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明:作者所有文章借助了各個渠道的圖片視頻以及資料,在此致謝。作者所有文章不用于盈利,只是用于個人學習。
1.0推薦動畫
【網絡】半小時看懂<計算機網絡>_嗶哩嗶哩_bilibili
1.1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的作用
在當今信息時代,計算機網絡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計算機網絡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溝通方式,還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的主要作用:
1.?信息獲取與共享
- 互聯網信息獲取:
- 計算機網絡,尤其是互聯網,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全球范圍內的信息。通過搜索引擎、門戶網站和在線數據庫,人們可以輕松訪問各種信息資源,包括新聞、學術文獻、天氣預報、股票行情等。
- 信息共享與協作:
- 計算機網絡促進了信息共享和協作。通過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如微信、Slack)、文件共享平臺(如Google?Drive、Dropbox)等,人們可以方便地共享信息和文件,進行遠程協作。
- 開放教育資源:
- 在線教育平臺(如Coursera、edX、網易公開課)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教育資源,使得人們可以免費或低成本地獲取優質的教育資源,提升個人技能和知識水平。
2.?通信與社交
- 即時通信:
- 計算機網絡使得即時通信成為可能。通過電子郵件、即時通訊工具(如微信、QQ、WhatsApp)、視頻會議工具(如Zoom、Microsoft?Teams)等,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實時溝通和交流。
- 社交網絡:
- 社交網絡平臺(如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改變了人們的社交方式,使得人們可以方便地與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聯系,分享生活點滴,參與社交活動。
- 遠程工作與學習:
- 計算機網絡支持遠程工作和學習,使得人們可以在家中或任何有網絡連接的地方進行工作和學習。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遠程工作和學習成為常態,計算機網絡發揮了重要作用。
3.?電子商務與經濟活動
- 電子商務:
- 計算機網絡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在線購物、支付和交易。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如淘寶、京東、Amazon),人們可以方便地購買各種商品和服務。
- 在線支付與金融服務:
- 計算機網絡支持在線支付和金融服務,使得人們可以在線進行銀行轉賬、支付賬單、投資理財等操作。通過在線支付平臺(如PayPal、支付寶、微信支付),人們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支付和交易。
- 數字經濟:
- 計算機網絡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催生了數字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區塊鏈技術、共享經濟(如Uber、Airbnb)等新興經濟模式。
4.?技術創新與科學研究
- 云計算:
- 計算機網絡支持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和個人可以按需獲取計算資源(如計算能力、存儲空間、軟件服務等)。云計算降低了IT成本,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促進了技術創新。
-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
- 計算機網絡促進了數據共享和傳輸,使得大數據技術得以發展。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和挖掘,企業可以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insights,從而進行精準營銷、風險控制、產品優化等。
- 科學研究:
- 計算機網絡支持全球范圍內的科學研究合作,使得科學家可以共享數據、工具和資源,進行跨學科、跨地域的合作研究。例如,天文學、生物學、物理學等領域的研究都依賴于大規模的數據傳輸和處理。
5.?文化與娛樂
- 數字媒體:
- 計算機網絡促進了數字媒體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在線觀看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直播等。通過流媒體平臺(如Netflix、YouTube、騰訊視頻),人們可以方便地獲取各種數字媒體內容。
- 在線游戲:
- 計算機網絡支持在線游戲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在線進行多人游戲、競技游戲、社交游戲等。通過游戲平臺(如Steam、騰訊游戲),人們可以方便地與全球玩家互動和競技。
- 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
- 計算機網絡支持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體驗沉浸式的虛擬環境和增強現實體驗。例如,VR游戲、VR教育、AR導航等應用都依賴于計算機網絡的支持。
6.?社會與公共服務
- 電子政務:
- 計算機網絡支持電子政務的發展,使得政府可以在線提供各種公共服務(如辦理證件、繳納稅費、申請補貼等)。電子政務提高了政府服務效率,方便了市民辦事。
- 智慧城市:
