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
帶寬對高性能計算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本質上,帶寬即數據交換的速率,單位時間的傳輸數據越多,帶寬就越高,但對高性能計算來說,對高帶寬的渴求永無止境,好比宏觀現實世界中的車道,90年代設計的國道,對于低速的自行車和少量高速的貨車來說,足以應付,但那個時代永遠不會預料到,在21世紀的今天,高速的私家車會成為車道上的主要流量,因此,當時的設計已經遇到了車流量交換速率的瓶頸,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寬?面積受限,國道周圍已經高樓大廈,架構已經成型,拓展空間已然被壓縮。
回到微觀的數據中心帶寬,芯片面積,現有計算體系架構設計,服務器空間,物理極限,各方面都成為帶寬持續增長的掣肘,但,依然阻擋不了技術工程師們對無限帶寬的孜孜追求,因此,借由這篇博文做個開篇,我們按照Top-Down 的視角,逐一拆解高性能智算中心隱秘的角落-- 帶寬。
TopDown 拆解
- Scaleout 接口類型和帶寬;
- Scaleup 接口類型和帶寬;
- Die2Die 接口類型和帶寬;
- GDDR/DRAM/SRAM/HBM 接口類型和訪存帶寬;
- 片上NoC 總線帶寬;
在此基礎上試圖進行的分析:
- 不同level接口的帶寬比例
- 算力和接口帶寬的比例
以上會各自作為一個系列進行深入分析,從系統視角理解帶寬,高效利用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