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一直以來,計算資源都是整個企業業務系統發展所需的大動脈,沒有計算資源,企業業務就無法正常運行。在云計算的時代里,計算服務也是云服務中的第一大類服務,計算資源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 本章,我們將帶領大家了解華為云上的計算服務。
目標
學完本課程后,您將能夠:
- 掌握華為云上常見的計算服務。
- 掌握這些計算服務的定位、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等。
計算服務總覽
第一章 彈性云服務器
什么是彈性云服務器(ECS)
- 彈性云服務器(Elastic Cloud Server,ECS)是由CPU、內存、操作系統、云硬盤組成的基礎計算組件。彈性云服務器創建成功后,可以像使用自己的本地C或物理P服務器一樣,在云上使用彈性云服務器。
為什么選擇彈性云服務器?
- 豐富的規格類型:提供多種類型的彈性云服務器,可滿足不同的使用場景,每種類型的彈性云服務器包含多種規格,同時支持規格變更。
- 豐富的鏡像類型:可以靈活便捷地使用公共鏡像、私有鏡像或共享鏡像申請彈性云服務器。
- 豐富的磁盤種類:提供普通IO、高IO、通用型SSD、超高IO性能的硬盤,滿足不同業務場景需求。
- 靈活的計費模式:支持包年/包月或按需計費模式購買云服務器,滿足不同應用場景,根據業務波動隨時購買和釋放資源。
- 數據可靠:基于分布式架構的,可彈性擴展的虛擬塊存儲服務;具有高數據可靠性,高I/O吞吐能力。
- 安全防護:支持網絡隔離,安全組規則保護,遠離病毒攻擊和木馬威脅;AntiDDoS流量清洗、Web應用防火墻、漏洞掃描等多種安全服務提供多維度防護。
- 彈性易用:根據業務需求和策略,自動調整彈性計算資源,高效匹配業務要求。
- 高效運維:提供控制臺、遠程終端和API等多種管理方式,給用戶完全管理權限。
- 云端監控:實時采樣監控指標,提供及時有效的資源信息監控告警,通知隨時觸發隨時響應。
- 負載均衡:彈性負載均衡將訪問流量自動分發到多臺云服務器,擴展應用系統對外的服務能力,實現更高水平的應用程序容錯性能。
ECS的優勢
穩定可靠
- 豐富的磁盤種類:提供普通IO、高IO、通用型SSD、超高IO、極速型SSD類型的云硬盤,可以支持云服務器不同業務場景需求。
- 高數據可靠性:基于分布式架構,可彈性擴展的虛擬塊存儲服務;具有高數據可靠性,高I/O吞吐能力,能夠保證任何一個副本故障時快速進行數據遷移恢復避免單一硬件故障造成數據丟失。
- 支持云服務器和云硬盤的備份及恢復:可預先設置好自動備份策略,實現在線自動備份。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通過控制臺或API,備份云服務器和云硬盤指定時間點的數據。
安全保障
- 多種安全服務,多維度防護:Web應用防火墻、漏洞掃描等多種安全服務提供多維度防護。
- 安全評估:提供對用戶云環境的安全評估,幫助用戶快速發現安全弱點和威脅同時提供安全配置檢查,并給出安全實踐建議,有效減少或避免由于網絡中病毒和惡意攻擊帶來的損失。
- 智能化進程管理:提供智能的進程管理服務,基于可定制的白名單機制,自動禁止非法程序的執行,保障彈性云服務器的安全性。
- 漏洞掃描:支持通用Web漏洞檢測、第三方應用漏洞檢測、端口檢測、指紋識別等多項掃描服務。
ECS產品架構
通過和其他產品、服務組合,彈性云服務器可以實現計算、存儲、網絡、鏡像安裝等功能:
- 彈性云服務器在不同可用區中部署(可用區之間通過內網連接),部分可用區發生故障后不會影響同一區域內的其它可用區
