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內核細節(轉載)

RPC內核細節(轉載)

背景

隨著數據量、并發量、業務復雜度的增長,服務化是架構演進必由之路。服務化離不開RPC框架。

RPC服務化的好處

服務化的一個好處就是,不限定服務的提供方使用什么技術選型,能夠實現大公司跨團隊的技術解耦。
如下圖所示: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1. 服務A:歐洲團隊維護,技術背景是Java;
  2. 服務B:美洲團隊維護,用C++實現;
  3. 服務C:中國團隊維護,技術棧是go;
    服務的上游調用方,按照接口、協議即可完成對遠端服務的調用。

但實際上,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研發團隊規模有限,大都使用同一套技術體系來實現服務: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這樣的話,如果沒有統一的服務框架,各個團隊的服務提供方就需要各自實現一套序列化、反序列化、網絡框架、連接池、收發線程、超時處理、狀態機等“業務之外”的重復技術勞動,造成整體的低效。

因此,統一服務框架把上述“業務之外”的工作統一實現,是服務化首要解決的問題。

RPC框架的職責是什么?

RPC框架,要向調用方屏蔽各種復雜性,要向服務提供方也屏蔽各類復雜性:

  1. 服務調用方client感覺就像調用本地函數一樣,來調用服務;
  2. 服務提供方server感覺就像實現一個本地函數一樣,來實現服務;

所以整個RPC框架又分為client部分與server部分,實現上面的目標,把復雜性屏蔽,就是RPC框架的職責。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如上圖所示,業務方的職責是:

  1. 調用方A,傳入參數,執行調用,拿到結果;
  2. 服務方B,收到參數,執行邏輯,返回結果;

RPC框架的職責是,中間大藍框的部分:

  1. client端:序列化、反序列化、連接池管理、負載均衡、故障轉移、隊列管理,超時管理、異步管理等等;
  2. server端:服務端組件、服務端收發包隊列、io線程、工作線程、序列化反序列化等;

序列化協議要考慮什么因素?

不管使用成熟協議xml/json,還是自定義二進制協議來序列化對象,序列化協議設計時都需要考慮以下這些因素:

  1. 解析效率:這個應該是序列化協議應該首要考慮的因素,像xml/json解析起來比較耗時,需要解析doom樹,二進制自定義協議解析起來效率就很高;
  2. 壓縮率,傳輸有效性:同樣一個對象,xml/json傳輸起來有大量的xml標簽,信息有效性低,二進制自定義協議占用的空間相對來說就小多了;
  3. 擴展性與兼容性:是否能夠方便的增加字段,增加字段后舊版客戶端是否需要強制升級,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xml/json和上面的二進制協議都能夠方便的擴展;
  4. 可讀性與可調試性:這個很好理解,xml/json的可讀性就比二進制協議好很多;
  5. 跨語言:上面的兩個協議都是跨語言的,有些序列化協議是與開發語言緊密相關的,例如dubbo的序列化協議就只能支持Java的RPC調用;
  6. 通用性:xml/json非常通用,都有很好的第三方解析庫,各個語言解析起來都十分方便,上面自定義的二進制協議雖然能夠跨語言,但每個語言都要寫一個簡易的協議客戶端;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RPC-client包含下面部分:

  1. 序列化反序列化的部分(上圖中的1、4)
  2. 發送字節流與接收字節流的部分(上圖中的2、3)

RPC-client同步調用架構如何?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所謂同步調用,在得到結果之前,一直處于阻塞狀態,會一直占用一個工作線程,上圖簡單的說明了一下組件、交互、流程步驟:

  • 左邊大框,代表了調用方的一個工作線程
  • 左邊粉色中框,代表了RPC-client組件
  • 右邊橙色框,代表了RPC-server
  • 藍色兩個小框,代表了同步RPC-client兩個核心組件,序列化組件與連接池組件
  • 白色的流程小框,以及箭頭序號1-10,代表整個工作線程的串行執行步驟:
    1)業務代碼發起RPC調用:
Result=Add(Obj1,Obj2)