- 計算機網絡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支持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醫療、智能環保等應用。例如,智能交通系統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實時監控和管理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 醫療健康:
- 計算機網絡支持遠程醫療和健康監測,使得人們可以在線進行醫療咨詢、預約掛號、遠程診斷等。通過醫療健康平臺(如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人們可以方便地獲取醫療服務。
7.?安全與隱私保護
- 網絡安全:
- 計算機網絡支持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使得企業和個人可以保護自己的網絡系統和數據安全。例如,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IDS)、加密技術等都是計算機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 隱私保護:
- 計算機網絡支持隱私保護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隱私。例如,匿名化技術、數據脫敏技術、隱私保護協議等都是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應用。
總結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涵蓋了信息獲取與共享、通信與社交、電子商務與經濟活動、技術創新與科學研究、文化與娛樂、社會與公共服務以及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多個方面。計算機網絡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還在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的作用將會更加重要,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創新的應用和更廣泛的影響。希望這個總結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的作用。
1.2互聯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從單個網絡的ARPANET向互聯網發展的過程
所有的鏈接在ARPANET上的主機都直接與就近的節點交換機相連。
2)第二階段:三級結構的互聯網
是一個三級計算機網絡:主干網,地區網,校園網(企業網)。
3)第三階段:全球范圍的多層次的ISP結構的互聯網
在互聯網發展的第三階段,全球互聯網架構逐漸演變為一個多層次、多樣化的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結構。這種結構不僅連接了全球范圍內的用戶和設備,還通過不同層次的ISP實現了網絡的高效管理和擴展。這一階段的互聯網架構旨在滿足全球用戶日益增長的帶寬需求、提供更可靠的服務,并支持復雜的網絡應用。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提供互聯網服務的人或公司或部門(eg: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三層ISP結構的互聯網的概念示意圖
你上傳的圖片展示了一個具有三層ISP結構的互聯網示意圖,描述了不同網絡節點之間的連接關系。以下是對圖片內容的簡明介紹:
1.?網絡層級結構
- 內容提供者:
- 例如:Google、Netflix、Facebook等大型互聯網公司。
- 連接:?直接連接到主干ISP,通過主干ISP將內容分發給全球用戶。
- 主干ISP(Tier 1 ISP):
- 全球互聯網的核心骨干網絡,擁有跨洲際的海底光纜和光纖網絡。
- 連接:?連接多個地區ISP,并通過IXP(互聯網交換點)與不同網絡進行數據交換。
- 地區ISP(Tier 2 ISP):
- 覆蓋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區域性的網絡連接。
- 連接:
- 上層連接到主干ISP。
- 下層連接到本地ISP。
- 本地ISP(Tier 3 ISP):
- 提供“最后一公里”接入服務,覆蓋城市或特定區域。
- 連接:
- 上層連接到地區ISP。
- 下層直接連接到用戶,包括大公司、校園網、公司A、主機B等。
2.?數據流動路徑
- 圖片中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數據傳輸路徑示例:
- 主機A?->?本地ISP?->?地區ISP?->?主干ISP?->?地區ISP?->?本地ISP?->?主機B
- 這意味著數據從主機A出發,經過本地ISP、地區ISP、主干ISP,再反向經過地區ISP和本地ISP,最終到達主機B。
3.?關鍵節點解釋(node include IXP , University , company and so on.)
- IXP(互聯網交換點):
- 不同網絡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物理位置。
- 在圖片中,IXP連接了地區ISP,促進了不同網絡之間的數據交換。
- 大公司、校園網、公司A、主機B:
- 這些都是本地ISP的直接用戶或網絡節點。
- 校園網和公司網絡通過本地ISP接入互聯網。
4.?總結與作用
- 多層次結構:?圖片展示了互聯網的多層次ISP結構,從內容提供者到主干ISP,再到地區ISP和本地ISP,最終連接到用戶。
- 數據流動:?數據通過不同層級的ISP進行傳輸,最終到達目標用戶。
- 網絡互聯:?IXP作為不同網絡之間的連接點,促進了數據的高效交換。
5.?引導問題(如果你想進一步探討)
- 你對這種三層ISP結構的優缺點有什么看法?
- 你認為這種結構在面對全球互聯網流量增長時會有哪些挑戰?
- 你對IXP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什么了解?