- 可以通過虛擬私有云建立專屬的網絡環境,設置子網、安全組,并通過彈性公網IP實現外網鏈接(需帶寬支持)
- 通過鏡像服務,可以對彈性云服務器安裝鏡像,也可以通過私有鏡像批量創建彈性云服務器,實現快速的業務部署
- 通過云硬盤服務實現數據存儲,并通過云硬盤備份服務實現數據的備份和恢復
- 云監控是保持彈性云服務器可靠性、可用性和性能的重要部分,通過云監控用戶可以觀察彈性云服務器資源
- 云備份(Cloud Backup and Recovery,CBR)提供對云硬盤和彈性云服務器的備份保護服務,支持基于快照技術的備份服務,并支持利用備份數據恢復服務器和磁盤的數據
應用場景 - 網站應用
- 通用計算型彈性云服務器主要提供基本水平的vCPU性能、平衡的計算、內存和網絡資源,同時可根據工作負載的需要實現性能的突增,具有短期發揮更高性能的能力。適用于那些不會經常(或始終)用盡vCPU性能,但會偶爾使用的場景,特別適合通用工作負載,如Web服務器、開發人員環境和小型數據庫等,是很多應用程序的最佳選擇。
應用場景 - 企業電商
- 內存優化型云服務器擅長應對大型內存數據集和高網絡場景。適用于內存要求高,數據量大并且數據訪問量大,同時要求快速的數據交換和處理。例如廣告精準營銷、電商、車聯網等大數據分析場景。
- 企業電商行業背景:
- 應對業務浪涌風險高:促銷、秒殺、爆款等電商業務場景,瞬間訪問量達到平常的幾十至數百倍,導致服務器負載高,系統響應慢;瞬間的訪問流量暴增導致帶寬占滿、數據庫癱瘓等,以致整個系統服務不可用
- 用戶體驗差:電商業務涉及大量的靜態數據,如產品圖片,產品視頻等,這些數據按照傳統的方式放在服務器中,加載速度慢、耗時費錢,不同網絡用戶訪問電商網站出現網頁打開慢、網絡延時等問題
- 商業決策缺乏數據支撐:由于缺乏大數據平臺及分析工具,無法對已有用戶商品、交易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導致電商網站存在推廣投入高,用戶二次下單率低等問題
- 安全性難以保證:電商在站外引流、注冊登錄、瀏覽比較、獲取優惠、下單支付、交付及評價等環節存在撞庫爆破、薅羊毛、黃牛倒賣、網頁篡改、DDoS攻擊、賬號泄露、木馬植入等一系列風險
應用場景 - 圖形渲染
?
- GPU加速型云服務器(GPU Accelerated Cloud Server,GACS)能夠提供強大的浮點計算能力,從容應對高實時、高并發的海量計算場景。
- GPU加速型云服務器包括G系列和P系列兩類。其中:
- G系列:圖形加速型彈性云服務器,適合于3D動畫渲染、CAD
- 等P系列:計算加速型或推理加速型彈性云服務器,適合于深度學習、科學計算,CAE等
應用場景 - 數據分析
- 磁盤增強型彈性云服務器自帶高存儲帶寬和IOPS的本地盤,具有高存儲IOPS以及讀寫帶寬的優勢。同時,本地盤的價格更加低廉,在海量數據存儲場景下,具備更高的性價比。磁盤增強型彈性云服務器具備如下特點:本地磁盤提供更高順序讀寫性能和更低時延,提升文件讀寫性能。
- 提供強大而穩定的計算能力,保障計算作業的高效處理效率。
- 提供更高的內網性能,包括高內網帶寬和PPS(Packet per Second),滿足業務高峰期彈性云服務器間數據交互需求。
- 場景舉例:Hadoop分布式計算,大規模的并行數據處理和日志處理應用。主要的數據存儲是基于HDD的存儲實例,默認配置最高10 GE網絡能力,提供較高的PPS性能和網絡低延遲。最大可支持24個本地磁盤、48個vCPU和384 GB內存。
應用場景 - 高性能計算
- 高性能計算型實例每一個vCPU都對應一個英特爾?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核心的超線程主要適用于高性能計算業務場景,能夠提供海量并行計算資源和高性能的基礎設施服務,達到高性能計算和海量存儲的要求,保障染效率。