2)序列化組件,將對象調用序列化成二進制字節流,可理解為一個待發送的包packet1;
3)通過連接池組件拿到一個可用的連接connection;
4)通過連接connection將包packet1發送給RPC-server;
5)發送包在網絡傳輸,發給RPC-server;
6)響應包在網絡傳輸,發回給RPC-client;
7)通過連接connection從RPC-server收取響應包packet2;
8)通過連接池組件,將connection放回連接池;
9)序列化組件,將packet2反序列化為Result對象返回給調用方;
10)業務代碼獲取Result結果,工作線程繼續往下走;

連接池組件有什么作用?
RPC框架鎖支持的負載均衡、故障轉移、發送超時等特性,都是通過連接池組件去實現的。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典型連接池組件對外提供的接口為:

int ConnectionPool::init();
Connection ConnectionPool::getConnection();
int ConnectionPool::putConnection(Connection t);
  • init做了些什么?
    和下游RPC-server(一般是一個集群),建立N個tcp長連接,即所謂的連接“池”。
  • getConnection做了些什么?
    從連接“池”中拿一個連接,加鎖(置一個標志位),返回給調用方。
  • putConnection做了些什么?
    將一個分配出去的連接放回連接“池”中,解鎖(也是置一個標志位)。

如何實現負載均衡?
連接池中建立了與一個RPC-server集群的連接,連接池在返回連接的時候,需要具備隨機性。

如何實現故障轉移?
連接池中建立了與一個RPC-server集群的連接,當連接池發現某一個機器的連接異常后,需要將這個機器的連接排除掉,返回正常的連接,在機器恢復后,再將連接加回來。

如何實現發送超時?
因為是同步阻塞調用,拿到一個連接后,使用帶超時的send/recv即可實現帶超時的發送和接收。

總的來說,同步的RPC-client的實現是相對比較容易的,序列化組件、連接池組件配合多工作線程數,就能夠實現。

RPC-client異步調用架構如何?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所謂異步回調,在得到結果之前,不會處于阻塞狀態,理論上任何時間都沒有任何線程處于阻塞狀態,因此異步回調的模型,理論上只需要很少的工作線程與服務連接就能夠達到很高的吞吐量,如上圖所示:
左邊的框框,是少量工作線程(少數幾個就行了)進行調用與回調

  • 中間粉色的框框,代表了RPC-client組件
  • 右邊橙色框,代表了RPC-server
  • 藍色六個小框,代表了異步RPC-client六個核心組件:上下文管理器,超時管理器,序列化組件,下游收發隊列,下游收發線程,連接池組件
  • 白色的流程小框,以及箭頭序號1-17,代表整個工作線程的串行執行步驟:

1)業務代碼發起異步RPC調用;

Add(Obj1,Obj2, callback)

2)上下文管理器,將請求,回調,上下文存儲起來;
3)序列化組件,將對象調用序列化成二進制字節流,可理解為一個待發送的包packet1;
4)下游收發隊列,將報文放入“待發送隊列”,此時調用返回,不會阻塞工作線程;
5)下游收發線程,將報文從“待發送隊列”中取出,通過連接池組件拿到一個可用的連接connection;
6)通過連接connection將包packet1發送給RPC-server;
7)發送包在網絡傳輸,發給RPC-server;
8)響應包在網絡傳輸,發回給RPC-client;
9)通過連接connection從RPC-server收取響應包packet2;
10)下游收發線程,將報文放入“已接受隊列”,通過連接池組件,將connection放回連接池;
11)下游收發隊列里,報文被取出,此時回調將要開始,不會阻塞工作線程;
12)序列化組件,將packet2反序列化為Result對象;
13)上下文管理器,將結果,回調,上下文取出;
14)通過callback回調業務代碼,返回Result結果,工作線程繼續往下走;

如果請求長時間不返回,處理流程是:
15)上下文管理器,請求長時間沒有返回;
16)超時管理器拿到超時的上下文;
17)通過timeout_cb回調業務代碼,工作線程繼續往下走;

