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D NAND時序的重要性
在SD NAND的數據傳輸過程中,時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的時序確保了數據能夠準確無誤地在主機和SD NAND之間傳輸。
二、命令與讀寫時序
SD NAND的通信基于命令和數據傳輸,遵循以下時序規則:
?命令與響應交互:所有通信始于一個起始位("0"),終于一個停止位("1")。
?數據傳輸:SD NAND 數據是以塊(Block)形式傳輸的,數據塊長度一般為 512 字節。數據可以從主機到芯片,也可以是從芯片到主機。數據塊需要 CRC 位來保證數據傳輸成功,CRC 位由 SD NAND 系統硬件生成。
?讀寫操作:主機發起讀寫操作,SD NAND根據接收到的命令返回響應。讀操作返回包含CRC校驗碼的數據塊;寫操作要求主機先發送TOKEN,然后是數據塊,SD NAND接收后返回數據響應和忙碌標志。
三、多塊讀寫支持
SD NAND支持單塊和多塊的數據讀寫,對應不同的操作命令。在結束多塊讀寫操作時,需要使用特定命令來停止操作。
四、命令格式規范
SD NAND的命令格式包括以下關鍵部分:
?起始位和終止位:分別標識命令開始和結束,各占一個數據位。
?傳輸標志:區分傳輸方向,1表示命令從主機到SD NAND,0表示響應從SD NAND到主機。
?命令主體內容:由命令、地址信息/參數和CRC校驗組成,確保命令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五、時序在數據交換中的作用
精確的時序控制保證了數據交換的同步性和可靠性。在SD NAND的讀寫操作中,時序不僅決定了數據塊的傳輸,還涉及到CRC校驗,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SD NAND的時序是其存儲性能和數據完整性的關鍵。通過遵循嚴格的命令與讀寫時序以及命令格式,SD NAND確保了與主機之間的高效、準確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