?ECS購買流程
- 選擇“計費模式--“包年/包月”或“按需付費
- 包年/包月:用戶選購完云服務器配置后,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購買時長,系統會一次性按照購買價格對賬戶余額進行扣費
- 按需付費:用戶選購完云服務器配置后,無需設置購買時長,系統會根據消費時長對賬戶余額進行扣費
- 選擇“規格”:公有云提供了多種類型的彈性云服務器供用戶選擇,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選擇不同規格的彈性云服務器。可以在列表中查看已上線的彈性云服務器類型與規格,或輸入規格名稱(如c3),或根據vCPU、內存大小搜索目標規格。
- 設置“網絡”: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可用的虛擬私有云、子網,并設置私有IP地址的分配方式。彈性云服務器網絡使用虛擬私有云(VPC)提供的網絡,包括子網、安全組等。用戶可以選擇使用已有的虛擬私有云網絡,或者創建新的虛擬私有云。
- 設置“彈性公網IP”:彈性公網IP是指將公網IP地址和路由網絡中關聯的彈性云服務器綁定,以實現虛擬私有云內的彈性云服務器通過固定的公網IP地址對外提供訪問服務。
- 設置“登錄憑證”:“密鑰對”方式創建的彈性云服務器安全性更高,建議選擇“密鑰對”方式。
ECS的基礎配置
- ECS的基礎配置包含計費模式,區域和可用區,CPU架構,規格/鏡像。
ECS的基礎配置包含:
- 計費模式:提供按需、包周期(按月、按年)、競價共3種計費方式,使用越久越便宜。
- 區域和可用區:不同區域的云服務產品之間內網互不相通。請就近選擇靠近業務的區域,可減少網絡時延,提高訪問速度。
- CPU架構:X86 CPU架構采用復雜指令集(CISC);鯤鵬CPU架構采用精簡指令集(RISC)。
- 規格/鏡像: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不同規格、不同鏡像的彈性云服務器。
規格選型
- 通用計算增強型:適用于對自主研發、安全隱私要求較高的政企金融場景,對網絡性能要求較高的互聯網場景,對核數要求較多的大數據、HPC場景,對成本比較敏感的建站、電商等場景。
- 內存優化型:適用于大數據分析,如廣告精準營銷、電商、車聯網等大數據分析場景。
- 超高I/O型:適用于高性能關系型數據庫,NoSOL數據庫(Cassandra、MongoDB等)以及ElasticSearch搜索等場景。
- GPU加速型:適用于高實時、高并發的海量計算場景,
- FPGA加速型:適用于視頻處理、機器學習、基因組學研究、金融風險分析等場景。
- AI加速型:適用于機器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通用技術,支撐智能零售、智能園區、機器人云大腦、平安城市等場景。
ECS的網絡配置
- ECS網絡使用VPC提供的網絡,包括子網、安全組等。
ECS的網絡配置包含
- 子網:子網是用來管理彈性云服務器網絡平面的一個網絡,可以提供IP地址管理、DNS服務,子網內的彈性云服務器IP地址都屬于該子網。
- 安全組:安全組是一個邏輯上的分組,為具有相同安全保護需求并相互信任的彈性云服務器提供訪問策略。用于加強彈性云服務器的安全保護。
- 添加擴展網卡:可選配置。
ECS的高級配置
- ECS的高級配置包含云服務器名稱、登錄憑證、云備份、云服務器組和高級選項
ECS的高級配置包含
- 云服務器名稱:名稱可自定義,但需符合命名規則,如果同時購買多臺彈性云服務器,系統會自動按序增加后綴。
