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線程池里七個參數的以及其各自的含義
面試題:說一下線程池七個參數的含義?
所謂的線程池的 7 大參數是指,在使用 ThreadPoolExecutor 創建線程池時所設置的 7 個參數,如以下源碼所示: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int maximumPoolSize,long keepAliveTime,TimeUnit unit,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
這 7 個參數分別是:
- corePoolSize:核心線程數。
- maximumPoolSize:最大線程數。
- keepAliveTime:空閑線程存活時間。
- TimeUnit:時間單位。
- BlockingQueue:線程池任務隊列。
- ThreadFactory:創建線程的工廠。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拒絕策略。
參數1:corePoolSize
核心線程數:是指線程池中長期存活的線程數。
這就好比古代大戶人家,會長期雇傭一些“長工”來給他們干活,這些人一般比較穩定,無論這一年的活多活少,這些人都不會被辭退,都是長期生活在大戶人家的。
參數2:maximumPoolSize
最大線程數:線程池允許創建的最大線程數量,當線程池的任務隊列滿了之后,可以創建的最大線程數。
這是古代大戶人家最多可以雇傭的人數,比如某個節日或大戶人家有人過壽時,因為活太多,僅靠“長工”是完不成任務,這時就會再招聘一些“短工”一起來干活,這個最大線程數就是“長工”+“短工”的總人數,也就是招聘的人數不能超過 maximumPoolSize。
注意事項
最大線程數 maximumPoolSize 的值不能小于核心線程數 corePoolSize,否則在程序運行時會報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非法參數異常,如下圖所示:
參數3:keepAliveTime
空閑線程存活時間,當線程池中沒有任務時,會銷毀一些線程,銷毀的線程數=maximumPoolSize(最大線程數)-corePoolSize(核心線程數)。
還是以大戶人家為例,當大戶人家比較忙的時候就會雇傭一些“短工”來干活,但等干完活之后,不忙了,就會將這些“短工”辭退掉,而 keepAliveTime 就是用來描述沒活之后,短工可以在大戶人家待的(最長)時間。
參數4:TimeUnit
時間單位:空閑線程存活時間的描述單位,此參數是配合參數 3 使用的。參數 3 是一個 long 類型的值,比如參數 3 傳遞的是 1,那么這個 1 表示的是 1 天?還是 1 小時?還是 1 秒鐘?是由參數 4 說了算的。TimeUnit 有以下 7 個值:
- TimeUnit.DAYS:天
- TimeUnit.HOURS:小時
- TimeUnit.MINUTES:分
- TimeUnit.SECONDS:秒
- TimeUnit.MILLISECONDS:毫秒
- TimeUnit.MICROSECONDS:微妙
- TimeUnit.NANOSECONDS:納秒
參數5:BlockingQueue
在Java中,BlockingQueue是一個接口,它的實現類有ArrayBlockingQueue、DelayQueue、 LinkedBlockingQueue、PriorityBlockingQueue、SynchronousQueue等,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存儲
結構上或對元素操作上的不同,但是對于take與put操作的原理,卻是類似的,目的都是阻塞存取。
有界與無界
有界隊列:就是有固定大小的隊列。比如設定了固定大小的 LinkedBlockingQueue,又或者大小為 0,只是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中做中轉用的 SynchronousQueue。
無界隊列:指的是沒有設置固定大小的隊列。這些隊列的特點是可以直接入列,直到溢出。當然現實幾乎不會有到這么大的容量(超過 Integer.MAX_VALUE),所以從使用者的體驗上,就相當于 “無界”。比如沒有設定固定大小的 LinkedBlockingQueue。
阻塞與非阻塞
阻塞和非阻塞指的是調用者(程序)在等待返回結果(或輸入)時的狀態。阻塞時,在調用結果返回前,當前線程會被掛起,并在得到結果之后返回。非阻塞時,如果不能立刻得到結果,則該調用者不會阻塞當前線程。因此對應非阻塞的情況,調用者需要定時輪詢查看處理狀態。
入隊
add(E e):(非阻塞)調用offer但會根據offer結果,如果false拋出 IllegalStateException(“Queue full”)
offer(E e):(非阻塞)如果隊列沒滿,立即返回true; 如果隊列滿了,立即返回false
put(E e):(阻塞)如果隊列滿了,一直阻塞,直到隊列不滿了或者線程被中斷
offer(E 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在隊尾插入一個元素,,如果隊列已滿,則進入等待,直到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被喚醒
2.等待時間超時
3.當前線程被中斷
出隊
poll():(非阻塞)如果沒有元素,直接返回null;如果有元素,出隊
remove():(非阻塞)刪除隊列頭元素,如果沒有元素,返回false
take():(阻塞)如果隊列空了,一直阻塞,直到隊列不為空或者線程被中斷
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如果隊列不空,出隊;如果隊列已空且已經超時,返回null;如果隊列已空且時間未超時,則進入等待,直到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被喚醒
