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獻檢索的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單獨使用關鍵詞檢索出來的文章數量太多,如果是多加一些限定詞,又什么都檢索不到:比如我明明知道某篇論文已經發表,但在 Web of Science (WoS) 里卻檢索不到。這其實和檢索式的寫法密切相關。
本文以“化工過程中的故障診斷 (Fault Detection & Diagnosis, FDD)”為例,當然,各位讀者大可以把模板里的關鍵詞換成自己的研究領域。分享一個更精準的檢索方式,以及說明它為什么比常規寫法更有效。
常見問題
很多人習慣在 WoS 里這樣寫:
TS=("fault detection" OR "fault diagnosis")
但這樣有兩個問題:
匹配過于死板:只能找到標題或摘要里完全包含 fault detection 或 fault diagnosis 的論文。
容易漏掉相關變體:比如 detection of faults、fault-tolerant detection、diagnostic methods 等,都檢索不到。
結果就是:一些關鍵文獻明明在期刊上能找到,用 DOI 可以命中,但在 WoS 的主題檢索里卻搜不到。
更合理的檢索式
針對 CEJ(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的示例,以此作為模板,各位可以自行更換關鍵詞:
S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AND TS=(fault NEAR/3 (detect* OR diagnos*))
AND TS=(chemical NEAR/3 process*)
AND PY=2019-2026
各部分解釋
S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鎖定期刊來源,確保結果只來自 CEJ。
TS=(fault NEAR/3 (detect OR diagnos))**
detect*
→ detection / detecting / detected 全覆蓋diagnos*
→ diagnosis / diagnostic / diagnosing 全覆蓋NEAR/3
→ fault 與 detect/diagnos 之間相距 ≤ 3 個詞即可,例如:fault detection
detection of faults
fault-tolerant detection
避免了只匹配精確詞組的限制,大幅提升召回率。
TS=(chemical NEAR/3 process)*
覆蓋 chemical process、chemical processes、chemical process industry 等多種表述。
AND PY=2019-2026
限定近年的文章,避免過舊文獻。
為什么比之前精準?
通配符 * 保證詞形變化 → 不漏掉不同詞尾形式。
近鄰算子 NEAR/n → 不局限于死板詞組,能覆蓋更自然的表達方式。
邏輯清晰 → 同類同義詞用 OR 合并,不同維度條件用 AND 連接,避免條件沖突或擴散。
結果就是,這個檢索式能系統性地覆蓋化工過程領域的 FDD 研究。
總結
相比傳統的 "fault detection" OR "fault diagnosis"
,利用 通配符 + 近鄰算子 + 邏輯清晰的結構,能顯著提升 WoS 檢索的召回率和精準度。掌握這一技巧,不僅能確保關鍵論文不會遺漏,還能更快鎖定高相關度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