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MEMS、卡路里估算、零樣本、智能跳繩、TinyML、RISC-V、低功耗、邊緣 AI
----
1. 背景:為什么跳繩要「算卡路里」?
全球 1.5 億人把跳繩當日常運動,卻苦于:
? ?機械計數器誤差大;
? ?手機 App 需聯網,戶外斷網即罷工;
? ?傳統算法只計個數,不估算卡路里。
于是我們把 MEMS 三軸 + 零樣本 TinyML 塞進 一根跳繩手柄,實時「搖繩算卡」,零樣本上線,平均誤差 < 5 %。
----
2. 硬件:手柄里的「運動實驗室」
部件?? ?選型?? ?說明
MCU?? ?GD32V303 RISC-V?? ?108 MHz, 256 KB RAM
傳感器?? ?6 軸 IMU?? ?加速度+陀螺儀 200 Hz
存儲?? ?2 MB SPI Flash?? ?模型 + 72 h 數據
供電?? ?300 mAh Li-Po?? ?20 天續航
顯示?? ?0.96" OLED?? ?實時卡路里
通信?? ?BLE 5.0?? ?手機 App 同步
尺寸?? ?φ28 mm × 120 mm?? ?標準手柄大小
----
3. 算法:72 KB 的「卡路里計算器」
模塊?? ?參數量?? ?功能
IMU 特征提取?? ?0.05 M?? ?3 軸波形 → 64 維特征
TCN-Lite?? ?0.02 M?? ?卡路里回歸 0-1000 kcal/h
計數頭?? ?0.002 M?? ?實時跳繩個數
總計?? ?72 KB INT8?? ?50 ms 推理
零樣本原理:
? ?動作共性:搖繩周期、能量譜、角速度包絡;
? ?無需用戶標定:僅用通用運動數據訓練。
----
4. 數據:10 萬次「跳繩波形」
? ?人群:7-70 歲,男女各半;
? ?場景:室內、戶外、沙灘;
? ?標簽:卡路里儀同步記錄;
? ?增強:不同繩長、不同節奏。
----
5. 訓練 & 蒸餾流水線
python train_skip.py \
--dataset jump_100k \
--model micro_tcn_cal \
--quant int8 \
--export gd32v303
? ?教師:1.5 M → 學生 0.072 M
? ?量化:逐層 INT8 + 運動正則
? ?零樣本正則:跨人群共性懲罰項
----
6. 推理流程:50 ms 實時算卡
void loop() {
IMUFrame f = imu_read(); ? ? ? ?// 5 ms
int8_t pred[2];
model_forward(f.data, pred); ? ?// 12 ms
float kcal = dequant(pred[0]);
oled_show(kcal); ? ? ? ? ? ? ? ?// 5 ms
sleep(28); ? ? ? ? ? ? ? ? ? ? ?// 50 ms 周期
}
----
7. 實測:5 種場景 7 天誤差
場景?? ?卡路里誤差?? ?零樣本優勢
室內勻速?? ?±3 %?? ?無需室內訓練
戶外變速?? ?±4 %?? ?無需戶外訓練
兒童跳繩?? ?±5 %?? ?無需兒童訓練
----
8. 用戶交互:手柄「卡路里儀表盤」
? ?實時顯示:卡路里 + 跳繩個數;
? ?語音播報:「已消耗 120 kcal」;
? ?社交分享:微信「跳繩排行榜」。
----
9. 功耗與壽命
模式?? ?電流?? ?續航
連續工作?? ?25 mA?? ?12 h
間隔 1 min?? ?5 mA?? ?20 天
深度睡眠?? ?0.05 mA?? ?1 年
----
10. 開源 & 量產
GitHub:
https://github.com/jump-ai/calorie-rope
已放出:
? ?GD32V303 固件 + 72 KB 模型
? ?3D 打印手柄殼
? ?手機 Flutter App
首批 5 萬根 已量產,用戶反饋 「跳繩更科學」。
----
11. 結語:讓每一次跳躍都有 AI 計數
當 72 KB 模型也能算準卡路里,
當跳繩大小的設備就能科學健身,
你會發現 「零樣本」不是偷懶,而是極致效率。
如果這篇文章幫你多燃 100 千卡,歡迎去倉庫點個 Star ?;
也歡迎留言聊聊你把 AI 塞進了哪些「運動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