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器介紹:
在 PyTorch 中,優化器(Optimizer)的作用是根據模型參數的梯度來更新參數,以最小化損失函數。下面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幾種常用的優化器:
1. SGD(隨機梯度下降)
最基礎的優化器,原理類似下山:每次走一小步,方向由當前位置的坡度(梯度)決定。
- 特點:簡單直接,但可能在陡坡處震蕩,在平緩區域收斂慢。
- 改進版:帶動量(Momentum)的 SGD,就像下山時帶了慣性,能加快收斂,減少震蕩。比如小球從坡上滾下,不會突然停下,而是有持續的動力。
- 適用場景:數據量大、需要穩定訓練的場景,是很多復雜優化器的基礎。
2. Adam(自適應矩估計)
目前最常用的優化器之一,可以理解為 “聰明的 SGD”。
- 特點:會根據參數的更新頻率自動調整學習率(步長):
- 對于更新頻繁的參數(如高頻特征),用較小的學習率,避免來回震蕩;
- 對于更新少的參數(如低頻特征),用較大的學習率,加速收斂。
- 優勢:收斂快、穩定性好,不需要手動調太多參數,適合大多數場景(如圖像、NLP)。
3. RMSprop(均方根傳播)
專注于解決學習率自適應問題,類似 Adam 的 “簡化版”。
- 特點:通過參數梯度的平方的移動平均值來調整學習率,避免學習率過大或過小。
- 適用場景:在遞歸神經網絡(RNN)中表現較好,適合處理序列數據。
4. Adagrad(自適應梯度)
最早的自適應學習率優化器之一。
- 特點:對每個參數單獨調整學習率,更新越頻繁的參數,學習率衰減越快。
- 缺點:學習率會持續減小,可能導致訓練后期幾乎停止更新。現在用得較少,被 Adam、RMSprop 替代。
5. AdamW
Adam 的改進版,解決了 Adam 中權重衰減(L2 正則化)的實現問題。
- 特點:在 Adam 基礎上,將權重衰減單獨處理,讓正則化效果更穩定,尤其在訓練 Transformer 等大模型時表現更好。
怎么選?
- 新手入門:優先用?Adam,適用范圍廣,調參簡單。
- 追求穩定性:用?SGD+Momentum,適合需要精細調優的場景。
- 訓練大模型:優先?AdamW,正則化效果更可靠。
可以簡單理解為:SGD 是 “步行”,Adam 是 “騎車”,AdamW 是 “更好的騎車”—— 后者更快更穩,但前者更基礎可控。
優化器選擇:
在 PyTorch 中選擇合適的優化器,需要結合模型特點、數據特性和訓練目標來綜合判斷。以下是通俗易懂的選擇方法和思路:
一、先明確核心需求
選擇優化器前,先問自己 3 個問題:
- 模型大小:是簡單模型(如線性回歸)還是復雜模型(如 Transformer、ResNet)?
- 數據情況:數據量大還是小?噪聲多還是少?
- 訓練目標:追求快速收斂?還是需要更穩定的結果?或是要避免過擬合?
二、按場景選擇優化器
1. 新手 / 通用場景:優先用 Adam
- 適用情況:不知道選什么時的 “萬能藥”,尤其適合:
- 中等規模模型(如普通 CNN、LSTM)
- 數據分布較復雜的任務(如圖像分類、文本分類)
- 希望快速看到訓練效果,不想調太多參數
- 優點:自帶自適應學習率,收斂快,對學習率不敏感(默認參數 often 能跑通)
2. 復雜大模型:選 AdamW
- 適用情況:訓練大型模型(如 BERT、GPT、深層 ResNet)
- 為什么:AdamW 修復了 Adam 中權重衰減(正則化)的設計缺陷,能更好地控制模型復雜度,避免過擬合。現在大模型訓練基本都用它(比如 Hugging Face 庫的默認優化器)。
3. 追求極致性能 / 穩定收斂:選 SGD+Momentum
- 適用情況:
- 簡單模型(如線性回歸、邏輯回歸)
- 需要精細調優的場景(如目標檢測中的邊框回歸)
- 數據量極大(百萬級以上樣本)
- 優點:
- 收斂到的結果可能比 Adam 更優(尤其在凸優化問題中)
- 內存占用小,適合大數據訓練
- 缺點:需要手動調學習率(通常配合學習率衰減策略),收斂速度較慢
4. 序列數據 / 遞歸模型:RMSprop 或 Adam
- 適用情況:處理文本、語音等序列數據(如 RNN、LSTM)
- 為什么:這類模型容易出現梯度爆炸 / 消失,RMSprop 和 Adam 通過自適應學習率能更好地穩定訓練
5. 特殊場景:其他優化器
- Adagrad:適合稀疏數據(如文本中的詞向量),但現在很少用(學習率衰減太快)
- Rprop:適合噪聲大的數據,但僅在特定科研場景使用
- LBFGS:適合小批量、高精度的凸優化問題(如小規模線性模型),但不適合深度學習
三、實用技巧
- 先試簡單的:新手先用 Adam 跑通模型,再嘗試 AdamW 或 SGD 對比效果
- 關注學習率:
- Adam/AdamW 通常用 1e-3 ~ 1e-5
- SGD 通常用 1e-2 ~ 1e-4(需要配合更大的動量,如 0.9)
- 結合學習率調度器:無論選哪種優化器,搭配?
StepLR
?或?CosineAnnealingLR
?等調度器,效果會更好 - 看文獻 / 開源項目:同類任務別人用什么優化器?比如目標檢測常用 SGD,NLP 常用 AdamW
總結
- 快速上手 / 通用場景 →?Adam
- 大模型 / 需要正則化 →?AdamW
- 簡單模型 / 大數據 / 精細調優 →?SGD+Momentum
- 序列數據 →?Adam 或 RMSprop
優化器沒有絕對的 “最好”,只有 “最合適”,建議多嘗試對比效果!