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軌跡跟蹤控制與動力學模型詳解

1. 機器人控制的本質:通過關節扭矩執行軌跡

機器人控制的核心目標是讓機器人關節精確跟蹤期望軌跡 ( q d , q ˙ d , q ¨ d ) (q_d, \dot{q}_d, \ddot{q}_d) (qd?,q˙?d?,q¨?d?)。為此,控制器需根據當前狀態 ( q , q ˙ ) (q, \dot{q}) (q,q˙?)計算每個關節所需的扭矩 τ \tau τ,驅動電機產生該扭矩,使機器人產生預期運動。

關鍵點

  • 扭矩 τ \tau τ 是控制輸入,直接作用于機器人關節(如電機輸出力矩);
  • 軌跡 ( q d , q ˙ d , q ¨ d ) (q_d, \dot{q}_d, \ddot{q}_d) (qd?,q˙?d?,q¨?d?) 是期望輸出,由路徑規劃與時間參數化算法生成(如PRM/RRT + 多項式插值);
  • 控制算法的任務是彌合實際狀態 ( q , q ˙ ) (q, \dot{q}) (q,q˙?) 與期望軌跡的偏差,計算最優扭矩 τ \tau τ
2. 機器人動力學模型:連接扭矩與運動的橋梁

機器人動力學模型描述了力/扭矩運動之間的關系,是控制算法設計的基礎。根據輸入輸出方向,分為兩種形式:

2.1 正動力學(Forward Dynamics, FD)
  • 數學表達式 q ¨ = F D ( τ ; q , q ˙ ) \ddot{q} = FD(\tau; q, \dot{q}) q¨?=FD(τ;q,q˙?)
  • 物理意義:已知當前狀態 ( q , q ˙ ) (q, \dot{q}) (q,q˙?)施加的扭矩 τ \tau τ,計算機器人的加速度 q ¨ \ddot{q} q¨?
  • 應用場景
    • 仿真:給定控制輸入 τ \tau τ,預測機器人的運動軌跡(如MATLAB/SimMechanics中的動力學仿真);
    • 自適應控制:在線估計系統參數(如質量、慣性矩陣)時需使用正動力學模型。

計算流程

  1. 從逆動力學方程 τ = M ( q ) q ¨ + C ( q , q ˙ ) q ˙ + g ( q ) \tau = M(q)\ddot{q} + C(q,\dot{q})\dot{q} + g(q) τ=M(q)q¨?+C(q,q˙?)q˙?+g(q) 中解出 q ¨ \ddot{q} q¨?
    q ¨ = M ( q ) ? 1 ( τ ? C ( q , q ˙ ) q ˙ ? g ( q ) ) \ddot{q} = M(q)^{-1} \left( \tau - C(q,\dot{q})\dot{q} - g(q) \right) q¨?=M(q)?1(τ?C(q,q˙?)q˙??g(q))
  2. 通過數值積分(如歐拉法、Runge-Kutta法)得到速度 q ˙ \dot{q} q˙? 和位置 q q q
2.2 逆動力學(Inverse Dynamics, ID)
  • 數學表達式 τ = I D ( q ¨ ; q , q ˙ ) = M ( q ) q ¨ + C ( q , q ˙ ) q ˙ + g ( q ) \tau = ID(\ddot{q}; q, \dot{q}) = M(q)\ddot{q} + C(q,\dot{q})\dot{q} + g(q) τ=ID(q¨?;q,q˙?)=M(q)q¨?+C(q,q˙?)q˙?+g(q)
  • 物理意義:已知當前狀態 ( q , q ˙ ) (q, \dot{q}) (q,q˙?)期望加速度 q ¨ \ddot{q} q¨?,計算為實現該加速度所需的扭矩 τ \tau τ
  • 應用場景
    • 前饋控制:直接計算抵消動力學效應的扭矩(見下文PD + 前饋控制);
    • 軌跡規劃:在生成軌跡時考慮動力學約束(如最大可實現加速度)。