以Bilibili為例講解三層ISP結構的互聯網
以Bilibili為例講解三層ISP結構的互聯網
我們可以更具體地以Bilibili為例,來理解三層ISP結構的互聯網是如何運作的。Bilibili作為一個大型視頻分享平臺,其內容分發和數據傳輸過程很好地展示了互聯網的多層次ISP結構。
1. Bilibili的角色
- 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
- Bilibili是一個視頻分享平臺,擁有大量用戶上傳的視頻內容和自制的原創內容。
- Bilibili需要將這些視頻內容分發給全球用戶,尤其是中國用戶。
2. 數據流動路徑
當一個用戶(例如,一個使用中國電信寬帶的用戶)想要觀看Bilibili的視頻時,數據流動路徑如下:
1.
Bilibili的數據中心:
-
- Bilibili將視頻內容存儲在位于主干ISP網絡中的數據中心。
- 為了提高視頻加載速度和用戶體驗,Bilibili通常會使用CDN(內容分發網絡)技術,將內容緩存到靠近用戶的網絡節點。
2.
主干ISP(Tier 1 ISP):
-
- Bilibili的數據中心連接到中國電信的主干網絡。
- 中國電信作為主干ISP,擁有覆蓋全國的光纖網絡,并與全球其他主干ISP互聯互通。
3.
地區ISP(Tier 2 ISP):
-
- 數據從中國電信的主干網絡流向用戶所在地區的地區ISP(例如,上海市的中國電信地區網絡)。
- 地區ISP負責將數據從主干網絡傳輸到本地網絡。
4.
本地ISP(Tier 3 ISP):
-
- 數據從地區ISP流向用戶所在城市的本地ISP(例如,用戶所在小區的寬帶接入點)。
- 本地ISP直接連接到用戶設備。
5.
用戶設備:
-
- 最終,數據通過本地ISP到達用戶的設備,用戶可以觀看Bilibili的視頻。
3. 具體案例分析
3.1 Bilibili的內容分發
- CDN技術:
- Bilibili使用CDN技術,將視頻內容緩存到靠近用戶的網絡節點(例如,地區ISP的服務器)。
- 例如,當用戶在上海觀看Bilibili的視頻時,視頻內容可能已經緩存在上海地區的CDN節點上,用戶可以直接從本地獲取數據,減少數據傳輸延遲。
- 主干ISP連接:
- Bilibili需要與主干ISP(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建立高速連接,以確保視頻內容能夠快速、穩定地分發到全國用戶。
- Bilibili的數據中心通過主干ISP的網絡,將內容傳輸到各個地區的CDN節點。
3.2 中國電信的網絡架構
- 主干網絡:
- 中國電信的主干網絡連接了全國各省、市,并通過海底光纜與全球其他主干ISP互聯互通。
- Bilibili的數據中心通過中國電信的主干網絡,將視頻內容傳輸到全國各地。
- 地區網絡:
- 在各省,中國電信設有地區網絡,負責將數據從主干網絡傳輸到本地網絡。
- 例如,上海市的中國電信地區網絡會將Bilibili的視頻內容傳輸到上海市的各個本地ISP。
- 本地接入:
- 中國電信在各個城市和地區提供寬帶接入服務,用戶通過本地ISP連接到中國電信的地區網絡,最終連接到主干網絡。
- 例如,用戶所在小區的寬帶接入點連接到上海市的中國電信地區網絡。
4. IXP的作用
- **互聯網交換點(IXP)**是不同網絡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物理位置。
- 在中國,Bilibili和中國電信可以通過IXP進行數據交換。
- 例如,Bilibili的數據中心可以通過IXP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不同ISP進行數據交換,實現跨網絡的數據傳輸。
5. 案例總結
- Bilibili作為內容提供者,通過主干ISP(如中國電信)將視頻內容分發給全國用戶。
- 中國電信作為主干ISP和地區ISP,提供了從主干網絡到本地網絡的完整網絡架構,確保用戶能夠快速、穩定地訪問Bilibili的內容。
- CDN技術和IXP作為關鍵的技術和設施,進一步優化了數據分發和傳輸效率。
6. 實際應用中的挑戰
- 帶寬需求:?隨著Bilibili用戶數量的增加和視頻質量的提升,對帶寬的需求越來越高。中國電信需要不斷擴展和維護其網絡基礎設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帶寬需求。