2.等待時間超時
3.當前線程被中斷
查看元素
element(): 調用peek(),查看元素,拿到為null,拋出 NoSuchElementException。
peek():查看元素,不去除,如果拿不到則為null。
阻塞隊列
阻塞隊列:是一種特殊的隊列,它在普通隊列的基礎上提供了兩個附加功能。
即:
- 當隊列為空的時候,獲取隊列中元素的消費者線程會被阻塞,同時喚醒生產者線程。
- 當隊列滿了的時候,向隊列中添加元素的生產者線程被阻塞,同時喚醒消費者線程。
在線程池中,阻塞隊列是用來存儲線程池的所有待執行任務的隊列。它可以設置以下幾個值:
- ArrayBlockingQueue:一個由數組結構組成的有界阻塞隊列。特點:ArrayBlockingQueue底層是使用一個數組實現隊列的,內部使用了一把鎖對插入和取出做了限制,即插或者取的操作是原子性容量:需要指定一個大小,創建了無法修改元素:不允許為null的元素插入
- LinkedBlockingQueue:一個由鏈表結構組成的有界阻塞隊列。特點:內部有兩把鎖,即入隊鎖和出隊鎖(ReentrantLock+Condition),插入和取出各一把,互不打擾。兩把鎖來控制插入和取出數組阻塞喚醒。內部通過AtomicInteger count變量保證統計隊列元素準確容量:默認為Integer.MAX_VALUE元素:不允許為null的元素插入
- SynchronousQueue:一個不存儲元素的阻塞隊列,即直接提交給線程不保持它們。一種無緩沖的等待隊列,相對于有緩沖的BlockingQueue來說,少了一個中間經銷商的環節(緩沖區)。消費者必須親自去集市找到所要商品的直接生產者特點:一對一,生產者和消費者缺一就阻塞,存在公平和非公平兩種容量:size默認為0,剩余容量也為0元素:不允許為null的元素插入
- PriorityBlockingQueue:一個支持優先級排序的無界阻塞隊列。特點:無界隊列依賴Comparator來確保不同元素的排序位置,最大值不超過Integer.MAX_Value-8容量:默認大小為11,底層使用數組來存儲,會擴容元素:不允許為null的元素插入
- DelayQueue:一個使用優先級隊列實現的無界阻塞隊列,只有在延遲期滿時才能從中提取元素。特點:存儲Delayed元素,可實現延時等功能容量:默認為11,底層使用PriorityBlockingQueue來存儲元素:不允許為null的元素插入,內部存儲Delay的實現類元素take:內部使用priorityblockingqueue排序,根據getDelay判斷剩余時間,只有當前到點了,才可以取出元素
- LinkedBlockingDeque:一個由鏈表結構組成的雙向阻塞隊列。特點:BlockingDeque 類是一個雙端隊列,在不能夠插入元素時,它將阻塞住試圖插入元素的線程;在不能夠抽取元素時,它將阻塞住試圖抽取的線程。容量:可以指定隊列的容量(防止過度膨脹),如果不指定,默認容量大小等于Integer.MAX_VALUE。元素:同時支持FIFO和FILO兩種操作方式(即可以從隊列的頭和尾同時操作(插入/刪除)),支持線程安全。
- LinkedTransferQueue:一個由鏈表結構組成的無界阻塞隊列。與SynchronousQueue類似,還含有非阻塞方法。public interface TransferQueue<E> extends BlockingQueue<E> {// 如果可能,立即將元素轉移給等待的消費者。 // 如果存在消費者已經等待接收它(在 take 或 timed poll(long,TimeUnit)poll)中,則立即傳送指定的元素,否則返回 false。boolean tryTransfer(E e);// 將元素轉移給消費者,如果需要的話等待。 // 如果存在一個消費者已經等待接收它(在 take 或timed poll(long,TimeUnit)poll)中,則立即傳送指定的元素,否則等待直到元素由消費者接收。void transfer(E 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上面方法的基礎上設置超時時間boolean tryTransfer(E e, 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如果至少有一位消費者在等待,則返回 trueboolean hasWaitingConsumer();// 返回等待消費者人數的估計值int getWaitingConsumerCount();}特點:實現了TransferQueue接口。TransferQueue接口繼承了BlockingQueue,主要擴展了兩個方法tryTransfer、transfer。對比:和SynchronousQueue.TransferQueue(公平模式)相比,它是可以統計長度,可以進行查詢的;和LinkedBlockingQueue相比,它擁有更高的性能(使用CAS自旋);和ConcurrentLinkedQueue相比,它擁有阻塞功能。因此可以看作是ConcurrentLinkedQueue、SynchronousQueue、LinkedBlockingQueue的超集,作為對比學習。既然說到了,那就順便說一下ConcurrentLinkedQueue吧。總結:ArrayBlockingQueue:需要創建隊列數組長度。LinkedBlockingQueue:內部使用Node實現,默認大小Integer.MAX_VALUE。PriorityBlockingQueue:優先級隊列,默認大小11,內部需實現Comparator來比較。DelayQueue:延時隊列,元素需要實現Delayed,底層使用PriorityBlockingQueue,默認大小11。SynchronousQueue:交換隊列,默認大小0,需同時存在生產者和消費者,否則任一都會阻塞LinkedTransferQueue:新增transfer方法,tryTransfer和transfer可以檢測是否有線程在等待獲取數據,如果檢測到就立即發送新增的數據給這個線程獲取而不用放入隊列。