方程各部分含義

  • 慣性矩陣項 M ( q ) q ¨ M(q)\ddot{q} M(q)q¨?:抵抗加速度的慣性力,與關節位置 q q q 相關(如機械臂伸展時慣性增大);
  • 科里奧利力與離心力項 C ( q , q ˙ ) q ˙ C(q,\dot{q})\dot{q} C(q,q˙?)q˙?:由關節間相對運動產生的力(如旋轉手臂時的離心效應);
  • 重力項 g ( q ) g(q) g(q):抵抗重力的力(如支撐機械臂自重所需的扭矩)。
3. 基于動力學模型的軌跡跟蹤控制方法
3.1 PD控制(比例-微分控制)
  • 控制律 τ = K p ( q d ? q ) + K d ( q ˙ d ? q ˙ ) \tau = K_p (q_d - q) + K_d (\dot{q}_d - \dot{q}) τ=Kp?(qd??q)+Kd?(q˙?d??q˙?)
  • 特點:僅基于位置誤差 e q = q d ? q e_q = q_d - q eq?=qd??q 和速度誤差 e q ˙ = q ˙ d ? q ˙ e_{\dot{q}} = \dot{q}_d - \dot{q} eq˙??=q˙?d??q˙?計算扭矩,不依賴動力學模型
  • 局限性
    • 無法補償重力、慣性等非線性效應,跟蹤精度有限;
    • 需增大增益 K p , K d K_p, K_d Kp?,Kd? 提高響應速度,但可能導致系統不穩定。
3.2 PD + 前饋控制(PD + Feedforward)
  • 控制律 τ = K p e q + K d e q ˙ + I D ( q ¨ d ; q , q ˙ ) \tau = K_p e_q + K_d e_{\dot{q}} + ID(\ddot{q}_d; q, \dot{q}) τ=Kp?eq?+Kd?eq˙??+ID(q¨?d?;q,q˙?)
  • 工作原理
    1. PD部分:提供基礎反饋控制,抑制誤差;
    2. 前饋部分:通過逆動力學模型 I D ID ID 計算期望加速度 q ¨ d \ddot{q}_d q¨?d? 所需的理論扭矩,補償系統非線性
  • 優勢
    • 結合反饋與前饋,顯著提高跟蹤精度(尤其在高速運動時);
    • 可處理重力、慣性等復雜動力學效應。
3.3 計算力矩控制(Computed Torque Control)
  • 控制律
    τ = M ( q ) q ¨ r + C ( q , q ˙ ) q ˙ + g ( q ) \tau = M(q) \ddot{q}_r + C(q,\dot{q})\dot{q} + g(q) τ=M(q)q¨?r?+C(q,q˙?)q˙?+g(q)
    其中 q ¨ r = q ¨ d + K p e q + K d e q ˙ \ddot{q}_r = \ddot{q}_d + K_p e_q + K_d e_{\dot{q}} q¨?r?=q¨?d?+Kp?eq?+Kd?eq˙??為修正后的期望加速度。
  • 物理意義
    • 通過逆動力學計算扭矩,將系統動態特性轉化為單位質量系統(即 q ¨ = q ¨ r \ddot{q} = \ddot{q}_r q¨?=q¨?r?);
    • 誤差動態 e ¨ q + K d e ˙ q + K p e q = 0 \ddot{e}_q + K_d \dot{e}_q + K_p e_q = 0 e¨q?+Kd?e˙q?+Kp?eq?=0可設計為二階系統,通過選擇 K p , K d K_p, K_d Kp?,Kd?調整響應速度與穩定性。
  • 優勢
    • 理論上可實現精確線性化完全跟蹤(需精確動力學模型);
    • 適用于高精度任務(如機器人手術、精密裝配)。
4. 動力學模型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4.1 模型不確定性
  • 問題:實際機器人參數(如質量分布、摩擦系數)與建模值存在偏差,導致控制精度下降。
  • 解決方案
    • 自適應控制:在線估計不確定參數(如 M ( q ) M(q) M(q) C ( q , q ˙ ) C(q,\dot{q}) C(q,q˙?))并更新控制律;
    • 魯棒控制:設計對參數擾動不敏感的控制器(如滑模控制)。
4.2 計算復雜度
  • 問題:逆動力學計算涉及矩陣求逆和大量非線性運算,實時性要求高。
  • 解決方案
    • 高效算法:使用遞歸牛頓-歐拉算法(RNEA)降低計算復雜度(從 O ( n 3 ) O(n^3) O(n3) 降至 O ( n ) O(n) O(n) n n n 為關節數);
    • 硬件加速:利用GPU/FPGA并行計算動力學模型。
5. 應用案例:工業機械臂軌跡跟蹤
  • 場景:機械臂需精確跟蹤焊接軌跡,速度 1 m / s 1m/s 1m/s,定位誤差 < 0.1mm。
  • 控制方案
    1. 軌跡生成:PRM規劃路徑,5階多項式時間參數化生成 ( q d , q ˙ d , q ¨ d ) (q_d, \dot{q}_d, \ddot{q}_d) (qd?,q˙?d?,q¨?d?)
    2. 控制輸入計算
      τ = M ( q ) ( q ¨ d + K p e q + K d e q ˙ ) + C ( q , q ˙ ) q ˙ + g ( q ) \tau = M(q) (\ddot{q}_d + K_p e_q + K_d e_{\dot{q}}) + C(q,\dot{q})\dot{q} + g(q) τ=M(q)(q¨?d?+Kp?eq?+Kd?eq˙??)+C(q,q˙?)q˙?+g(q)
    3. 執行:電機根據 ( \tau ) 輸出力矩,編碼器實時反饋 ( q , q ˙ ) (q, \dot{q}) (q,q˙?)
  • 效果
    • 前饋項補償重力和慣性力,PD項抑制外界干擾;
    • 高速運動時誤差仍可控制在0.05mm以內。
總結:動力學模型與控制的協同作用