- 網絡擁堵:?在高峰時段,用戶訪問量激增,可能會導致網絡擁堵。中國電信需要通過流量工程和負載均衡技術,優化網絡性能,確保用戶能夠獲得流暢的觀看體驗。
- 網絡安全:?Bilibili和中國電信都需要加強網絡安全防護,防止DDoS攻擊、數據泄露等安全事件。
1.3互聯網的組成
1)邊緣部分
由所有鏈接在互聯網上的主機組成,這部分是用戶直接使用的,用來進行通信(傳送數據,音頻或視頻)和資源共享。(包括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物聯網設備(如智能家居設備))
主要功能
- 用戶直接使用:?邊緣部分的設備是用戶直接操作和使用的終端設備,用戶通過這些設備訪問互聯網。
- 通信:?用戶可以通過邊緣設備進行各種通信活動,例如:
- 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
- 進行視頻通話(如通過Zoom、Skype)
- 觀看在線視頻(如通過Bilibili、YouTube)
- 社交媒體互動(如通過微信、微博)
- 資源共享:?邊緣設備可以訪問和共享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例如:
- 瀏覽網頁
- 下載文件
- 訪問云存儲服務(如Google?Drive、Dropbox)
- 使用在線應用程序(如Google?Docs、Office?365)
2)核心部分
由大量的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組成。這部分是為邊緣部分提供服務的。(提供連通性和交換)
?主要功能
- 提供連通性:?核心部分的核心功能是將不同的網絡連接起來,確保數據能夠在全球范圍內的網絡中傳輸。
- 數據交換:?核心部分通過路由器和其他網絡設備進行數據包的轉發和交換。
- 當你訪問一個網站或使用一個在線服務時,數據包會從你的設備(邊緣部分)發送到核心部分,再通過核心部分傳輸到目標服務器(可能是另一個邊緣設備)。
- 路由選擇:?核心部分使用路由協議(如BGP,邊界網關協議)來決定數據包的傳輸路徑。路由器會根據網絡拓撲結構和路由表選擇最優的路徑來傳輸數據。
1.4CS模式(用戶-服務器模式)
1. 基本概念
- 客戶(Client):
- 客戶是服務請求方,它主動向服務器發起請求。
- 客戶程序運行在用戶的設備上,比如你的手機、電腦等。
- 客戶程序需要知道服務器的地址才能發起請求。
- 服務器(Server):
- 服務器是服務提供方,它被動地等待客戶請求并提供服務。
- 服務器程序通常運行在強大的硬件設備上,并使用高級操作系統。
- 服務器不需要知道客戶的地址,因為它只負責響應請求。
2. 工作流程
1.客戶發起請求:
-
- 客戶程序運行后,主動向服務器發起服務請求。例如,你打開瀏覽器訪問Bilibili網站,你的瀏覽器(客戶程序)會向Bilibili的服務器發送請求。
2.服務器響應請求:
-
- 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后,進行處理并返回結果。例如,Bilibili的服務器接收到你的請求后,會返回視頻數據給你的瀏覽器。
3.數據傳輸:
-
- 客戶和服務器之間的數據傳輸需要通過網絡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務,比如路由器、交換機等網絡設備。
3. 主要特點
客戶程序的特點:
- 主動發起通信:?客戶程序主動向服務器請求服務。
- 輕量級:?客戶程序不需要復雜的硬件或操作系統,通常運行在用戶設備上。
- 需要知道服務器地址:?客戶程序必須知道服務器的地址才能發起請求。
服務器程序的特點:
- 被動等待請求:?服務器程序一直運行,等待來自客戶的請求。
- 處理多個請求:?服務器可以同時處理多個客戶的請求。
- 需要強大硬件支持:?服務器程序通常運行在強大的硬件設備上,并使用高級操作系統。
- 不需要知道客戶地址:?服務器只負責響應請求,不需要知道客戶的地址。
4. 應用場景
- Web服務:?瀏覽器(客戶)向Web服務器請求網頁,服務器返回網頁數據。
- 文件下載/上傳:?客戶程序向文件服務器請求下載或上傳文件。
- 郵件服務:?郵件客戶端(客戶)向郵件服務器發送或接收郵件。
- 數據庫訪問:?應用程序(客戶)向數據庫服務器請求數據。
5. 總結
