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居士何許人?
藍天居士是我的筆名,也可以說是號。就好像李白號青蓮居士、歐陽修號六一居士一樣。筆者本名彭昊 —— 一個有不少重名重姓者的名字。
筆者小的時候上語文課,無論是小學、初中抑或是高中,都會有魯迅(先生)的文章以及很多其它大家的文章。筆者當時就覺得很不解:為什么要舍著周樹人、舒慶春、沈雁冰這些本名不用,而非要叫魯迅、老舍、茅盾?那本名不就湮浸(湮沒)了嗎?往更嚴重些說,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名字也是拜父母所賜,使用筆名之后,連作者原來姓什么都遺忘了,豈不是忘祖而不孝?進而筆者有一些不忿:等我長大了,一定就用本名而不用筆名。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的人和事也越來越多了,尤其上了初中以后筆者覺得古人的號也很好啊,比筆名強多了,最起碼一提李白,都是先知道本名、后知道他叫青蓮居士,不至于像魯迅那樣,很多人只知道叫魯迅,而不知道叫周樹人。因此,筆者也效仿古人,給自己喝號藍天居士。無它,惟附庸風雅爾,往好了說是見賢思齊。這里有一點得說清楚,雖然叫居士,不過筆者可不是佛教徒,而是信奉道教和儒教。
給自己起“藍天居士”這個號是在大學的時候,具體是大二還是大三,由于年代久遠已然記不清了,反正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早年間還是用QQ的時候,昵稱就用的是藍天居士。后來沒過幾年,CSDN也起來了,自2008年注冊起,就也一直用這個名字。不過在CSDN上這里,性質可就變了,“藍天居士”不再是號了,而是筆名了。這也是一種“說嘴打嘴”了,越不想什么越來什么。現在在網上(百度上)一搜“藍天居士”,出來的結果基本都是筆者:
可是要搜“彭昊” ,那算完,基本上沒有一個是本人:
這就和筆者當年最看不慣、最不忿的事情一樣了,真是怕什么來什么。筆者亦不屈服,嘗試在前邊加上CSDN作為限制,結果還“真行”:
這結果能給誰氣一倒仰,范圍已經限制到這么狹窄了,結果還是只搜出來了重名重姓者。筆者本科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博士差5分鐘沒考上,和上邊那位彭昊沒法比。
不過,正所謂“人比人得活著、貨比貨得留著”,又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雖然我并沒有上邊那位同名同姓者的名校背景和優質資歷,但這也不能泯滅我的一顆上進之心、青云之志,當然與此同生地,也不能湮沒筆者這個“彭昊”的名頭。
這就是筆者寫自傳的最根本原因:就和命運較這個勁了,不是怕什么來什么、只能搜“藍天居士”不能搜“彭昊”么?不是一搜“彭昊”就出其他一大堆不相干的人么?那我就“無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巔”,自己把這個名字發揚光大(就像自媒體一樣)。寫成此文之后,以后再搜“彭昊”,我看這回能不能給我定位到我這。
在這里再次重申暨強調:筆者本名彭昊,筆名和號藍天居士。筆者畢業于北京工業大學,是二十年來始終工作在研發一線、始終未放棄理想和夢想的一名嵌入式工程師和Linux內核及驅動工程師!同時也是一名CSDN博客專家,愿意將技術分享、共享給天下人的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