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正式公布第二批工程案例立項名單。由北京世冠金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牽頭,聯合普華基礎軟件、北京郵電大學共同申報的"基于國產軟件棧的汽車嵌入式軟件開發工程案例"成功入選。該項目由北京郵電大學修佳鵬副教授擔任負責人。此次立項既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也是我國汽車軟件生態自主可控能力建設的重要實踐成果,標志著三方在汽車軟件國產化領域取得的協同創新突破。
項目介紹
首席專家:修佳鵬
團隊成員:董自強、郄耀軍、楊正球、劉健培、廖加文
案例簡介
在汽車產業向智能化、網聯化加速轉型的背景下,汽車嵌入式軟件作為核心支撐技術,其自主可控性愈發關鍵。目前,國外工具鏈(如 MATLAB/Simulink、Vector)在該領域仍占據一定的地位,國內企業和高校在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中,正逐步從依賴進口工具向自主創新轉型。在此過程中,構建成熟的國產工具體系、打破技術路徑依賴,成為推動我國汽車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本案例以雙離合變速器(DCT)的變速器控制單元(TCU)為研究對象,基于AUTOSAR經典平臺(CP)架構,采用國產工具鏈(世冠 GCKontrol、普華 ORIENTAIS、小滿 EasyXMen)完成了從模型設計、AUTOSAR 配置、代碼生成到硬件部署與驗證的全流程開發。
本案例明確了TCU的核心功能與非功能需求,并用世冠GCKontrol完成TCU控制邏輯可視化建模;在AUTOSAR架構配置與代碼生成環節,借助普華ORIENTAIS實現組件定義、通信模塊配置等;通過系統集成與硬件部署,解決代碼冗余與數據類型沖突問題;最終經仿真測試與硬件在環(HIL)測試,驗證了換擋延遲≤0.3秒,滿足設計要求。
本案例不僅是一次技術驗證,更是一次產教融合的探索。通過將復雜工程問題轉化為教學案例,學生得以深入理解AUTOSAR標準的分層邏輯與工具協作機制。從DBC文件設計到RTE任務綁定,從仿真測試到硬件在環驗證,實踐環節的設計強化了學生對“需求-設計-驗證”V模型流程的認知。與此同時,工程實踐中的工具兼容性問題(如MCAL配置依賴第三方工具)也為教學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推動高校與企業聯合攻關,形成“問題反饋-工具迭代-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環。
本案例的實施,不僅驗證了世冠 GCKontrol、普華 ORIENTAIS、小滿 EasyXMen 等國產工具鏈在汽車嵌入式軟件開發全流程中的可行性,構建起可替代國外主流工具的國產化開發鏈路,為行業提供了實踐范本;更通過產教融合模式,將工程實踐轉化為教學資源,助力學生掌握 AUTOSAR 開發邏輯與國產工具協作機制。
展望未來,世冠科技將繼續肩負起推動國產工業軟件發展的重任,以創新為引領,深度聚焦汽車嵌入式軟件及相關高端制造領域。作為國產系統仿真軟件的重要力量,世冠科技將以此次聯合項目為全新起點,進一步強化 GCKontrol 等核心產品在汽車復雜系統建模、仿真與代碼生成環節的技術優勢。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對軟件性能進行優化,提升其在 AUTOSAR 架構下與其他國產工具鏈的兼容性與協同效率,助力汽車企業更加高效地實現國產化開發流程的全面落地,為國產工業軟件生態的完善注入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