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前剛好我有一些資料,是我根據網友給的問題精心整理了一份「單片機的資料從專業入門到高級教程」,
點個關注在評論區回復“666”之后私信回復“666”,全部無償共享給大家!!!1、先入門了51先學了89c52,20年底買了普中科技的板子,利用大二寒假學習,看他們的視頻,看到了串口,然后搭建洞洞板電路做了一個手機藍牙遙控車;開學后再學了Altium Designer,學了目前比較常見的stc15芯片,閱讀芯片手冊的重點章節并做了筆記,暑假搭配新學的電路做了個2.4G無線遙控車;秋季開學后偶然發現學校貼了個第13屆藍橋杯大賽的海報,驚喜地發現正好是熟悉的內容,于是決定報名,由于猶豫該報嵌入式還是單片機,我買了野火的mini開發板試著學了一下stm32,但是感覺特別難學不會,于是報了單片機開發組。然后買了官方開發板,看小蜜蜂老師的教學視頻課學習,由于比賽恰好是用stc15,我正好有基礎所以上手很快,新學了幾個外設,就擱一邊了(后來拿了個國一);之后學了stc8芯片,用官方庫建立項目,適應了這種分很多文件的項目風格,然后學了個Keil自帶且專門給51單片機用的操作系統——rtx51,對操作系統的任務調度過程有了直觀認識,然后用這些知識做了個音樂播放器。本來想往音樂播放器方向研究的,但是發現在硬件上涉及很多模電知識,于是在寒假開始重學模電,只學到mos管就半途而廢了。這兩年新出的stc32g芯片我也試用了一下,然后對51的研究到此暫停。2、擱下51學stm32不久偶然接觸到感興趣的團隊項目(模型控制器),被迫轉32位機,認識到32位機的世界比51精彩太多了,尤其是st的生態,各種sdk工具各種高端芯片各種學習資源太多了。然后開始狠學,學stm32,學FreeRTOS,未來還想學LVGL。由于有51和RTX51的基礎,32位機和FreeRTOS的入門比較輕松,反而是感覺找到合適方法的過程比學習知識本身要難。這段時間我首先是用著之前有的野火開發板,看小蜜蜂老師的HAL庫+STM32CubeMX視頻課,這位老師講得很好,看完感覺大致有數了。然后繼續入門,由于之前看野火的視頻課沒看懂,于是去看正點原子的視頻課,但是發現視頻課只有標準庫的沒有HAL庫,于是開始看野火的文檔。后來越看越迷糊,因為野火的HAL庫教程文檔對寄存器是點到為止,而HAL庫對底層封裝的層數太多了,對底層原理不了解就心里發虛,感覺不會用。加之跟著文檔學很枯燥,于是決定跟著正點原子的視頻學標準庫,并淘了一個二手戰艦開發板。這期間理解外設的寄存器原理,但不用掌握,在了解寄存器的基礎上重點去學標準庫的使用,心里踏實了不少。至此算是找到了入門的方法。因為有了51基礎,加上b站視頻課可以發彈幕,大家在彈幕里對于難點發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學起來很有動力,學習進度也很快。在大四上學期系統學習了正點原子的標準庫教程后,之后在畢設驅使下完成了一個電池管理系統的項目,自己畫了板子寫了程序做了APP,至此算是入門了stm32。3、有時間有興趣就穿插學了ESP32完成了畢設后,開始想diy一套使用顯示屏無線控制車模燈聲的項目,發現在這種無線領域使用ESP32是性價比很高解決方案,于是使用Arduino平臺快速學習了一下ESP32。4、未來想學linux大三時期了解到嵌入式Linux這個方向,看網友推薦買了一塊STM32MP157F-DK2官方開發板,嘗試了一下入門,但是感覺這款開發板資料都是英文看著很累,而且資料特別少,雙核的芯片結構也巨復雜,于是入門失敗擱置了。最近大四畢業了,剁手又買了塊韋東山的imx6ull帶屏開發板,這款的芯片是單核的,感覺比雙核的更適合入門,畢竟一上來不能太難容易勸退。這款開發板的資料就多多了,也有視頻教程。等玩完了ESP就打算系統學習一下。我個人覺得要一步步來,挑感興趣的優先學,只有真正接觸過才知道好不好,所有的彎路都會轉變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