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系統功能實現
5.1管理員登錄
管理員登錄,通過填寫用戶名、密碼、角色等信息,輸入完成后選擇登錄即可進入垃圾分類系統,如圖5-1所示。
圖5-1管理員登錄界面圖
5.2管理員功能實現
5.2.1 用戶管理
管理員對用戶管理進行填寫賬號、姓名、性別、年齡、手機、照片并進行刪除、修改以及查看。用戶管理效果圖如圖5-2所示。
圖5-2用戶管理界面圖
5.2.2 垃圾信息管理
管理員對垃圾信息管理查看垃圾編號、垃圾名稱、垃圾圖片、垃圾分類、垃圾簡介、危害程度、應對措施等信息進行詳情、刪除、修改等操作。垃圾信息管理效果圖如圖5-3所示。
圖5-3垃圾信息管理界面圖
5.2.3垃圾分類管理
管理員對垃圾分類管理進行編輯分類等信息進行詳情、刪除、修改等操作。垃圾分類管理效果圖如圖5-4所示。
圖5-4垃圾分類管理界面圖
5.2.4 用戶積分管理
管理員對用戶積分管理進行編輯賬號、姓名、積分數等信息進行詳情、刪除、修改等操作。用戶積分管理效果圖如圖5-5所示。
圖5-5用戶積分管理界面圖
5.2.5 商城禮品管理
管理員對商城禮品管理進行編輯商品編號、商品名稱、商品分類、商品圖片、積分數、商品品牌等信息進行詳情、刪除、修改等操作。商城禮品管理效果圖如圖5-6所示。
圖5-6商城禮品管理界面圖
5.2.6禮品兌換管理
管理員對禮品兌換管理進行編輯兌換編號、商品編號、商品名稱、商品圖片、積分數、賬號、姓名、送貨地址、兌換時間、審核回復、審核狀態、審核等信息進行詳情、刪除、修改等操作。禮品兌換管理效果圖如圖5-7所示。
圖5-7禮品兌換管理界面圖
5.2.7 積分消耗管理
管理員對積分消耗管理進行編輯賬號、姓名、兌換編號、商品名稱、積分數等信息進行詳情、刪除、修改等操作。積分消耗管理效果圖如圖5-8所示。
積分消耗管理界面圖
5.2.8 試卷管理
管理員對試卷管理進行編輯試卷名稱、考試時長、試卷狀態等信息進行詳情、刪除、修改等操作。試卷管理效果圖如圖5-9所示。
圖5-9試卷管理界面圖
5.3前臺首頁功能實現
垃圾分類系統,在系統首頁可以查看首頁、垃圾信息、商城禮品、試卷列表、資訊信息、留言反饋、個人中心、后臺管理、在線客服等內容,如圖5-10所示。
圖5-10系統功能界面圖
5.3.1用戶登錄、用戶注冊
用戶通過輸入賬號、密碼、姓名、年齡、手機等信息進行注冊、登錄,如圖5-11所示。
?
圖5-11用戶登錄、用戶注冊界面圖
5.3.2垃圾信息
垃圾信息,在垃圾信息進行查看垃圾編號、垃圾名稱、垃圾圖片、垃圾分類、垃圾簡介、危害程度、應對措施并進行提交等操作如圖5-12所示。
圖5-12垃圾信息界面圖
5.3.3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在個人中心頁面可以填寫賬號、密碼、姓名、性別、年齡、手機、照片等內容進行更新信息、退出登錄,如圖5-13所示。
圖5-13個人中心界面圖
5.4用戶功能實現
用戶進入垃圾分類系統可以查看首頁、個人中心、用戶積分管理、積分增加管理、禮品兌換管理、積分消耗管理、留言板管理、考試管理等信息進行詳情。效果圖如圖5-14所示。
圖5-14用戶功能界面圖
5.4.1試卷列表
用戶對試卷列表進行查看試卷、考試時長等信息進行詳情操作。試卷列表效果圖如圖5-15所示。
圖5-15試卷列表界面圖
5.4.2錯題本
用戶對錯題本進行查看用戶ID、試卷、試題名稱、分值、正確答案、考生答案、試題分析、考試時間等信息進行詳情。錯題本效果圖如圖5-16所示。
圖5-16錯題本界面圖
5.4.3用戶積分管理
用戶對用戶積分管理進行查看賬號、姓名、積分數等信息進行詳情、修改、刪除。用戶積分管理效果圖如圖5-17所示。
圖5-17用戶積分管理界面圖
第六章 系統測試
軟件測試它是對做完一個系統進行最后的一項工作,因為我們在做系統的時候,在進行編碼以后可以開始對軟件進行測試,在測試當中我們可以找出這個軟件的錯誤與缺陷,這樣我們可以及時處理,不影響后期正常的使用,同時也方便我們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容易去找出。所以軟件測試是解決這些問題主要手段。一般來說軟件測試在系統開發過程當中占據整個系統設計45%的工作量。測試的目的:對于測試目的來說它主要是能夠讓我們找出這個軟件的錯誤與缺陷,所以我們對測試的工作是比較認真的,同時軟件測試也是非常重要的。
