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簡介
- 視頻監控系統是什么?
- 該系列課程你會學到什么?
- 需要準備哪些工具?
- 下期預告
簡介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人工智能(AI)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AI視頻監控系統作為安防領域的重要應用,正逐漸改變傳統的監控模式。通過結合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技術,現代視頻監控系統不僅能夠實時捕捉畫面,還能自動識別異常行為、進行人臉識別、統計人流等,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護的效率和準確性。
本系列文章將帶領大家從零開始,一步步實現一個簡易但功能完整的AI視頻監控系統。我們將涵蓋視頻流的獲取、目標檢測算法的應用、行為識別以及警報系統的集成等核心模塊。無論你是AI愛好者還是有一定基礎的開發者,相信通過本教程,你都能掌握構建智能監控系統的關鍵技能,并有機會將其應用于實際場景中。
我們將從系統設計的基本原理講起,逐步深入技術細節,最終實現一個能夠實時分析視頻內容并做出智能響應的系統。雖然涉及大量的編程內容,但是我會以最簡便和直接的方式提供python代碼的實現(如果在更新過程中小伙伴有極大的興趣,我也會同步更新c/c++實現代碼),確保大家伙可以輕松理解每一步的意思。
在開始之前,簡要介紹一下本系列的基本組織架構,本系列內容由5個部分內容組成,分別是基礎知識與原理、視頻流的拉取和管理、AI算法的分析、分析視頻流的推送、常見的報警方式與設備聯控。其中第一部分我會將涉及到的原理性知識統一匯總,其余的部分顧名思義,就是相關的核心步驟。希望大家伙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如發現有不足之處,請及時指出,我將盡快修正。
視頻監控系統是什么?
對于視頻監控而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各個商場、辦公樓、加油站、工廠、交通樞紐甚至家庭等重要場所,視頻監控攝像頭幾乎無處不在。一個典型的視頻監控系統,其最基礎的組成架構確實可以精簡為三個核心部分:
- 前端采集設備(相機): 負責捕捉光學圖像并將其轉換為視頻信號。可以是模擬攝像機(CVBS信號)或更主流的網絡攝像機(IP
Camera,輸出數字視頻流)。 - 傳輸網絡: 將前端攝像機采集的視頻信號傳輸到后端。對于模擬系統,常用同軸電纜;對于現代IP系統,則依賴以太網(有線或無線WiFi)甚至光纖網絡。
- 后端處理與展示設備: 包括用于存儲視頻數據的設備(如網絡硬盤錄像機NVR、視頻管理服務器VMS+存儲陣列)、用于解碼和顯示視頻的監視器/大屏,以及運行監控管理軟件的平臺。
然而,現實中的挑戰在于:
規模龐大: 為了實現對關鍵區域的無死角覆蓋,系統通常需要由數十路、數百路甚至上千路攝像頭同時工作,組成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監控網絡。
網絡壓力劇增:
- 高帶寬消耗:
每路高清(如1080P)或超高清(如4K)攝像頭持續產生的視頻流會占用巨大的網絡帶寬。多路并發時,對網絡交換機的背板帶寬、端口速率以及核心網絡的承載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 - 穩定性要求高:
監控數據要求實時或準實時傳輸,網絡延遲、抖動或中斷都會直接影響監控效果和錄像的完整性。 - 后端處理瓶頸:
海量視頻流的集中存儲需要巨大的磁盤空間和高效的存儲管理系統。同時,僅靠人工在眾多屏幕上實時監視所有畫面,人力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極易因疲勞而漏掉關鍵事件。 - 信息利用不足:
傳統的“錄制-存儲-事后查證”模式是被動的。寶貴的視頻數據中蘊含的大量信息(如特定人員出現、異常行為模式、物品遺留等)無法被實時分析和利用。
這正是人工智能(AI)技術賦能視頻監控的核心價值所在,AI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在傳統架構中引入智能分析層(通常在邊緣設備、服務器或云端運行),賦予系統“看懂”視頻內容的能力,從而降低對人工監視的依賴: 自動識別異常事件,將人力從“盯屏幕”中解放出來。實現實時預警和即時響應,提升安全防范的時效性。在合理的保留視頻片段與報警信息后,大大減輕網絡和中心存儲的壓力(如智能編碼、事件觸發錄像)。對于成規模的AI視頻監控廠商,還會結合大數據平臺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對視頻內容進行結構化分析(如人、車、物的屬性、行為、軌跡),實現有效的數據匯總進而增強整個安防體系的生命力。
該系列課程你會學到什么?
本門課程主要聚焦于網絡攝像儀(IPC)的視頻流獲取、視頻解碼、算法模型推理分析以及分析數據的推送。通過逐層拆解+實戰編碼,你將掌握智能監控系統的全棧開發能力:
第一階段:視頻流處理核心能力
- 工業級視頻流獲取
- RTSP協議深度解析(海康/大華等廠商適配)
- 多路視頻流并發處理技術
- 斷流自動重連與異常處理機制
- FFMPEG、GSTREAMER、OPENCV等工具取流的基本接口
- 高性能視頻解碼
- 常見的解碼工具介紹
- 軟解碼與硬解碼對比
第二階段:AI智能分析引擎
- 目標檢測技術的集成
- 定制化模型訓練(人員/車輛/危險品識別)
- openvino、tensorRT、rknnrt(重點)、AscendCL(重點)加速部署
- 多目標追蹤實戰
- sort by detection算法原理解析
- 滯留/徘徊/入侵行為檢測算法
- 行為識別系統開發
- 行為監測:姿態關鍵點分析
- 區域入侵:動態電子圍欄技術
- 物品遺留:背景差分+移動監測
第三階段:智能告警與系統集成
- 告警引擎開發
-
分級告警機制(緊急/重要/普通)
-
HTTP報警推送
-
MQTT && RS485等報警傳輸
-
網絡監控視頻流的推送
2. 企業級系統集成
涉及前端和后端,太過繁雜,故舍去
需要準備哪些工具?
由于內容由淺入深涉及的內容不同,我大致整理如下表格供大家參考:
內容 | 推薦平臺 |
---|---|
拉流軟解碼、基礎推理、軟編碼推流 | 帶有NVIDIA GPU的windows電腦 |
硬解碼、硬編碼、模型高性能部署 | 最好是帶有硬件設備的linux系統處理機 |
報警推送、各個協議數據傳輸 | 帶有專業報警設備 |
請大家按照自身的設備情況和需求進行學習,由于第一次嘗試出體系化的內容,不足之處也請大家多多包涵!
下期預告
- 網絡攝像機畫面獲取協議
- 網絡攝像機畫面獲取方式
- 不同工具獲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