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服務器內核參數是一項較為專業的操作,不同的操作系統調整方式略有不同,以下以常見的 Linux 系統為例,介紹一些調整服務器內核參數的一般步驟和常用參數:一般步驟
備份當前配置:在修改內核參數之前,先備份當前的內核配置文件,以防修改出現問題時可以恢復。通常內核配置文件位于/etc/sysctl.conf,可以將其復制一份,例如cp /etc/sysctl.conf /etc/sysctl.conf.bak。
編輯內核參數文件:使用文本編輯器打開/etc/sysctl.conf文件,添加或修改需要調整的內核參數。
使參數生效:修改完/etc/sysctl.conf文件后,需要執行sysctl -p命令使新的參數設置立即生效。
常用內核參數及調整示例
網絡緩存相關參數
net.ipv4.tcp_mem:定義了 TCP 協議用于緩存數據的內存量。例如,net.ipv4.tcp_mem = 65536 131072 262144表示當 TCP 內存使用量低于 65536KB 時,系統不進行任何干預;當超過 131072KB 時,系統開始警告;超過 262144KB 時,系統將采取措施來減少內存使用。
net.ipv4.tcp_rmem和net.ipv4.tcp_wmem:分別定義了 TCP 接收和發送緩存的大小。可以設置為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6777216和net.ipv4.tcp_wmem = 4096 65536 16777216,表示接收 / 發送緩存的最小值、默認值和最大值。
進程調度相關參數
kernel.sched_min_granularity_ns:用于調整進程調度的最小時間片粒度。較小的值可以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但可能會增加上下文切換的開銷。例如,將其設置為10000000(10 毫秒)可以使系統更及時地響應交互式任務。
kernel.sched_wakeup_granularity_ns:控制喚醒進程的粒度。適當降低這個值可以減少進程喚醒的延遲,提高系統的實時性。例如,設置為2000000(2 毫秒)。
內存管理相關參數
vm.swappiness:取值范圍是 0 - 100,表示系統將內存數據交換到磁盤交換空間(swap)的傾向程度。對于內存充足的服務器,可以將其設置為較低的值,如 10 或 5,以減少不必要的交換操作,提高系統性能。
vm.overcommit_memory:該參數控制著系統對內存分配的策略。取值為 0 時,系統會盡量避免內存的過量分配;取值為 1 時,允許系統進行過量分配;取值為 2 時,系統會嚴格限制內存的分配,不允許超過系統的物理內存和交換空間之和。對于一些對內存使用要求較高的應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其設置為 1,但需要注意可能帶來的內存溢出風險。
在調整內核參數時,需要根據服務器的硬件配置、運行的應用程序以及實際的業務需求進行綜合考慮。同時,建議在調整參數前對服務器進行充分的測試,以確保調整后的參數能夠提高系統性能,而不會帶來新的問題。如果對內核參數的調整不熟悉,也可以參考相關的操作系統文檔或咨詢專業的系統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