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過診斷的行動是盲目的。” — 托馬斯·愛迪生
最近和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溝通時,發現他們面臨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每年招生都挺不錯,但教師的整體績效一直提升緩慢,導致師生之間存在長期的不匹配。管理層試了很多辦法,但似乎效果總是不明顯。
經過一番深入探討,機構意識到,問題的根本并不是教師能力的問題,而是在于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的設計上出了問題。
通過組織診斷,發現教師的評估標準過于單一,過分依賴學生反饋,卻忽視了教師的成長和自我提升的空間。于是,機構對評價體系做了優化,不僅增加了對教師教學方法和自我反思的評估,還調整了獎勵機制,鼓勵教師之間更多協作和經驗分享。最終,教師的積極性和學生的滿意度都有了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