6.1 測試方法
針對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對于測試的工作有很多的看法,同時測試的工作也對我們往后的工作有著很大的影響。
具體測試方法包括:黑盒測試和白盒測試。
黑盒測試又被用戶稱作為功能測試,通常是在程序的接口來做一些測試的方法,它一般包括對程序的功能和使用的方法來做出一些數據的接受和輸出,同時還可以做出正確的輸出信息,并保證與外部信息的完整性。
白盒測試通常被用戶稱作為結構測試,在整個程序的結構和處理當中它是由程序當中的邏輯測試和檢驗程序來完成一些正確的工作。
具體的功能測試它是包括:系統的適用性、準確性、安全性等功能測試。
6.2 測試分析
經過以上的測試與分析垃圾分類系統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的:
(1)窗體測試:為了能夠保證我們在系統操作界面上彈出每一個子菜單的小窗口,我們對系統功能用戶做了一個簡單的模擬信息操作數據,具體的每一個管理窗體它都有具體的添加、刪除等功能操作,并保證了各個窗口的功能正確實現。
(2)數據跟蹤:通過對該項目的測試以后我們可以對系統的查詢運算和功能的測試做出正確的運算,然后根據該項目模塊設計輸入原有的數據來進行相應的數據統計,和以前的手工計算來做比較,它是依據自己所檢驗數據的正確來做比較的,這樣更加計算準確。
(3)綜合測試:通過對以上的測試以后,我們可以對系統做出整體的測試,應用系統功能基本符合設計來總結出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從而使整個程序檢查來做出階段性的判斷,從而找出系統所存在的錯誤,讓系統變得更加完美:
用例名稱:用戶登錄測試
基本描述:通過登錄擁有系統的管理權限
測試方案:分別使用不同的登錄方法進行登錄,從而查看系統是否相應的錯誤和成功提示。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所以只選取了幾個代表模塊進行測試,并得到了測試結果,測試用例如下:
(1)用戶登錄測試:
表6-1 登錄測試用例表
用例編號 UC-TEST-002 測試名稱 登錄測試
前提條件 打開首頁頁面并未登錄
步驟 操作描述 數據 期望結果
1 點擊登錄按鈕 無 跳轉到登錄頁面
2 填寫用戶名和驗證碼,點擊登錄按鈕 用戶名 輸入框清空內容并提示“請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3 填寫密碼和驗證碼,點擊登錄按鈕 密碼 輸入框清空內容并提示“請輸入用戶名和密碼”
4 填寫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按鈕 用戶名、密碼 輸入框清空內容并提示“驗證碼輸入錯誤”
5 填寫錯誤的或不存在的用戶名密碼 用戶名、密碼 輸入框清空內容并提示“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6 填寫正確的用戶名密碼 用戶名、密碼 跳轉到首頁,右上角顯示用戶姓名
測試說明 無
測試結果 成功 測試人
6.3 測試結論
排錯它是針對自己所知道的錯誤來做的事情并進行解決的。而對于測試來說它是在你認為程序能工作的情況中進行一套整體化的試驗。一開始做的時候我們把代碼寫的越好,在后期的工作中也就出現的錯誤越少,你也就可以相信我們在測試過程當中所做的一切就更加徹底。同樣我們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就出現的問題也就越少,同樣這些毛病有可能最容易出現我們手工制作的過程當中,所以我們盡可能要減少手工測試,進行自動測試是我們最理想的方式,所以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增強自動測試這樣就減少我們工作中出現錯誤的問題,這樣有助于我們對出現問題來做局部化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