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新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 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 大數據是數據的集合, 以容量大、 類型多、 速度快、 精度準、 價值高為主要特征, 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 是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新機遇。 大數據產業是以數據生成、 采集、 存儲、 加工、 分析、服務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 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變革、 效率變革、 動力變革的重要引擎。
“十四五” 時期是我國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邁進的關鍵時期, 對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產業將步入集成創新、 快速發展、 深度應用、 結構優化的新階段。 為推動我國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總體部署, 編制本規劃。
一、 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 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 據測算, 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 30%, 2020 年超過 1 萬億元, 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逐漸成為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產業。
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黨中央、 國務院圍繞數字經濟、 數據要素市場、 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布局等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 建立促進大數據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有關部委出臺了 20 余份大數據政策文件, 各地方出臺了 300 余項相關政策, 23 個省區市、 14 個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設立了大數據管理機構, 央地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