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據驅動的時代,掌握爬蟲技術獲取數據、運用數據分析工具處理數據并通過可視化呈現結果,已成為一項重要技能。本文以 “中國大學排名爬取與分析” 為例,帶你走進爬蟲與數據分析的世界,了解相關基礎知識與實操流程。
一、爬蟲基礎:從網頁獲取數據
爬蟲,簡單來說就是自動從網頁上抓取信息的程序。它就像一只 “蜘蛛”,在網絡上爬行,按照一定規則提取我們需要的數據。
1. 核心庫介紹
在 Python 中,實現爬蟲常用的庫有requests
和BeautifulSoup
:
requests
:用于向網頁服務器發送請求,獲取網頁的 HTML 內容。可以理解為模擬我們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網址并回車的動作。BeautifulSoup
:用于解析獲取到的 HTML 內容,將復雜的 HTML 結構轉化為易于處理的對象,方便我們提取其中的特定數據。
2. 爬取中國大學排名的流程
以爬取高三網中國大學排名為例,具體步驟如下:
- 發送請求:使用
requests.get()
函數向目標網址(2021中國的大學排名一覽表_高三網)發送請求,獲取網頁的 HTML 文本。 - 解析數據:通過
BeautifulSoup
解析 HTML,定位到包含大學排名信息的表格,遍歷表格的每一行,提取學校名稱、總分、全國排名、星級排名、辦學層級等數據。 - 保存數據:將提取到的數據通過
csv
庫寫入 CSV 文件,方便后續分析。
二、數據預處理:讓數據更 “干凈”
爬取到的數據往往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失值,這會影響后續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因此需要進行數據預處理。
1. 常用工具
pandas
是 Python 中處理數據的強大工具,尤其在處理缺失值方面非常便捷。
2. 處理缺失值的方法
以 “總分” 列存在空數據為例,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 刪除含空字段的行:使用
dropna()
函數,直接刪除包含空值的行,適用于空值較少的情況。 - 用指定內容替換:通過
fillna()
函數,將空值替換為 “暫無分數信息” 等指定內容,使數據更易理解。 - 用均值替換:計算 “總分” 列的均值,再用
fillna()
將空值替換為均值,適用于數據分布較均勻的情況。 - 用中位數替換:計算 “總分” 列的中位數,并用其替換空值,適用于存在極端值的數據。
三、數據可視化:讓數據 “說話”
數據可視化能將復雜的數據以直觀的圖形展示出來,幫助我們快速發現規律。常用的可視化圖表有柱形圖和餅圖。
1. 柱形圖
柱形圖適合比較不同類別數據的大小。以不同星級學校的數量為例:
- 使用
matplotlib.pyplot
庫,設置 x 軸為星級(8 星、7 星等),y 軸為對應星級的學校數量。 - 通過
bar()
函數繪制垂直柱形圖,或barh()
函數繪制水平柱形圖,再添加標題、設置中文字體等,使圖表更清晰。
2. 餅圖
餅圖適合展示各部分數據占總體的比例。例如不同星級學校數量占總學校數(820 所)的比例:
- 用
pie()
函數,將各星級學校的占比作為數據,設置對應的標簽(星級),可直觀呈現 1 星學校占比最高(約 31.7%)、8 星學校占比最低(約 1%)等分布情況。
通過以上步驟,我們完成了從數據爬取、預處理到可視化的全流程。這一過程不僅能幫助我們獲取所需信息,更能讓我們通過數據洞察背后的規律。無論是學習研究還是實際應用,爬蟲與數據分析的結合都能發揮巨大作用,值得我們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