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111 字 13 圖,預估閱讀時間:1 分鐘
之前買了一個無線版本的MSR810-W(淘了一臺二手的H3C企業路由器,就用它來打開網絡世界的大門),并整理了一份快速配置(腳本案例來了!一臺初始化配置的MSR810-W快速滿足業務上線的4個要求)。后來搞SD-WAN,比較多的用到了LTE模塊,所以最近我又入手了一臺MSR810-LM,產品型號是MSR-810企業級6端口千兆4G LTE路由器,關于無線部分的描述如下:
可以看到,4G支持LTE-TDD和LTE-FDD,基本上就是全網通了。
這種內置的LTE模塊,配置上相對于外接的移動通信Modem模塊要簡單得多,因為設備默認配置里面就有這部分的撥號配置,直接插上SIM卡就能看到設備面板上的LTE指示燈一直在閃爍。
為了確認,我登錄到設備的WEB管理頁面,在“網絡設置”→“外網配置”→“WAN配置”下面,可以看到存在一個接口SIM0,連接模式為撥號,已經獲取到了IP地址。
接口的默認配置如下:
如果從命令行來看,配置如下:
#
dialer-group 89 rule ip permit
#
apn-profile profile69apn dynamic
#
controller Cellular1/0description Multiple_Line1-OTHEReth-channel 0
#
interface Eth-channel1/0:0dialer circular enabledialer-group 89dialer timer wait-carrier 10dialer timer autodial 5dialer number *99# autodialip address cellular-alloctcp mss 1280nat outboundapn-profile apply profile69
#
ip?route-static?0.0.0.0?0?Eth-channel1/0:0?preference?100
簡單理一下,上面的配置包括:
1、配置撥號訪問組89,對應的撥號訪問控制條件為允許;
2、配置4G Modem的參數模板為profile69,配置接入4G/5G網絡時的接入點為dynamic,由運營商根據接入用戶動態分配接入點,和手機上的配置是一樣的;
3、將Cellular接口1/0通道化出以太網通道接口0,以在網絡層支持IP協議;
4、然后就是配置以太網通道接口Eth-channel1/0:0,使能傳統DDR,將接口加入撥號訪問組89,配置自動撥號參數,配置接口去往對端的撥號串,IP地址使用自動獲取的方式,TCP MSS配置為1280字節,使能NAT地址轉換,指定4G Modem撥號使用的參數模板為profile69;
5、最后,一條默認路由將設備流量從以太網通道接口Eth-channel1/0:0轉發出去。
在命令行看一下撥號口狀態。
這里顯示接口的帶寬是100Mbps,我們測速看一下。
下行帶寬大約是40 Mbps,上行帶寬大約是33 Mbps。在相同位置下,手機的下行帶寬要高一些,但是上行帶寬略低,同時上行帶寬不太穩定。相比之下,MSR 810的測速結果就要穩定一些。
現在使用的是自動選擇運營商模式,網絡制式也是自動,我們現在把運營商修改為電信,制式手工調整為4G試一下。
調整后的命令行配置如下:
#
dialer-group 89 rule ip permit
#
apn-profile profile69apn static ctnet
#
controller Cellular1/0escription Multiple_Line1-TELECOMeth-channel 0
#
interface Eth-channel1/0:0dialer circular enabledialer-group 89dialer timer wait-carrier 10dialer timer autodial 5dialer number #777 autodialip address cellular-alloctcp mss 1280nat outboundapn-profile apply profile69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配置差異,一是apn-profile中將4G/5G Modem參數模版調整為靜態接入點ctnet,二是將以太網通道接口Eth-channel1/0:0下的撥號串修改為了#777。
然后我們可以看到再次撥號成功之后,IP地址發生了變化。
對應的公網IP地址也從27.128.106.232變成了27.128.101.178,再次測速試一下。
可以看到,下載從40 Mbps變成了43 Mbps,上傳從33 Mbps變成了31 Mbps,整體差異不是很大,但是網速還是基本保持穩定。所以,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可以不調整網絡制式,直接保持自動配置即可。
在命令行可以查看4G Modem模塊的連接信息。
當前的信號質量為-64 dBm,整體不算非常好,但是同位置下手機信號只有-101 dBm,可見天線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當然,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通過天線延長線將LTE天線延長到室外開闊處,以獲取更強的接入信號。這里還能自動識別出SIM卡的手機號碼,也是挺厲害的。
測試一下到我北京服務器的時延。
平均時延40毫秒左右,稍微高了點。再測試一下到上海服務器的時延。
平均時延60毫秒左右,還是稍微高了點。但是考慮到LTE線路一般也是作為有線鏈路的備份來使用,或者是在有線網施工不便的地方接入使用,這個時延也算勉強可以接受。
再者,現在這種路由器在咸魚上最便宜的只要兩三百塊,還要啥自行車啊!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吧
聽說kaili可以破解WiFi密碼,裝一個試試!
Kali Linux開啟SSH遠程登錄
配置Kali通過MSTSC連接遠程桌面
openAI告訴我要這樣運營公眾號
IPsec封裝引入了額外的報文開銷,具體是多少?
專線入云場景能否配置動態路由協議?
通過GRE隧道實現OSPF、BGP、IS-IS的套接使用
VRRP負載均衡模式配置實用嗎?
VRRP多備份組+策略路由實現主備負載
還在到處找Win11鏡像?自己動手,豐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