機器人動力學模型(正/逆動力學)是連接控制輸入(扭矩 τ \tau τ)與期望輸出(軌跡 q d q_d qd?)的橋梁。基于逆動力學的控制方法(如PD + 前饋、計算力矩控制)通過補償系統非線性,顯著提高軌跡跟蹤精度,是機器人實現復雜任務(如焊接、抓取、導航)的核心技術。實際應用中需權衡模型精度與計算效率,并結合自適應/魯棒控制處理不確定性。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diannao/89357.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diannao/89357.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diannao/89357.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智能辦公與科研革命:ChatGPT+DeepSeek大模型在論文撰寫、數據分析與AI建模中的實踐指南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xff0c;大語言模型如ChatGPT和DeepSeek在科研領域的應用正在為科研人員提供強大的支持。這些模型通過深度學習和大規模語料庫訓練&#xff0c;能夠幫助科研人員高效地篩選文獻、生成論文內容、進行數據分析和優化機器學習模型。 ChatGPT和Deep…

運營商場景下的實時脫敏方案:PB 級日志流的分布式處理架構

在數字化浪潮中&#xff0c;運營商積累了海量數據&#xff0c;涵蓋用戶信息、通信記錄、業務運營數據等。這些數據不僅是運營商業務運營的關鍵資產&#xff0c;也是創新服務、精準營銷的核心驅動力。然而&#xff0c;隨著數據量呈指數級增長&#xff0c;運營商每日需處理 PB 級…

docker+n8n的工作流中無法使用本地ollama服務的問題

使用docker創建n8n服務后&#xff0c;工作流中不想用大模型付費API測試&#xff0c;想用本地大模型來跑&#xff0c;剛好電腦上裝了ollama&#xff0c;就試了下添加ollama節點來替代大模型付費API&#xff0c;結果就遇到了以下問題 ollama正常運行中 但是工作流會卡在這&…

通過交互式可視化探索波動方程-AI云計算數值分析和代碼驗證

波動方程是一個基本的數學模型&#xff0c;它描述了各種類型的波&#xff08;包括機械波、聲波、電磁波和流體波&#xff09;如何通過不同的介質傳播&#xff0c;這使得它對于物理學、工程學和其他科學學科中聲學、光學、醫學成像和電信等領域的預測和設計都至關重要。 波動方程…

10授權

目錄 本節大綱 一、權限管理 1. 認證 2. 授權 二、授權核心概念 三、權限管理策略 1. 基于 URL 權限管理 權限表達式 2. 基于 方法 權限管理 EnableGlobalMethodSecurity 四、基本用法 五、原理分析 六、實戰 1. 簡介 2. 庫表設計 3. 創建 springboot 應用 本節…

線性規劃模型

線性規劃算是數學建模中最基礎的模型了&#xff0c;其典型特征就是線性和有限資源&#xff0c;即在一組線性約束條件下&#xff0c;求解一個線性目標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問題&#xff1a; 其中x 是決策變量向量&#xff0c;c 是目標函數系數向量&#xff0c;a 和 b 分別是約束…

華為云Flexus+DeepSeek征文|體驗華為云ModelArts快速搭建Dify-LLM應用開發平臺并創建知識庫大模型工作流查詢數據庫數據

華為云FlexusDeepSeek征文&#xff5c;體驗華為云ModelArts快速搭建Dify-LLM應用開發平臺并創建知識庫大模型工作流查詢數據庫數據 什么是華為云ModelArts 華為云ModelArts ModelArts是華為云提供的全流程AI開發平臺&#xff0c;覆蓋從數據準備到模型部署的全生命周期管理&am…

WPF中Style和Template異同

在WPF&#xff08;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xff09;中&#xff0c;Style和Template是兩個核心概念&#xff0c;用于控制UI元素的外觀和行為&#xff0c;但它們的職責和使用場景有明顯區別。以下是詳細分析&#xff1a; 一、基本概念 1. Style&#xff08;樣式&am…

針對 DVWA 中 Command Injection 模塊的亂碼問題及解決辦法

目錄 根本原因 解決辦法 優化說明 適用范圍 系統兼容性 在 DVWA 的 Command Injection 模塊中執行系統命令時&#xff0c;返回結果出現亂碼&#xff08;如圖1所示&#xff09;。 根本原因 DVWA 默認使用 UTF-8 編碼&#xff0c;而部分系統命令&#xff08;如 Windows 的…

Linux獲取ImageNet數據集方法及小規模imagenet

一、數據集下載 ImageNet官方鏈接&#xff1a;ImageNet Linux命令直接下載&#xff1a; 訓練集 wget https://image-net.org/data/ILSVRC/2012/ILSVRC2012_img_train.tar --no-check-certificate驗證集 wget https://image-net.org/data/ILSVRC/2012/ILSVRC2012_img_val.t…

JAVA八股文:異常有哪些種類,可以舉幾個例子嗎?Throwable類有哪些常見方法?