序列化組件和連接池組件上文已經介紹過,收發隊列與收發線程比較容易理解。下面重點介紹上下文管理器與超時管理器這兩個總的組件。

為什么需要上下文管理器?
由于請求包的發送,響應包的回調都是異步的,甚至不在同一個工作線程中完成,需要一個組件來記錄一個請求的上下文,把請求-響應-回調等一些信息匹配起來。

如何將請求-響應-回調這些信息匹配起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通過一條連接往下游服務發送了a,b,c三個請求包,異步的收到了x,y,z三個響應包: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怎么知道哪個請求包與哪個響應包對應?
怎么知道哪個響應包與哪個回調函數對應?

可以通過“請求id”來實現請求-響應-回調的串聯。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整個處理流程如上,通過請求id,上下文管理器來對應請求-響應-callback之間的映射關系:
1)生成請求id;
2)生成請求上下文context,上下文中包含發送時間time,回調函數callback等信息;
3)上下文管理器記錄req-id與上下文context的映射關系;
4)將req-id打在請求包里發給RPC-server;
5)RPC-server將req-id打在響應包里返回;
6)由響應包中的req-id,通過上下文管理器找到原來的上下文context;
7)從上下文context中拿到回調函數callback;
8)callback將Result帶回,推動業務的進一步執行;

如何實現負載均衡,故障轉移?
與同步的連接池思路類似,不同之處在于:

  1. 同步連接池使用阻塞方式收發,需要與一個服務的一個ip建立多條連接;
  2. 異步收發,一個服務的一個ip只需要建立少量的連接(例如,一條tcp連接);

如何實現超時發送與接收?
超時收發,與同步阻塞收發的實現就不一樣了:
3. 同步阻塞超時,可以直接使用帶超時的send/recv來實現;
4. 異步非阻塞的nio的網絡報文收發,由于連接不會一直等待回包,超時是由超時管理器實現的;

超時管理器如何實現超時管理?
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超時管理器,用于實現請求回包超時回調處理。

每一個請求發送給下游RPC-server,會在上下文管理器中保存req-id與上下文的信息,上下文中保存了請求很多相關信息,例如req-id,回包回調,超時回調,發送時間等。

超時管理器啟動timer對上下文管理器中的context進行掃描,看上下文中請求發送時間是否過長,如果過長,就不再等待回包,直接超時回調,推動業務流程繼續往下走,并將上下文刪除掉。

如果超時回調執行后,正常的回包又到達,通過req-id在上下文管理器里找不到上下文,就直接將請求丟棄。

無論如何,異步回調和同步回調相比,除了序列化組件和連接池組件,會多出上下文管理器,超時管理器,下游收發隊列,下游收發線程等組件,并且對調用方的調用習慣有影響。

異步回調能提高系統整體的吞吐量,具體使用哪種方式實現RPC-client,可以結合業務場景來選取。

參考文獻

程序媛,必須知道的RPC內核細節!(第93講,萬字長文,值得收藏)

本文來自互聯網用戶投稿,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pswp.cn/bicheng/96251.shtml
繁體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hk.pswp.cn/bicheng/96251.shtml
英文地址,請注明出處:http://en.pswp.cn/bicheng/96251.shtml

如若內容造成侵權/違法違規/事實不符,請聯系多彩編程網進行投訴反饋email:809451989@qq.com,一經查實,立即刪除!

