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數字化的時代,那些能夠從數據中獲取最大價值的組織將成為最后的贏家。在數字化轉型和數據民主化的發展背景下,企業開展數據安全保護刻不容緩。
不過,盡管企業在數據保護方面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數據安全建設并非一蹴而就,本文收集整理了企業開展數據安全建設時普遍存在的5種常見問題,并給出建議。
一、陷阱:沒有集中式數據監管機制
隨著業務不斷發展,數據被存儲在分散的平臺上,其中大部分是非結構化數據。此時,組織需要一個更加全面的數據安全可見性,以便深入了解敏感數據的位置、訪問權限、如何被利用以及如何存儲等安全狀況態勢信息。
二、陷阱:數據安全權限管理不明確
當企業數據權限管理不明確時,會導致數據泄露、誤用或濫用的風險增加。員工可能擁有不必要的訪問權限,使得他們能夠訪問敏感數據,甚至可能導致惡意內部人員濫用權限
三、陷阱:數據外發無管控
數據外發無管控是企業面臨的一個嚴重風險。員工可能通過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或USB設備等方式將敏感數據泄露給外部人員。此外,如果合作伙伴或第三方供應商未經授權訪問企業數據,也可能導致數據泄露。
四、陷阱:對數據流動的監控力度不足
全面監控數據訪問和使用是企業數據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需要知道哪些人、在什么時候、以何種方式訪問數據,這些訪問活動是否會增加企業的數據安全風險。
五、陷阱:缺乏多重加密手段
在數據安全領域中,如果企業僅依賴一種加密技術來保護敏感數據,那么當這種加密技術被破解或存在已知漏洞時,數據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建議:
●加密傳輸:可以選擇SSL訪問,數據在網絡中加密傳輸;
●加密存儲:非對稱和對稱加密技術,對磁盤數據進行加密存儲;
●密碼保護機制:防止密碼暴力破解,保障數據安全。
德迅云安全提供德迅衛士采用自適應安全架構,有效解決傳統專注防御手段的被動處境,為系統添加強大的實時監控和響應能力,幫助企業有效預測風險,精準感知威脅,提升響應效率
資產清點
可自動識別系統內部資產情況,并與風險和入侵事件自動關聯,提供靈活高效的回溯能力。
- 細粒度梳理關鍵資產
- 業務應用自動識別
- 良好的擴展能力
- 與風險和入侵全面關聯
風險發現
可主動、精準發現系統存在的安全風險,提供持續的風險監測和分析能力。
- 持續安全監控和分析
- 多種應用/系統風險
- 強大的漏洞庫匹配
- 專業具體的修復建議
入侵檢測
可實時發現入侵事件,提供快速防御和響應能力
- 全方位攻擊監控
- 高實時入侵告警
- 可視化深度分析
- 多樣化處理方式
合規基線
構建了由國內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和CIS組成的基準要求,幫助用戶快速進行企業內部風險自測,發現問題并及時修復。
- 支持等保/CIS等多重標準
- 自動識別需檢查的基線
- 一鍵任務化檢測
- 企業自定義基線檢查
病毒查殺
結合多個病毒檢測引擎,能夠實時準確發現主機上的病毒進程,并提供多角度分析結果,以及相應的病毒處理能力。
- 多引擎病毒檢測
- 實時監控告警
- 主動病毒阻斷
- 沙箱驗證修復
遠程防護
遠程防護用于對遠程桌面登錄進行防護,防止非法登錄。支持多重防護規則,增強遠程桌面安全。
- 微信認證登錄
- 手機驗證碼登錄
- 二級密碼登錄
- 區域所在地登錄
通過實施上述建議,企業可以加強數據安全監管,降低數據泄露和其他安全事件的風險。同時,企業還需要持續關注數據安全技術的發展和變化,及時更新和改進自身的數據安全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