- 客戶-服務器模式是互聯網中一種常見的通信模式,客戶主動請求服務,服務器被動響應請求。
- 客戶和服務器通過網絡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務進行通信。
- 這種模式廣泛應用于Web服務、文件傳輸、郵件服務、數據庫訪問等場景。
1.5對等連接
如果C 向D請求服務的時候,C是客戶,D是服務器。它們之間是對等的。D向C請求的時候,D是客戶,C是服務器。
1. 基本概念
- 對等連接(P2P):
- P2P是一種分布式網絡架構,每個節點(計算機)在網絡中都是平等的。
- 每個節點既可以作為客戶端(請求服務),也可以作為服務器(提供服務)。
- 節點之間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依賴中央服務器。
2. 工作方式
- 節點平等:
- 在P2P網絡中,每個節點都運行相同的軟件,既可以請求資源,也可以提供資源。
- 例如,在文件共享網絡中,每個用戶既是下載者(客戶端),也是上傳者(服務器)。
- 直接通信:
- 節點之間可以直接建立連接,進行數據傳輸,不需要通過中央服務器中轉。
- 例如,計算機E可以直接與計算機F通信,計算機C可以直接與計算機D通信。
- 去中心化:
- P2P網絡是去中心化的,沒有單一的中央服務器控制整個網絡。
- 網絡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由所有節點共同維護。
3. 主要特點
- 資源利用率高:
- 每個節點都可以貢獻自己的資源(如帶寬、存儲空間),提高了整體網絡的資源利用率。
- 高彈性:
- P2P網絡具有很高的彈性,單個節點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運行。
- 節點可以隨時加入或離開網絡,網絡會自動調整。
- 可擴展性強:
- P2P網絡可以很容易地擴展,隨著更多節點的加入,網絡容量和性能都會提高。
4. 應用場景
- 文件共享:
- 早期的P2P應用主要用于文件共享,如BitTorrent、eMule等,用戶可以互相下載和上傳文件。
- 分布式計算:
- P2P網絡可以用于分布式計算,將計算任務分配給網絡中的多個節點共同完成。
- 即時通訊:
- 一些即時通訊軟件(如Skype)也使用P2P技術來提高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 區塊鏈:
- 區塊鏈技術本質上也是一種P2P網絡,所有節點共同維護一個分布式賬本。
5. P2P網絡的優勢
- 去中心化:?沒有單點故障,網絡更穩定可靠。
- 高資源利用率:?每個節點都可以貢獻資源,提高了整體效率。
- 可擴展性強:?節點可以隨時加入或離開,網絡可以動態調整。
- 成本低:?不需要昂貴的中央服務器,降低了運營成本。
6. 總結
- 對等連接(P2P)是一種分布式網絡架構,每個節點既是客戶端也是服務器,節點之間可以直接通信。
- P2P網絡具有去中心化、高資源利用率、高彈性和可擴展性強等特點。
- P2P技術廣泛應用于文件共享、分布式計算、即時通訊和區塊鏈等領域。
1.6互聯網的核心部分(路由器)
互聯網的核心部分起到特殊作用是路由器(router),它是一種專用的計算機(但是不是主機)。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建。
1)網段
路由器的每個端口指定的區域叫做網段。
1.7電路交換
1)步驟
建立連接->通話->釋放連接
2)交換(switching)
交換就是按照某種方式動態地分配傳輸路線的資源。在使用電路交換之前,必須先撥號請求建立聯系。
3)以打電話為舉例
在使用電路交換打電話的之前,必須先撥號請求建立連接。當被叫用戶聽到交換機送來的振鈴聲并摘機后,從主機端到被叫端之間就建立了一條連接,也就是一條專用的物理通路。這條連接就保證了雙方的通話時需要的通信資源,而這些資源在雙方通信時不會被其他用戶占用。此后雙方才可以進行通話。在通話的時間內,通話的兩個用戶始終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資源。
4)缺點
線路的傳輸效率往往很低。
5)學習鏈接
網絡是如何通信的| 分組交換|電路交換_嗶哩嗶哩_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