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行業邁向高度數字化的今天,量化交易已成為頂尖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它以數學模型為基礎,借助編程技術實現策略自動化,在高頻、中低頻、套利、因子投資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對于有志于此的大學生而言,選擇一個能為未來職業鋪路的專業至關重要。
而在眾多相關專業中,金融工程與金融數學常常被并列提及。兩者都強調數理能力,課程設置也有重疊,但它們在培養導向、知識結構和職業適配性上存在顯著差異。那么,哪一個更貼近量化交易的實際需求?
答案是:金融工程。
一、定位差異:從“為什么”到“怎么做”
要理解兩者的區別,首先要看它們的學科定位。
金融數學本質上是一門理論科學。它的目標是研究金融市場的數學規律,回答“資產價格是如何演化的”“期權應該如何定價”等問題。其課程體系以數學推導為核心,常見內容包括:
- 隨機微分方程
- 測度論與概率論
- 偏微分方程在金融中的應用
- 衍生品定價理論(如Black-Scholes-Merton模型的嚴格推導)
這些知識構建了現代金融理論的基石,適合對數學本身有濃厚興趣、未來可能從事學術研究或高端建模工作的學生。
金融工程則是一門應用學科。它的目標不是解釋市場,而是設計能在市場中運行的系統。它關注的是:模型能否被編程實現?數據是否可得?交易成本如何影響策略收益?系統延遲會不會導致套利失敗?
因此,其課程更偏向工程實踐:
- 數值方法與蒙特卡洛模擬
- 算法交易設計
- 金融數據處理與回測系統
- Python/C++在金融建模中的應用
圖1:金融數學 vs. 金融工程 思維方式對比
顯然,量化交易的完整流程更接近金融工程的思維范式。
二、能力需求:量化交易需要什么?
真正的量化交易崗位,遠不止“寫個公式”那么簡單。它是一個多環節、跨領域的系統工程,涉及以下核心能力:
從表中可以看出,雖然金融數學在“策略構建”環節提供理論支撐,但量化交易的主要工作量集中在數據處理、系統實現和工程優化,而這正是金融工程的強項。 ? ?
例如,一個基于動量效應的策略,金融數學可能研究“動量溢價的理論來源”,而金融工程則要解決“如何從行情數據中提取動量信號”“如何設計止損機制”“如何在實盤中避免過度換倉”。 ? ?
三、課程設置對比:誰在教“實戰”?
以國內外知名高校為例,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兩者的差異。
清華大學金融碩士(金融工程方向):
- 必修課:金融數據分析、隨機過程、金融計算、風險管理
- 選修課:算法交易、機器學習在金融中的應用、Python金融編程
北京大學金融數學專業:
- 課程側重:隨機分析、金融衍生品理論、偏微分方程
- 編程類課程為選修,無系統性工程訓練
海外對比:
- 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工程碩士(FE):明確開設“金融數據科學”“低延遲交易系統”等課程;
- 普林斯頓金融數學項目:更偏向理論研究,適合繼續攻讀PhD。
這種課程差異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去向:
- 金融工程畢業生:大量進入券商自營、量化私募、基金公司,從事策略研發、系統開發;
- 金融數學畢業生:部分進入模型驗證、風險管理崗位,也有轉向學術或精算領域。
四、如何構建量化交易能力?
無論選擇哪個專業,若想真正進入量化交易領域,都需要主動構建以下能力:
1. 掌握核心工具鏈
- Python:必須熟練使用pandas進行數據處理,numpy進行數值計算,matplotlib進行可視化;
- SQL:能獨立從數據庫中提取所需數據;
- 回測框架:了解backtrader、zipline等工具的基本使用。
建議從簡單的雙均線策略開始,逐步實現完整的回測流程。
2. 積累項目經驗
理論學習必須落地。可以:
- 使用AKShare、Tushare等獲取A股數據;
- 復現經典因子,如市值因子、動量因子、波動率因子;
- 撰寫策略報告,包括邏輯說明、回測結果、風險分析。
這些項目可作為作品集,在求職時展示實際能力。
系統化梳理知識體系:CDA數據分析師認證的價值
3. 系統化梳理知識體系:CDA數據分析師認證的價值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遇到一個問題:知識零散,缺乏體系。學了Python,但不知道如何系統應用;學了統計,但不會與業務結合。這時,一個結構化的認證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CDA(Certified Data Analyst)數據分析師認證,正是圍繞數據分析全流程設計的專業能力評估體系。其考試內容涵蓋:
- 數據獲取與清洗
- 描述性統計與探索性分析
- 基礎建模方法(如線性回歸、邏輯回歸)
- 可視化表達與報告撰寫
這些內容與量化交易中的前期工作高度契合。更重要的是,CDA的考核方式強調實操,要求考生基于真實數據集完成完整分析流程,這恰好彌補了高校教學中“重理論、輕應用”的短板。
對于金融工程或金融數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備考CDA的過程,其實是一次對自身能力的全面梳理。它幫助你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聯成一條清晰的能力鏈:從提出問題,到處理數據,再到輸出結論。
此外,CDA認證已在金融、互聯網、咨詢等多個行業中建立起廣泛認可度。不少券商與量化機構在招聘初級分析師崗位時,已將其作為能力參考之一。這并非因為證書本身能“敲門”,而是它背后代表的——你具備標準化的數據分析流程意識,能夠快速上手真實項目。
五、結論:金融工程是更直接的選擇
回到問題本身:金融工程和金融數學,哪個更偏量化交易?
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到就業去向,金融工程都更貼近量化交易的實際工作場景。它不僅提供必要的數理基礎,更強調工程實現、系統思維和實踐能力,而這正是量化崗位最需要的素質。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金融數學沒有價值。在復雜衍生品建模、新型策略理論研究等領域,深厚的數學功底仍是稀缺資源。但對于大多數希望進入量化交易一線工作的學生而言,金融工程提供了更直接、更系統的成長路徑。
如果你的目標是成為一名能夠設計、實現并優化交易策略的從業者,那么選擇金融工程,并在此基礎上強化編程能力、積累項目經驗、考取CDA數據分析師認證,將是一條清晰而高效的職業發展路線。
在量化世界里,真正的競爭力,不在于你能推導多復雜的公式,而在于你能否讓一個策略在真實市場中穩定運行。而金融工程,正是為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