響:避免在主備根橋切換的正常過程中誤觸發保護機制
與邊緣端口保護區別:
根橋保護在接口視圖配置
邊緣端口保護在系統視圖配置
環路保護機制
1. 環路保護原理
- 觸發條件:當光纖鏈路單通或網絡擁塞導致BPDU丟失時,下游設備會重新選擇端口角色,可能形成環路
- 保護機制:開啟環路保護的端口若無法收到上游設備的BPDU,無論當前端口角色如何,都會強制轉為Discarding狀態
- 應用場景:特別適用于光纖連接環境(如SFP模塊的雙纖連接),防止因單向鏈路故障導致的環路
- 狀態轉換:保護機制觸發后,端口會先進入Listening狀態,相當于臨時關閉端口功能
TC保護機制
1. TC攻擊防御
- 攻擊原理:偽造大量TC-BPDU報文會導致交換機頻繁刷新MAC地址表,影響網絡穩定性
- 防御措施:設置時間窗口(默認10秒)內處理TC報文的最大次數閾值
- 默認值:系統默認閾值為1次,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但不宜過大)
- 處理邏輯:超過閾值的TC報文將被忽略,避免地址表被惡意刷新
2. TC保護配置
- 配置位置:在系統視圖下進行全局配置
- 驗證方法:通過頻繁開關端口模擬TC攻擊,觀察地址表刷新行為
- 實際應用:在穩定拓撲中TC報文應較少出現,閾值設置需平衡安全性與可用性
- 注意事項:與根保護、環路保護不同,TC保護是針對泛洪攻擊的防御機制
五、VRRP技術
1. VRRP基本概念
- 協議定義: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是RFC 3768定義的容錯協議,通過將多個路由器組成備份組形成虛擬路由器來承擔網關功能。
- 核心功能: 實現網關設備冗余備份,當主網關故障時自動切換備份網關,保證網絡連通性。
- 工作邏輯: 將多個三層設備(交換機/路由器)組成邏輯設備,終端只需配置虛擬IP為網關地址,不感知具體轉發設備。
2. VRRP工作原理
- 組結構:
- 每個VRRP組包含1個Master(主設備)和若干Backup(備份設備)
- Master實際承擔數據轉發,Backup處于監聽狀態
- 虛擬地址:
- 虛擬IP:終端配置的網關地址
- 虛擬MAC:固定格式0000-5E00-01XX(XX對應VRID)
- 切換機制: 當Master故障時,優先級最高的Backup接替轉發工作,虛擬IP/MAC保持不變。
3. VRRP主備切換
- 選舉原則: 通過優先級(Priority)選舉Master,默認優先級100,數值越大越優先
- 故障檢測: Backup通過組播報文檢測Master狀態,3倍Advertisement間隔未收到報文即觸發切換
- 透明切換: 終端無需感知主備切換過程,網關IP/MAC始終保持不變
六、VRRP負載分擔
1. 多網段負載分擔
- 實現條件: 需要至少兩個網段(如10.100.10.0/24和10.100.11.0/24)
- 配置方式:
- 設備A作為網段1的Master/網段2的Backup
- 設備B作為網段2的Master/網段1的Backup
- 流量分布: 不同網段流量通過不同物理設備轉發,實現負載均衡
七、VRRP協議報
八、VRRP優先級
1. 默認優先級
- 取值范圍:8位二進制數,默認值為100,最高優先級為255(思科/華為設備默認值相同)
- 選舉規則:
- 優先級高的設備成為Master路由器
- 優先級相同時比較接口IP地址,較大者成為Master
- 同一VRRP組中必須且只能存在一個Master路由器,但可存在多個Backup路由器
2. 特殊優先級255
- 觸發條件:當物理接口IP地址與虛擬路由器IP地址完全相同時
- 特性:
- 自動獲得255優先級(不可人工修改)
- 直接成為Master路由器且不可降級
- 避免網絡中IP地址沖突的保障機制
- 限制:人工配置優先級最高只能設為254
九、VRRP工作過程
1. VRRP協議號
- 協議層:網絡層協議(直接封裝在IP包頭后)
- 協議號:112(無傳輸層封裝)
2. VRRP報文格式
- 基本字段:
- Version:當前通用v2版本
- Type:唯一報文類型(只有通告報文)
- Virtual Rtr ID:VRRP組標識(1-255)
- Priority:當前設備優先級
- Count IP Addrs:維護的IP地址數量
- 通信參數:
- 組播地址:224.0.0.18(首個學習的組播地址)
- 通告間隔:默認1秒
- 超時判定:3個周期(3秒)未收到報文即判定Master故障
3. VRRP狀態機
- 三種狀態:
- Initialize:端口關閉時進入
- Master:定期發送通告報文(含虛擬MAC應答)
- Backup:僅監聽報文(不處理任何數據轉發)
- 狀態轉換規則:
- 優先級≠255:先進入Backup狀態再選舉
- 優先級=255:直接成為Master
- 接口恢復后需重新參與選舉
十、VRRP搶占模式
1. 接口跟蹤功能
- 工作機制:
- 跟蹤接口故障時自動降低優先級
- 默認搶占模式允許Backup接管
- 非搶占模式需人工干預切換
- 典型場景:
- 上行鏈路故障時觸發主備切換
- 優先級差值需足夠觸發狀態變更
2. 免費ARP機制
- 作用:解決主備切換后的二層通信問題
- 觸發時機:新Master產生時立即發送
- 報文特性:
- 使用虛擬IP和虛擬MAC(格式:0000-5E00-01XX)
- 強制更新終端ARP緩存表(無需等待30秒老化)
- 必要性:避免因MAC地址未更新導致通信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