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 LabVIEW的編程特點
- 圖形編程
- 天然并行運行
- 基于數據流運行
LabVIEW的編程特點
圖形編程
LabVIEW使用圖形化的圖形化編程語言(G語言),用戶通過在程序框圖中拖放和連接各種節點(Nodes)來編寫程序。每個節點代表一個特定的操作或功能,如數學運算、條件判斷、循環結構等。這種視覺化的編程方式使得程序的結構和邏輯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調試。
天然并行運行
LabVIEW能夠有效利用多核處理器的優勢。在程序執行過程中,可以將獨立的任務(如不同的循環或分支)并行運行在多個處理核心上,從而提高整體的運行效率和響應速度。
案例:設置一個加法程序和減法程序,按下LabVIEW中高亮顯示執行過程的按鈕,即可看到直觀地看到各個模塊之間的數據流和執行關系。
- 如下圖所示,先把加法的控件放置在前面板中。
- 選中以上三個控件,按住
ctrl
鍵,然后鼠標點擊選中控件往下拉(其他方向也可以),即可復制這三個控件。
- 將程序設置好后,將高亮顯示執行過程的按鈕點亮。
- 運行程序后即可在程序框圖中看到程序的運行過程,兩個沒有數據線連接的程序是并行運行的。
基于數據流運行
LabVIEW使用數據流圖(Dataflow Diagrams)作為程序的表達方式。在數據流圖中,程序中的各個模塊(節點)通過數據連接線相連。只有當一個節點的所有輸入數據準備好時,該節點才會開始執行。這種數據驅動的執行方式使得程序可以自然地并行執行,節點間的執行順序由數據的可用性決定,而不需要顯式的控制流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