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一個梵文的漢語音譯詞,指覺醒者。
何謂覺醒?什么的覺醒?其實很簡單,就是身體的覺醒。
佛的另一個名字,叫菩提,佛就是菩提,菩提老祖,就是佛祖。
body,即菩提
英文中有一個單詞,叫body,指的是人的身體。
- body n.身體;身軀;主體;尸體
body的單詞,音通菩提,這是肯定的,不信你將二者再念一遍:
- body 英/?b?di/ 美/?bɑ?di/
- 菩提
音是相通的,對吧。但詞義似乎不相通,因為“菩提”是指覺醒者,而body只是指“身體”,似乎并不相通,其實這個說法,并不盡然,關鍵就在于:
- 覺醒,就是指身體的覺醒
身體覺醒,就是主體覺醒,就是本體覺醒,這個“主”才是身體的根本。
身體 <? 主體 = 本體
但問題是,你要醒來,而不是沉睡,或者說迷迷糊糊。
佛教中,將人的基本的、基礎性的覺分為六種,大體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感覺、知覺,但其中意,相對玄妙一些,但這些對于人來說,或者對于身體中真正的主宰,你的思想意識、精神意志方面的主宰來說,不是真正的覺,相反,它們也是人的幻覺、錯覺的來源和通路,所以,佛學中也將它們稱之為六根,我們常常聽到所謂的六根不凈,就是指這些東西,它們主要和人的生理、低級的感官直接綁定在一起。
六根由于不凈,所以就如塵埃一樣,在英文中dust一詞,就是塵埃的意思,同時,也是垃圾的意思。
- dust n.塵,塵埃;垃圾
- dustbin n.垃圾箱
佛教或佛學中講的,也是這個意思。六根不凈,故為“六塵”,六根直接關聯的,就是“六塵”,六顯然有多的意思在里邊,換句話說,就是人就像一面鏡子,上面布滿了灰塵,這是一般人的常態,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人大多是蒙塵的,六塵,即如墜大霧之中,如在大夢之中,是沒有覺醒的。
body一詞,其實就是梵語中的菩提,這個單詞,其實和生育有關,指小孩子一出生,六根打開,從長睡中醒來,開始了第一聲啼哭,有如覺者,當然,這是一個比方。如果不是比方的話,佛教或佛學就不會說大部分都仿佛是睡著的,沒有覺醒的人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講,佛學就是引導人們,回歸嬰兒般的狀態,需要從長睡中醒來,當然,這個醒來,是宗教或哲學意義上的醒來,是為真覺,是為菩提,是為佛也。
如何理解 body 這個菩提之身呢?由于西方人所受佛教之教化稀少,單從英語文化本身并不好展開講,但可以試舉一例,以單詞 bud 例,其發音、含義及構建都接近 body,body 是嬰兒之身,而 bud 就是 新芽,就是花蕾,就是蓓蕾之意,世人修道者少,所以,隨著深入塵世的時間變久,染塵污壞也就越發嚴重,所以,真正的修道和得道者的意思,就是雖然年長,但其身意仍能和初生嬰兒般純凈,即為菩提之身,如果不理解這一點,即可參照 bud 一詞,便多少能參見其美好。
世人染塵污壞,是個比方,根本在于指過度之欲望、分別心、虛榮心這些東西的增長,這些東西有多壞,可以這樣說,人類的大部分苦難,都根源于這些東西,人類的科技能力早已讓人位居食物鏈的頂端,但人類的苦,并沒有因此減少多少,根源就就在這里。
以販奴運動為例,一些人的科技進步,即成了另一些人的地獄,不是這樣的嗎?科技拯救人類了嗎?沒有,拯救人類的,讓文明之光真正照耀人類的,是偉大的思想,是正念本身,地球上本沒有菜刀,菜刀是科技文明的結果,但同樣的科技,也可以成為掠奪者的刀、統治者的刀,并利用人性的弱點,家天下,數千年不得解放。
人類近現代的災難,動輒上億人口的非正常損失(譬如一戰、二戰)似乎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人類真實的幸福與真正的智慧,并沒有得到確實的、必要的和成比例的增長,積極點講,也是所增不多。因為像上述大型的、大規模的人為災難、人道災難,就像大型商店或商城中的商品一樣,變得難以枚舉。
不修身,入世必染;就像大雨傾盆,你不要一把傘!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