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備考指南
? ? ? ?項目管理主要考查的是進度管理、軟件配置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等相關知識,近幾年都沒有考查過,但是有可能在案例分析中考查關鍵路徑的技術問題,考生了解為主。
二、重點考點
1、項目的十大管理(速記:整范進成質,資溝風采干)
2、WBS(工作分解結構)
3、求項目的最短工期(關鍵路徑法)
4、軟件配置管理
三、項目的十大管理(著重關注進度管理、質量管理、風險管理)
1、項目整合管理
①制定項目章程:項目啟動階段的關鍵文件,正式授權項目的存在,并賦予項目經理對項目資源的使用權。章程中應包括項目的目的、目標、主要交付成果、時間表、預算、關鍵風險以及主要相關方。
②制定項目管理計劃:項目執行和控制的基礎,包括所有子計劃,如范圍管理計劃、時間管理計劃、成本管理計劃等。應全面、詳細,涵蓋項目的各個方面,確保項目能夠按計劃進行。
③指導與管理項目工作:項目經理需要協調團隊成員,分配任務,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還需要監控項目進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項目目標的實現。
④監控項目工作:跟蹤、審查和調整項目進展與績效,識別必要的計劃變更,并啟動相應變更。通過監控項目績效,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偏差,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⑤實施整體變更控制:確保項目的各個部分能夠協同工作,解決項目中的沖突和協調資源分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變更,需要對變更進行管理和控制,確保變更對項目的影響最小化。
⑥結束項目或階段:為了正式結束項目或項目階段而實施的一組過程。在項目收尾過程中,項目經理將對項目的成果進行驗收,并進行項目的總結和評估。同時,還需要進行項目的交接和關閉,以確保項目的順利結束。
2、項目范圍管理
①規劃范圍管理:明確項目的邊界和范圍,制定范圍管理計劃,包括如何定義、確認和控制項目范圍等內容。
②收集需求:收集項目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確保項目團隊和相關利益方對項目需求有共識,并能夠滿足利益方的期望,從而提高項目交付的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③定義范圍:在范圍計劃的基礎上,進一步詳細定義項目的工作內容,明確項目的所有工作內容,確保項目團隊對項目的目標和任務有清晰的理解。
④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將項目的工作內容分解成更小、更易管理的部分。通過WBS,項目團隊可以更好地理解項目的工作內容,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責任。
⑤確認范圍:確保項目的實際工作內容與范圍計劃一致。通過范圍驗證,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范圍偏差,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⑥控制范圍:確保項目的實際工作內容與范圍計劃一致。通過范圍控制,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范圍偏差,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3、項目進度管理
①定義活動:將項目的工作內容分解成具體的活動。通過活動定義,項目團隊可以更好地理解項目的工作內容,明確各自的任務和責任。
②排列活動順序:在活動定義的基礎上,確定各活動的先后順序。通過活動排序,項目團隊可以明確活動之間的依賴關系,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③估算活動資源:確定完成每個活動所需的資源。通過活動資源估算,項目團隊可以合理分配資源,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④估算活動持續時間:確定完成每個活動所需的時間。通過活動持續時間估算,項目團隊可以合理安排時間,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⑤制定進度計劃:在活動排序、資源估算和持續時間估算的基礎上,制定項目的進度計劃。通過進度計劃,項目團隊可以明確項目的時間表,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
⑥控制進度: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通過進度控制,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進度偏差,確保項目按計劃完成。
4、項目成本管理
①估算成本:確定完成項目所需的成本。通過成本估算,項目團隊可以合理分配資源,確保項目在預算內完成。
②制定預算:在成本估算的基礎上,確定項目的預算。通過成本預算,項目團隊可以明確項目的資金需求,確保項目在預算內完成。
③控制成本:確保項目在預算內完成。通過成本控制,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成本偏差,確保項目在預算內完成。
5、項目質量管理
①規劃質量:確定項目的質量要求和質量標準。通過質量計劃,項目團隊可以明確項目的質量目標,確保項目符合質量要求。
②實施質量保證:確保項目過程符合質量要求。通過質量保證,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質量問題,確保項目符合質量要求。
③實施質量控制:確保項目的結果符合質量要求。通過質量控制,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質量問題,確保項目符合質量要求。
6、項目資源管理
①規劃資源管理:確定項目團隊的構成和職責。通過人力資源計劃,項目經理可以明確團隊成員的角色和職責,確保項目團隊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②組建團隊:選擇和分配項目團隊成員。通過團隊組建,項目經理可以確保項目團隊成員具備完成項目所需的技能和經驗。
③建設團隊:提高項目團隊的合作和績效。通過團隊建設,項目經理可以增強團隊成員的合作意識,提升團隊的整體績效。
