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數據分析(22/126):解鎖創業增長密碼與長漏斗分析
在創業與數據分析的探索旅程中,我們都在不斷尋求新的知識和方法,以提升創業的成功率。我一直期望能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今天就讓我們繼續深入研讀《精益數據分析》,來剖析創業增長金字塔、長漏斗分析等重要內容,看看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助力創業發展。
一、肖恩·埃利斯的創業增長金字塔:創業增長的路線圖
肖恩·埃利斯提出的創業增長金字塔,為創業公司在找到產品與市場契合點后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然而,確定是否達到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是運用這一框架的關鍵所在。肖恩設計了一份問卷來幫助創業者判斷,其中“如果不能再使用這個產品或服務,你的感受是什么?”這個問題至關重要 。若40%(或以上)的人回答會“非常失望”,則表明找到了契合點,此時創業公司就可以進入加速增長階段。
當確定了產品與市場契合后,創業公司可以沿著增長金字塔的路徑前行。在規模增長階段,需要踩住油門,加速占領新的市場、產品及渠道;在厘清思路階段,要找到具有高壁壘的競爭優勢,并進一步鞏固 。這一框架讓創業者明白,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重點任務,合理規劃才能實現持續增長。
二、長漏斗分析:理解客戶行為的有力工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商網站等平臺的轉化漏斗變得越來越復雜,已經從簡單的站內流程延伸到社交網絡、分享平臺等多個領域,形成了“長漏斗” 。長漏斗是一種分析方法,它能幫助我們理解客戶從最初注意到產品或服務,到完成期望行為(如購物、生產內容、分享信息)的全過程 。
為了實現對長漏斗全階段的監控,通常需要在起始階段向數據中注入用于跟蹤的特征 。借助像Google Analytics這樣的數據分析工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客戶在各個環節的行為數據,比如不同頁面的訪問量、訪客來源、各階段的流失情況等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我們能了解客戶在購買流程中耗時最久的地方,以及不同流量源對轉化率的影響 。例如,通過數據發現直接流量、社交網絡、推薦和電子郵件等不同渠道在總轉化率中所占的比例,這有助于我們優化推廣策略,提高營銷效果。
在實際應用中,“精益數據分析”網站運用長漏斗理論,雖然沒有購買率這類“硬指標”,但通過跟蹤訪客完成注冊獲取通知郵件、點擊圖書封面、回答問卷等行為,發現了不同作家粉絲的行為差異 。如作家朱利恩·史密斯的粉絲在首次訪問時填寫問卷的概率較低,但回頭訪問時則更愿意填寫,這一發現為確定推廣活動對象提供了依據。
三、代碼實例:用Python模擬長漏斗數據分析
為了更直觀地理解長漏斗分析,我們通過Python代碼模擬一個簡單的電商場景,分析用戶從進入網站到完成購買的過程數據。假設我們有用戶訪問網站的數據,包括用戶ID、訪問時間、訪問頁面、是否購買等信息,通過這些數據來計算一些關鍵指標。
import pandas as pd# 模擬用戶訪問數據
data = {'user_id': [1, 1, 2, 2, 2, 3, 3, 4, 4, 5],'visit_time': ['2024-01-01 10:00:00', '2024-01-01 10:10:00', '2024-01-02 11:00:00', '2024-01-02 11:15:00', '2024-01-02 11:30:00', '2024-01-03 12:00:00', '2024-01-03 12:10:00', '2024-01-04 13:00:00', '2024-01-04 13:10:00', '2024-01-05 14:00:00'],'visit_page': ['首頁', '商品詳情頁', '首頁', '商品詳情頁', '購買頁面', '首頁', '商品詳情頁', '首頁', '商品詳情頁', '首頁'],'is_purcha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df = pd.DataFrame(data)
df['visit_time'] = pd.to_datetime(df['visit_time'])# 計算每個用戶的訪問次數
user_visit_count = df.groupby('user_id').size().reset_index(name='visit_count')
print("每個用戶的訪問次數:")
print(user_visit_count)# 計算購買轉化率
total_users = len(df['user_id'].unique())
purchase_users = len(df[df['is_purchase'] == True]['user_id'].unique())
conversion_rate = purchase_users / total_users if total_users > 0 else 0
print(f"購買轉化率: {conversion_rate * 100:.2f}%")# 分析購買用戶的訪問路徑
purchase_user_paths = df[df['is_purchase'] == True].groupby('user_id')['visit_page'].agg(lambda x: '->'.join(x)).reset_index()
print("購買用戶的訪問路徑:")
print(purchase_user_paths)
在這段代碼中,我們使用pandas
庫處理模擬的用戶訪問數據。首先計算每個用戶的訪問次數,了解用戶的參與度;接著計算購買轉化率,評估網站引導用戶完成購買的能力;最后分析購買用戶的訪問路徑,查看他們從進入網站到完成購買所經過的頁面順序,從而找出可能影響購買決策的關鍵頁面。通過這些計算和分析,我們可以初步模擬長漏斗分析的過程,為優化網站運營提供數據支持。
四、總結
通過對肖恩·埃利斯的創業增長金字塔和長漏斗分析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創業增長的關鍵節點判斷方法以及深入理解客戶行為的有效途徑。在實際創業過程中,合理運用這些知識,結合數據分析,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制定營銷策略、優化產品和服務,實現創業公司的持續發展。
寫作這篇博客花費了我不少精力,從知識點的梳理、案例分析到代碼的編寫,每一步都希望能清晰地呈現給大家。如果這篇博客對您有所幫助,懇請您關注我的博客,點贊并留下您的評論。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讓我們在創業和數據分析的道路上攜手共進,探索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