相關文章

SpringAMQP 的發布方確認

前言 這里的發布方確認是以 SpringAMQP 寫的,之前我們在前面的篇章中就學過了 使用 Java 原生的SDK編寫,當時是發布確認模式,在這里我們將用 Spring 集成的 rabbitmq 方法來編寫 開啟發布者確認機制需要進行下面的配置,以 yml 為例…

一套自用的git提交規范,可清晰的識別到關聯的任務/bug

分享一套自用的git提交規范&#xff0c;可清晰的識別到關聯的任務/bug 一、提交信息的基本結構 推薦使用約定式提交的一種變體&#xff0c;結構如下&#xff1a; <類型>(<范圍>): <主題> [#<禪道-ID>]<正文>&#xff08;可選&#xff09;<腳注…

從音頻到文本實現高精度離線語音識別

會議頻繁&#xff0c;記錄繁瑣&#xff1f;語音轉換成文字工具價格高昂&#xff0c;自己手動整理又耗時費力&#xff1f; 它支持本地離線運行&#xff0c;無需聯網&#xff0c;所有數據留在本地&#xff0c;隱私安全毫無顧慮&#xff0c;同時它的功能是實時語音轉文字&#xf…

SpringMVC 工作原理

SpringMVC 工作原理 SpringMVC 是 Spring 框架中用于構建 Web 應用的核心模塊&#xff0c;其工作流程圍繞 “前端控制器&#xff08;DispatcherServlet&#xff09;” 展開&#xff0c;通過組件間的協作完成請求處理與響應。理解其工作原理是掌握 SpringMVC 開發的關鍵&#xf…

HoRain云--Python機器學習神器:Sklearn全解析

&#x1f3ac; HoRain云小助手&#xff1a;個人主頁 &#x1f525; 個人專欄: 《Linux 系列教程》《c語言教程》 ??生活的理想&#xff0c;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 推薦 前些天發現了一個超棒的服務器購買網站&#xff0c;性價比超高&#xff0c;大內存超劃算&#xff01;…

瘋狂星期四文案網第64天運營日記

網站運營第64天&#xff0c;點擊觀站&#xff1a; 瘋狂星期四 crazy-thursday.com 全網最全的瘋狂星期四文案網站 運營報告 今日訪問量 今日搜索引擎收錄情況

設計一個 AB 測試平臺

1. 需求明確化 功能需求實驗管理 創建、編輯、刪除、復制實驗設置實驗參數&#xff08;變體、權重、目標指標、時長等&#xff09;實驗狀態管理&#xff08;草稿、運行中、已結束&#xff09;用戶分流與分配 支持多種分流策略&#xff08;隨機分配、分層分配、定向分配&#xf…

HiCMAE 論文復現:基于 RAVDESS 數據集的音視頻情感識別

HiCMAE 論文復現:基于 RAVDESS 數據集的音視頻情感識別 1. 項目背景與論文概述 1.1 多模態情感識別背景 多模態情感識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通過結合多種感知模態(如音頻、視頻、文本等)來更準確地識別人類情感狀態。與傳統單模態方法相比,多模態方法能夠…

HarmonyOS 數據處理性能優化:算法 + 異步 + 分布式實戰

摘要 不管是寫 App&#xff0c;還是做 IoT 設備開發&#xff0c;數據處理都是繞不開的主題。你可能要處理幾百條傳感器數據&#xff0c;也可能要應對幾十萬條用戶行為日志。如果算法不夠高效&#xff0c;應用就會卡頓甚至直接崩潰。尤其是在 HarmonyOS&#xff08;鴻蒙系統&…

華為麒麟操作系統運維常見知識點

1.開放root賬號密碼登錄。(1)修改/etc/ssh/sshd_config文件中&#xff0c;PermitRootLogin 屬性值為yes。PermitRootLogin yes(2)使用passwd命令設置root密碼。sudo su 切換到root賬戶下&#xff0c;使用passwd 設置密碼。(3)重啟sshd服務。systemctl restart sshd2.避免使用ch…

嵌入式面試|MCU+RTOS技術棧——面試八股文整理3:STM32

目錄 1.單片機啟動流程 2.看門狗 3.最小系統 4.ROM、RAM、Flash 5.EPROM、EEPROM 6.Bootloader與OTA 7.NAND FLASH 和NOR FLASH 相同點 區別 適用場景 8.CPU、MPU、MCU、SOC、SOPC 9.交叉編譯 10.寄存器 寄存器的作用 寄存器與內存的區別 11.Cortex-M3寄存器組…