④管理團隊:確保項目團隊的有效管理和利用。通過團隊管理,項目經理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團隊中的問題,確保項目團隊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7、項目溝通管理
①規劃溝通管理:確定項目的溝通需求和溝通方式。通過溝通計劃,項目團隊可以明確溝通的頻率、內容和方式,確保項目的有效溝通。
②管理溝通:將項目信息傳遞給相關人員。通過信息分發,項目團隊可以確保相關人員及時了解項目信息,確保項目的有效溝通。
③控制溝通:確保項目的干系人及時了解項目信息,并參與項目的決策。通過干系人管理,項目團隊可以確保項目的有效溝通和管理。
8、項目風險管理
①規劃風險管理:確定項目的風險管理方法和策略。通過風險管理計劃,項目團隊可以明確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方法,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
②識別風險:確定項目的潛在風險。通過風險識別,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評估項目的潛在風險,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
③實施定性風險分析:評估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通過定性風險分析,項目團隊可以確定風險的優先級,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
④實施定量風險分析:量化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通過定量風險分析,項目團隊可以更準確地評估風險的影響,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
⑤規劃風險應對:確定應對風險的方法和措施。通過風險應對計劃,項目團隊可以明確應對風險的策略,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
⑥控制風險: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通過風險控制,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風險問題,確保項目的風險得到有效管理。
9、項目采購管理
①規劃采購管理:確定項目的采購需求和采購策略。通過采購計劃,項目團隊可以明確采購的內容、時間和方式,確保項目的采購活動得到有效管理。
②實施采購:確定項目的供應商。通過供應商選擇,項目團隊可以確保供應商具備完成項目所需的能力和資源,確保項目的采購活動得到有效管理。
③控制采購:確保項目的采購活動得到有效管理。通過采購控制,項目團隊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采購中的問題,確保項目的采購活動得到有效管理。
10、項目干系人管理
①識別干系人:確定項目的相關方。通過相關方識別,項目團隊可以明確項目的相關方,確保項目的相關方得到有效管理。
②規劃干系人參與:確定和管理相關方的期望。通過相關方期望管理,項目團隊可以確保相關方的期望得到有效管理,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③管理干系人參與:確保項目的相關方得到有效管理。通過相關方參與管理,項目團隊可以確保相關方的參與和支持,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四、WBS
1、概念:軟件項目往往是比較大而復雜的,往往需要進行層層分解,將大的任務分解成一個個的單一小任務進行處理。工作分解結構(WBS)如圖所示,就是把一個項目,按一定的原則分解成任務,任務再分解成一項項工作,再把一項項工作分配到每個人的日常活動中,直到分解不下去為止。
2、WBS常見的分解方式包括:按產品的物理結構分解、按產品或項目的功能分解、按照實施過程分解、按照項目的實施單位分解、按照項目的目標分解、按部分或職能進行分解等。不管采用哪種分解方式,最終都要滿足以下對任務分解的基本要求。
(1)WBS的工作包是可控和可管理的,不能過于復雜。
(2)任務分解也不能過細,一般原則WBS的樹型結構不超過六層。
(3)每個工作包要有一個交付成果。
(4)每個任務必須有明確定義的完成標準。
(5)WBS必須有利于責任分配。
? ? 進度安排的常用圖形描述方法有Gantt圖(甘特圖)和項目計劃評審技術(Program Evaluation & Review Technique,PERT)圖。
五、關鍵路徑法
? ? ? ?關鍵路徑是項目的最短工期,但卻是從開始到結束時間最長的路徑。進度網絡圖中可能有多條關鍵路徑,因為活動會變化,因此關鍵路徑也在不斷變化中。
? ? ? ?關鍵活動是關鍵路徑上的活動,最早開始時間一最晚開始時間。通常,每個節點的活動會有如下幾個時間:?
(1)最早開始時間(Earliest Start time, ES),某項活動能夠開始的最早時間。
(2)最早完成時間(Earliest Finish time, EF),某項活動能夠完成的最早時間。EF=ES+工期。
(3)最遲完成時間(Latest Finish time, LF)。為了使項目按時完成,某項活動必須完成的最遲時間。
(4)最遲開始時間(Latest Start time, LS)。為了使項目按時完成,某項活動必須開始的最遲時間。LS=LF-工期。
這幾個時間通常作為每個節點的組成部分。
(5)順推:最早開始(ES)一所有前置活動最早完成(EF)的最大值;最早完成(EF)=最早開始(ES)+持續時間。
(6)逆推:最遲完成(LF)=所有后續活動最遲開始(LS)的最小值;最遲開始(LS)=最遲完成(LF)-持續時間。
(7)總浮動時間(松弛時間):在不延誤項目完工時間且不違反進度制約因素的前提下,活動可以從最早開始時間推遲或拖延的時間量,就是該活動的進度靈活性。正常情況下,關鍵活動的總浮動時間為零。
(8)總浮動時間一最遲開始(LS)-最早開始(ES)或最遲完成(LF)-最早完成(EF)或關鍵路徑時長-非關鍵路徑時長。
(9)自由浮動時間:是指在不延誤任何緊后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且不違反進度制約因素的前提下,活動可以從最早開始時間推遲或拖延的時間量。
(10)自由浮動時間一緊后活動最早開始時間的最小值-本活動的最早完成時間。
六、軟件配置管理
? ? ? ?配置管理是為了系統地控制配置變更,在系統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維持配置的完整性和可跟蹤性,而標識系統在不同時間點上配置的學科。配置管理是應用技術的和管理的指導和監控方法以標識和說明配置項的功能和物理特征,控制這些特征的變更,記錄和報告變更處理和實現狀態并驗證與規定的需求的遵循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