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1 人工智能興起背后的倫理及道德風險
- 1.1 算法偏見與歧視
- 1.2 數據隱私侵權
- 1.3 透明度受限
- 1.4 決策失衡
- 1.5 AI生成內容的危險性
- 🍊2 建構AIGC倫理觀:實現人機共創的永續提升
- 2.1 技術手段與倫理預防
- 2.2 即時警告與緊急關停措施
- 2.3 法律視角下的AI倫理發展與規范
- 2.3.1 國內出臺的相關AI法律法規
- 2.3.2 國外出臺的相關AI法律法規
- 🍊3 企業責任與AI倫理學家:應對AI倫理問題的新戰略
- 3.1 AI人才戰略
- 3.2 人工智能倫理學家
- 3.2 企業的倫理和合規性
- 🍊小結
🍊1 人工智能興起背后的倫理及道德風險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崛起,組織和人力資源管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這些技術的應用背后也潛藏著一系列倫理和道德風險,包括偏見與歧視、數據隱私侵權、透明度受限、決策失衡等。組織在享受技術紅利的同時,必須警惕這些潛在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
-
《計算機行業周報:ChatGPT發布有望引發人工智能新浪潮》中這樣寫道:
-
《人工智能行業專題:AIGC投資框架-西南證券》中這樣寫道::
1.1 算法偏見與歧視
AGI算法的偏見與歧視問題主要源于其訓練數據的不完備性和偏向性。斯坦福大學2023年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全球范圍內由AI引發的事故和爭議的事件數量增長了26倍。在人員招聘環節,針對性別、種族和年齡的偏見與歧視事件層出不窮。這些偏見不僅破壞了招聘公平性,還可能導致組織錯失優秀人才。因此,企業有必要加強對技術背后訓練數據和算法的審查與監控,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打造更為公平的技術應用環境。
1.2 數據隱私侵權
為了充分發揮AGI對組織管理的提質增效作用,組織會收集和處理大量員工數據,包括個人信息、偏好、行為習慣和健康等敏感信息。然而,不正確或濫用這些數據可能導致數據隱私權受損。例如,未經授權的數據共享和不當的數據存儲方式都會帶來隱私風險。因此,組織亟需建立嚴格的數據安全保護措施,確保數據處理方式的合規性和道德性,以維護員工的隱私權和信任。
1.3 透明度受限
AGI決策機制的復雜性和黑盒特征使得其推理和決策邏輯難以被外界理解。員工可能會因無法理解AGI決策而對其公平性和合理性提出質疑。同時,AGI系統的復雜性和自主性也可能導致責任劃分的模糊性。當AGI系統出現錯誤、失控或倫理問題時,追溯責任將變得困難重重。組織需要增加AGI系統的透明度,建立清晰的責任劃分機制,確保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快速明確責任方并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1.4 決策失衡
AGI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道德性抉擇和倫理困境。例如,如何在決策中權衡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處理道德沖突等問題,都是AGI系統面臨的挑戰。組織需要建立適當的倫理框架和指導原則,確保AGI系統在決策過程中遵循道德標準。為此,組織應為員工提供相應的培訓和支持,引導其在工作過程中探索人類經驗和機器數據決策之間的平衡,避免陷入忽視數據或過于依賴AGI系統的決策失衡風險。
1.5 AI生成內容的危險性
一個典型案例是2016年微軟發布的Tay。Tay是一個通過推特學習社會信息并與他人互動的AI。然而,僅僅一天后,Tay開始發表種族歧視等偏激言論。微軟隨后暫時關閉了Tay的賬號。這些言論顯然是與網絡上某些具有偏激言論的人互動后,被刻意教導出來的。因為微軟當時沒有讓Tay理解哪些言論是不適當的。
🍊2 建構AIGC倫理觀:實現人機共創的永續提升
在此背景下,AIGC的發展須警惕盲目研發,應構建AIGC模式的倫理觀,鼓勵人作為創意主體的核心角色與倫理賦能的人機創新力永續提升。
一方面,AIGC的發展需要文化科技倫理的匡正,明確人與社會、人與機器的社會關系,建立新的AI文化科技倫理秩序。
另一方面,學習與理解心智的計算架構,賦予AIGC正確的責任觀和價值觀,明確AIGC算法的設計者、生產者、使用者各類主體的道德責任和版權關系。
同時,我們也應關注AI技術發展中可能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例如:
- 如何防止AI助手過度篩選信息,導致信息繭房現象?
- 如何確保AI技術在傳播過程中不受偏見和歧視的影響?
- 如何平衡人工智能的應用與個人隱私保護?