用 Wisdom SSH 輕松實現服務器自動化任務調度

用Wisdom SSH輕松實現服務器自動化任務調度 在服務器管理工作中&#xff0c;自動化任務調度至關重要&#xff0c;它能讓系統在特定時間自動執行預設任務&#xff0c;極大提升運維效率。Wisdom SSH作為一款具備AI助手的強大工具&#xff0c;為自動化任務調度帶來便捷解決方案。 …

遠場學習_FDTD_dipole(1)

項目4.4 Reflection calculation using a dipole source在此頁面中&#xff0c;我們采用了一種不同于標準平面波源方法的替代模擬設置&#xff0c;使用偶極子源來計算多層堆疊結構的反射。在此情況下&#xff0c;我們使用空氣 - 玻璃界面。這種技術很有吸引力&#xff0c;因為它…

機器學習入門,用Lima在macOS免費搭建Docker環境,徹底解決鏡像與收費難題!

國內用戶必看】用Lima在macOS免費搭建Docker環境&#xff0c;徹底解決鏡像與收費難題&#xff01; 為了在不同操作系統有一致操作體驗&#xff0c;我選擇使用docker技術安裝ollama&#xff0c;這樣子還有一個好處&#xff0c;即使玩壞了&#xff0c;刪除重建即可&#xff0c;所…

Java 生成簽名證書

在Java中生成簽名證書通常涉及到使用Java密鑰和證書管理工具&#xff08;Java Key and Certificate Management API&#xff0c;即Java Keytool&#xff09;。這個過程通常包括創建密鑰庫&#xff08;KeyStore&#xff09;&#xff0c;生成密鑰對&#xff08;Key Pair&#xff…

語法分析:編譯器中的“語法警察”

在編程的世界里&#xff0c;每一種編程語言都有自己的語法規則。就像中文有標點符號和語序規則一樣&#xff0c;編程語言也有自己嚴格的語法規則。語法分析器就像一個嚴格的"語法警察"&#xff0c;它的職責是檢查源代碼是否符合語言規范&#xff0c;同時為后續的處理…

容器的定義及工作原理

定義 你可以把 容器 想象成一個 “打包好的軟件快遞箱”。 里面有什么&#xff1f; 這個箱子里不僅裝著你的軟件&#xff08;比如一個網站程序&#xff09;&#xff0c;還把軟件運行所需要的所有東西都打包進去了&#xff0c;比如它需要哪個版本的Python、需要哪些系統文件、配…

云服務掃盲筆記(2) —— SLS 接入與設置自動化

前篇我們學習了SLS的核心用途及概念&#xff0c;本篇以將一個linux服務器的json格式日志接入阿里云SLS為例&#xff0c;繼續學習SLS接入中的關鍵設置及注意事項&#xff0c;以及如何將其實現簡單自動化快速操作。 一、 SLS 日志接入流程 [1] 準備工作&#xff08;確定日志路徑…

LwIP入門實戰 — 6 LwIP 網絡數據包

目錄 6.1 pbuf結構體 6.2 pbuf 的類型 6.2.1 PBUF_RAM 類型的pbuf 6.2.2 PBUF_POOL 類型的pbuf 6.2.3 PBUF_ROM 和 PBUF_REF 類型pbuf 6.3 pbuf 6.3.1 pbuf_alloc() 6.3.2 pbuf_free() 6.4 其它pbuf 操作函數 6.5 網卡中使用的 pbuf 6.5.1 low_level_output() 6.5.…

【已解決】Linux中程序腳本可以手動執行成功,但加在rc.local中不能開機自啟

之前開發遇到的一個問題&#xff1a;在Linux中&#xff0c;明明程序腳本可以手動執行成功&#xff0c;但加到開機自啟動里&#xff0c;卻會失敗&#xff0c;屬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問題排查&#xff1a; 有以下幾種可能&#xff1a; 自啟動腳本&#xff0c;執行權限不足或者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