-----------------------------------------------------------------------------------------
順便提一下ConcurrentLinkedQueue。
- ConcurrentLinkedQueue:是一種非阻塞的無界的線程安全隊列,與阻塞隊列LinkedBlockingQueue相對應,ConcurrentLinkedQueue同樣也是使用鏈表實現的FIFO隊列,但不同的是它沒有使用任何鎖機制,而是用自旋+CAS來實現線程安全。特點:
.不允許null入列
.在入隊的最后一個元素的next為null
.隊列中所有未刪除的節點的item都不能為null且都能從head節點遍歷到
.刪除節點是將item設置為null, 隊列迭代時跳過item為null節點
.head節點跟tail不一定指向頭節點或尾節點,可能存在滯后性
比較常用的是 LinkedBlockingQueue,線程池的排隊策略和 BlockingQueue 息息相關。
參數6:ThreadFactory
線程工廠:線程池創建線程時調用的工廠方法,通過此方法可以設置線程的優先級、線程命名規則以及線程類型(用戶線程還是守護線程)等。線程工廠的使用示例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創建線程工廠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new ThreadFactory() {@Overridepublic Thread newThread(Runnable r) {// 創建線程池中的線程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r);// 設置線程名稱thread.setName("Thread-" + r.hashCode());// 設置線程優先級(最大值:10)thread.setPriority(Thread.MAX_PRIORITY);//......return thread;}};// 創建線程池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0, 10, 0,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threadFactory); // 使用自定義的線程工廠threadPoolExecutor.submit(new Runnable()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Thread 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線程:%s,線程優先級:%d",thread.getName(), thread.getPriority()));}});
}
以上程序的執行結果如下:
從上述執行結果可以看出,自定義線程工廠起作用了,線程的名稱和線程的優先級都是通過線程工廠設置的。
參數7: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拒絕策略:當線程池的任務超出線程池隊列可以存儲的最大值之后,執行的策略。默認的拒絕策略有以下 4 種:
- AbortPolicy:丟棄任務并拋出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異常。
- CallerRunsPolicy:使用當前調用的線程來執行此任務。
- DiscardOldestPolicy:丟棄隊列頭部(最舊)的一個任務,并重新執行當前任務(重復此過程)。
- DiscardPolicy:也是丟棄任務,但是不拋出異常。
線程池的默認策略是 AbortPolicy 拒絕并拋出異常。
案例分析
線程池中線程數小于corePoolSize時,新任務將創建一個新線程執行任務,不論此時線程池中是否存在空閑線程。
線程池中線程數達到corePoolSize時,新任務將被放入workQueue中,等待線程池中任務調度執行;
當workQueue已滿,且maximumPoolSize>corePoolSize時,新任務會創建新線程執行任務;
當workQueue已滿,且提交任務數超過maximumPoolSize,任務由RejectedExecutionHandler處理;
當線程池中線程數超過corePoolSize,且超過這部分的空閑時間達到keepAliveTime時,回收該線程;
如果設置allowCoreThreadTimeOut(true)時,線程池中corePoolSize范圍內的線程空閑時間達到keepAliveTime也將回收;
總結
本文介紹了線程池的 7 大參數:
- corePoolSize:核心線程數,線程池正常情況下保持的線程數,大戶人家“長工”的數量。
- maximumPoolSize:最大線程數,當線程池繁忙時最多可以擁有的線程數,大戶人家“長工”+“短工”的總數量。
- keepAliveTime:空閑線程存活時間,沒有活之后“短工”可以生存的最大時間。
- TimeUnit:時間單位,配合參數 3 一起使用,用于描述參數 3 的時間單位。
- BlockingQueue:線程池的任務隊列,用于保存線程池待執行任務的容器。
- ThreadFactory:線程工廠,用于創建線程池中線程的工廠方法,通過它可以設置線程的命名規則、優先級和線程類型。
-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拒絕策略,當任務量超過線程池可以保存的最大任務數時,執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