- 登錄憑證:“密鑰對”指使用密鑰作為彈性云服務器的鑒權方式;“密碼” 指使用設置初始密碼作為彈性云服務器的鑒權方式。Linux操作系統為root用戶的初始密碼,Windows操作系統為Administrator用戶的初始密碼。
- 云備份:云備份提供對云硬盤和彈性云服務器的備份保護,并支持利用備份數據恢復云服務器和云硬盤的數據。
- 云服務器組:設置云服務器組,可選配置,云服務器組內的彈性云服務器將遵循反親和策略,盡量分散地創建在不同主機上。
- 高級選項:高級配置,可選配置等。
ECS的訪問方式
- 公有云提供了Web化的服務管理平臺,即管理控制臺和基于HTTPS請求的REST API管理方式。
- ?ECS也支持SDK對接的管理方式,用戶也可以通過SDK的管理方式來訪問ECS。
登錄Windows ECS
- 根據需要選擇登錄方式,登錄彈性云服務器。
根據需要選擇登錄方式,登錄彈性云服務器
- 在用戶個人便攜設備上,通過管理控制臺遠程登錄(VNC方式):登錄用戶名“Administrator”。
- 在用戶個人便攜設備上,使用管理控制臺提供的RDP文件登錄Windows云服務器:登錄用戶名為“Administrator”,且彈性云服務器必須綁定彈性公網IP。
- 在用戶個人便攜設備上,通過遠程桌面連接(MSTSC方式):登錄用戶名為“Administrator”,且彈性云服務器必須綁定彈性公網IP。
- 在用戶移動設備上登錄Windows云服務器:登錄用戶名為“Administrator“且彈性云服務器必須綁定彈性公網IP。
- 在Mac Os系統上登錄Windows云服務器:登錄用戶名為“Administrator”且彈性云服務器必須綁定彈性公網IP。
登錄Linux ECS
- 購買彈性云服務器時設置的登錄鑒權方式不同,登錄彈性云服務器的方法也存在差異。
首次登錄密碼方式鑒權的彈性云服務器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登錄彈性云服務器:
- 管理控制臺遠程登錄(VNC方式),登錄用戶名為“root”
- SSH密碼方式,登錄用戶名為“root”,且彈性云服務器必須綁定彈性公網IP
- 在移動設備上登錄Linux云服務器,登錄用戶名為“root“,且彈性云服務器必須綁定彈性公網IP
操作步驟
- 登錄管理控制臺
- 單擊管理控制臺左上角的圖標,選擇區域和項目
- 選擇“計算 >彈性云服務器”
- 在待重裝操作系統的彈性云服務器的“操作”列下,單擊“更多 >鏡像/磁盤>重裝操作系統”,重裝操作系統前請先將云服務器關機,或根據頁面提示勾選“系統自動關機后重裝操作系統"
- 設置登錄方式,如果待重裝操作系統的彈性云服務器是使用密鑰登錄方式創建的,此時可以更換使用新密鑰
ECS的使用-變更規格
- 當用戶購買的彈性云服務器規格無法滿足業務需要時,可以隨時變更彈性云服務器的規格,升級vCPU、內存。
- 說明:
- “包年/包月”計費模式的彈性云服務器,選擇要變更的目標云服務器規格后,需補齊差價(多退少補),重啟彈性云服務器即可變更成功。
- “按需計費”模式的彈性云服務器變更規格時不需要補齊差額。
ECS的使用-重置密碼
- 使用場景:ECS密碼丟失、密碼過期。
- 前提條件:ECS已提前安裝一鍵式重置密碼插件。
- 說明:使用公共鏡像的云服務器,默認已安裝一鍵式重置密碼插件。
- 插件名稱:CloudResetPwdAgent和CloudResetPwdUpdateAgent。
- 一鍵式重置密碼插件安裝成功后,請勿刪除重置密碼進程CloudResetPwdAgent和CloudResetPwdUpdateAgent,否則,會導致一鍵式重裝密碼功能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