這些問題都需要廣泛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以確保AI技術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
2.1 技術手段與倫理預防
目前,許多企業正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來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如改善數據集、增加限制性條件、微調模型等,使AI減少接觸不良信息。然而,依然難以根絕有人刻意誘導AI。
比如,最近流行的ChatGPT就曾被誘導寫出詳細的毀滅人類計劃書,后來發現是一位工程師故意為之。
2.2 即時警告與緊急關停措施
除了預防技術倫理問題,在使用時的及時警告及緊急關停措施同樣重要且必要。AIGC應該內置生成內容的檢測機制,確保其不被用于危害社會。一旦發現可疑舉動,AI應能夠迅速反應,暫停服務,并發出警告,甚至自動報警。這不僅依賴于技術的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樣必不可少。AIGC技術倫理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來解決。
2.3 法律視角下的AI倫理發展與規范
-
隱私保護問題:
- 隨著AIGC技術的發展,個人隱私保護面臨新的挑戰。需要制定嚴格的數據保護措施,確保用戶隱私不被濫用。
-
數據安全問題:
- AIGC技術依賴大量數據,這些數據的安全性至關重要。需要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機制,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
-
版權問題:
- AIGC生成的內容可能涉及版權問題,需要明確內容創作者、生成工具和平臺之間的版權歸屬和責任。
通過法律和政策的規范,可以有效地引導AIGC技術的健康發展,保障相關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并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白皮書》中這樣寫道:
2.3.1 國內出臺的相關AI法律法規
為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2023年4月11日,國家網信辦起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意見。該辦法涉及生成式AI技術、生成內容、主體責任、數據源和數據處理等方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進行了框架性規范。這體現了我國對規范化發展AIGC技術與產業的重視。
從法律的角度出發,AIGC作為全新的內容生產模式,將帶來顯著的隱私保護問題、數據安全問題和版權問題。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
2.3.2 國外出臺的相關AI法律法規
近年來,美國和歐盟相繼頒布了關于人工智能的制度,對未來的AIGC發展進行了框定。例如,歐盟提出了AI倫理的五項原則,即:
- 福祉原則:向善
- 不作惡原則:無害
- 自治原則:保護人類能動性
- 公正原則:確保公平
- 可解釋性原則:透明運行
這些原則特別強調“向善”,至少要做到無害、不作惡。從文化可持續的視角來看,自治原則尤為重要,即保護人類能動性的原則。我們使用AIGC模式確實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關鍵是要保證人作為主體的創意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人的主體能動性不斷躍遷,而不是讓機器越來越聰明,而人變得越來越刻板。保護人的能動性是我們使用AIGC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
此外,歐盟AI倫理的技術性方法提到了五項內容,即:
- 將倫理和法律納入設計
- 設立可信AI的架構
- 測試和驗證(穩健性)
- 可追溯、可審計(決策)
- 可解釋性(可信系統)
這些措施旨在確保AI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遵循倫理和法律標準,保障其決策過程的透明和可信。
通過這些原則和技術性方法的結合,AI的發展不僅能夠實現技術的進步,還能確保其在倫理和法律框架內健康、有序地發展。這對于保護人類的創意和創新能力,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3 企業責任與AI倫理學家:應對AI倫理問題的新戰略
- 《【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白皮書》中這樣寫道:
3.1 AI人才戰略
企業已經建立了招募、獲取和保留AI人才的戰略,并根據市場或業務需求不斷更新發展。他們制定了AI人才路線圖,用于招聘各種與AI相關的角色,而不僅僅是機器學習工程師。例如,行為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等專業人才也被納入招聘計劃中。
領軍企業制定了積極主動的AI人才戰略,力求始終走在行業趨勢的最前沿。除了招聘,他們還會與專業公司合作,甚至采取并購行動,以填補關鍵崗位空缺,如數據科學家、行為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倫理學家等。此外,企業制定了多元化、多學科的員工協作計劃,確保企業的數據科學創新能力,從而創造最大價值。
3.2 人工智能倫理學家
人工智能倫理學家是一種新興職業,他們研究人工智能技術的倫理和社會問題,確保AI技術的合法、公正、透明和人性化。倫理學家在以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合法性:確保AI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
- 公正性:防止AI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產生偏見和歧視,保障公平性。
- 透明性:提高AI決策過程的透明度,讓用戶理解和信任AI系統。
- 人性化:確保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符合人類價值觀和道德標準。
3.2 企業的倫理和合規性
企業在發展AI技術時,必須考慮其倫理和合規性問題,確保AI技術符合人類價值觀和道德標準,并遵守相關法規和標準。這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 符合倫理和合規性要求的AI技術和算法:開發和使用符合倫理和合規性要求的AI技術和算法,避免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
- 審查和監管:對AI技術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監管,確保其在應用過程中不偏離倫理和法律的軌道。
通過建立完善的AI人才戰略,特別是引入人工智能倫理學家,企業可以有效應對AI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保障AI技術的健康發展,為社會創造最大價值。
🍊小結
def ai_ethics(fairness,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privacy): try: if not all([fairness,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privacy]): raise ValueError("AI ethical principles must all be addressed.") else: if fairness not in ['bias mitigation', 'fair representation']: raise ValueError("Fairness must include bias mitigation and fair representation.") if transparency not in ['explainability', 'auditable']: raise ValueError("Transparency must ensure models are explainable and auditable.") if accountability not in ['traceability', 'responsibility']: raise ValueError("Accountability requires trace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for AI outcomes.") if privacy not in ['data protection', 'consent']: raise ValueError("Privacy demands strict adherence to data protection standards and user consent.") ethical_issues = {"fairness": fairness, "transparency":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ccountability, "privacy": privacy} return "AI Ethics principles applied successfully with: " + str(ethical_issues) except Exception as e: return str(e) finally: log_ethics_review(fairness,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privacy) # Hypothetical function to log ethics compliance review# Example usage:
result = ai_ethics(fairness='bias mitigation', transparency='explainability', accountability='responsibility', privacy='data protection')
print(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