Throwable、Error 與 Exception 所有的異常類型都繼承自 java.lang.Throwable。 其中 Error&#xff08;比如 OutOfMemoryError、StackOverflowError、類加載失敗等&#xff09;表示 JVM 自身或運行環境的問題&#xff0c;不應該也通常無法由應用程序去捕獲或恢復&#xff0c;…

.NetCore+Vue快速生產框架開發詳細方案

文章目錄 1. 項目概述 1.1 項目背景1.2 項目目標1.3 核心功能 2. 技術棧選擇 2.1 后端技術棧2.2 前端技術棧2.3 開發工具 3. 系統架構設計 3.1 整體架構3.2 后端架構設計3.3 前端架構設計3.4 微服務考慮 4. 后端.NET核心設計 4.1 項目結構4.2 核心模塊設計4.2.1 用戶模塊4.2.2 …

WPF學習筆記(18)觸發器Trigger

觸發器 1. 概述2. 詳解2.1. Trigger 用法2.2. MultiTrigger 用法2.3. DataTrigger 用法2.4. EventTrigger 用法 總結 1. 概述 官方文檔&#xff1a;https://learn.microsoft.com/zh-cn/dotnet/api/system.windows.trigger?viewnetframework-4.8 2. 詳解 在Style中可以指定觸…

記本好書:矩陣力量: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編程

書名&#xff1a;矩陣力量&#xff1a;線性代數全彩圖解微課Python編程 作者&#xff1a;姜偉生 出版社&#xff1a;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xff1a;2023-06-01 ISBN&#xff1a;9787302632511 品牌方&#xff1a;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發現一本好書&#xff0c;但是一…

?Webpack打包流程

Webpack打包流程的核心步驟包括初始化配置、解析入口文件、構建依賴圖、模塊轉換、資源優化和輸出文件?。該流程通過遞歸分析模塊依賴關系&#xff0c;結合加載器和插件處理各類資源&#xff0c;最終生成優化后的靜態文件。 ?核心流程概述? ?初始化配置?&#xff1a;讀取…

入門pytorch-聯邦學習

本文聯邦學習的代碼引用于https://github.com/shaoxiongji/federated-learning 本篇文章相當于帶大家讀一遍聯邦學習的代碼&#xff0c;同時加深了大家對聯邦學習和Pytorch框架的理解。 這里想簡單介紹一下聯邦學習。 聯邦學習說白了&#xff0c;就是假如有 N N N個數據擁有…

半導體和PN結

1. 什么是半導體&#xff1f; 導體&#xff0c;電阻率小&#xff0c;即電流容易通過的材料&#xff1b;Cu 絕緣體&#xff0c;導電性低&#xff0c;即電流不易通過的材料&#xff1b;塑料 半導體&#xff0c;常溫下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xff0c;是一種導電可控的…

如何分析大語言模型(LLM)的內部表征來評估文本的“誠實性”

如何分析大語言模型(LLM)的內部表征來評估文本的“誠實性” 基于這樣一個假設:模型在生成誠實和不誠實回答時,其內部狀態會存在系統性差異 LAT :線性人工斷層掃描 我們通過一個生活化的例子來理解如何通過分析大語言模型的內部表征評估文本的“誠實性”。 場景類比:判…

【算法】動態規劃 矩陣 :62. 不同路徑

62. 不同路徑 一個機器人位于一個 m x n 網格的左上角 &#xff08;起始點在下圖中標記為 “Start” &#xff09;。 機器人每次只能向下或者向右移動一步。機器人試圖達到網格的右下角&#xff08;在下圖中標記為 “Finish” &#xff09;。 問總共有多少條不同的路徑&…

LabVIEW調用Excel宏實現數據可視化

通過LabVIEW 的 ActiveX 接口&#xff0c;調用 Excel 應用程序&#xff0c;實現打開指定Excel 工作簿并運行其中宏&#xff08;如 “GraphData” 宏&#xff09;&#xff0c;將工作表數據以圖表形式展示。通過 ActiveX 自動化技術&#xff0c;打通 LabVIEW 與 Excel 交互通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